小心!智能設備正在“偷窺”你的隱私……這些招兒必須馬上學會!

小心!智能設備正在“偷窺”你的隱私……這些招兒必須馬上學會!

智能設備用起來很酷,將生活變得方便又有趣,但如果不加控制,它們的“聰明”有時也會很“可怕”。

昨天,社長的德國線人爆料兒,某著名電商剛剛因為“不慎”洩露了其智能產品用戶的隱私被德國c't雜誌曝光。事件原委大致如下:今年8月,智能產品用戶A根據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向該商家申請索要自己使用對方製造銷售的智能產品的數據。兩個月後,商家向其發送了一個可下載的100Mb zip文件。但A發現這其中除了他自己的使用數據,還有數百個令人疑惑的Wav文件和某智能音響的使用數據。A並沒有任何智能音響設備,文件中的聲音也是個陌生人。更令A震驚的是,在聽完這些文件之後,他已經完全能夠“拼湊”出該陌生人的詳細個人情況和生活習慣——顯然,是智能設備默默蒐集並保存了這位陌生人(應該是這家著名電商旗下智能產品的用戶B)的大量隱私數據並“不慎”發給了A。

A向c't雜誌曝光此事時說,令他深感恐怖的並不是電商的 “不慎”錯發,而是一臺小小的智能音響竟可以在主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悄悄“竊取”如此豐富全面的個人信息!包括他新交的女友以及哪頓晚餐吃了什麼……簡直毫無隱私可言!

小心!智能設備正在“偷窺”你的隱私……這些招兒必須馬上學會!

的確,智能手機、智能音響、智能電視、智能烤箱、智能門鈴……這些智能產品已經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它們會推送你關心的新聞,熱衷的節目,選擇你喜歡的音樂,定製你愛吃的美食……,但是,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它可能也正在“出賣”你的私生活。如果不想“全裸出鏡”,你應該馬上禁用下面這些敏感功能:

小心!智能設備正在“偷窺”你的隱私……這些招兒必須馬上學會!

1、阻止智能視聽設備鏈接手機語音和視頻通話

有些智能音響可以輕鬆地將電話和視頻聊天直接接收到揚聲器。缺點是,有人可以在未經通知的情況下撥入電話,聽取房間內的聲音和對話,如果你的設備安有攝像頭,甚至還可以監視您!

所以,最好不要將手機的語音和視頻呼叫與其他智能設備鏈接

2、禁用個人請求

有些智能家居設備比如蘋果智能音箱,具有“ 個人請求”功能,可以閱讀最新的短信並通過智能揚聲器發送回覆等 。這意味著進入家中的任何人都可以訪問您的私人消息。所以,如果你的設備有類似功能,最好禁用它。

3、關閉麥克風和相機

平時最好關閉智能設備的麥克風和攝影攝像功能。

使用智能手機時也要注意,除非必要,否則請禁止那些已經下載的APP隨意使用手機的麥克風和攝像頭。這是避免在不知情情況下被智能設備或手機APP竊聽或偷窺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4、刪除語音命令數據

許多智能設備會記錄你所有命令並使用該數據使設備更智能,但這些命令可能會形成你的“隱私大數據”,所以刪除這些命令很有必要。請登錄應用程序或設備官網,進入你的註冊帳戶,在設置或設備選項中查找語音命令,找到後,可以通過勾選來刪除部分或全部語音命令。

5、禁用語音購買功能

除非你能確保任何人都接觸不到你的手機,或者你家從無訪客,特別是熊孩子,否則請關閉所有智能家居設備的語音購買功能及免密支付功能。以免收到讓你吃驚的不明賬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