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军队拥有10万人,强悍的“铁鹞子”到底有多少兵力?

忠肝义胆岳老三


说到西夏铁鹞子,或许很多朋友少有听闻,但如果说到金国的铁浮屠,应该知道的朋友不少。

金兀术手下的铁浮屠,本就是金国效仿西夏铁鹞子而建立起来的一支重骑兵部队,人数达五千人之众!


铁鹞子最初本是西夏皇室的宿卫部队,是贴身保护西夏皇室成员的,可见其组建之初就有别于一般的西夏军队。

西夏军队其实不止十万人,在李元昊时期,西夏全国共有五十万军队,因此其军事实力不容小觑,这也是宋辽两国都没在西夏占到多大便宜的原因之一!

李元昊时期,铁鹞子共有三千人,分为十队,每队三百人;李元昊在与大宋发生争端后,在好水川与三川口之战中,都使用到铁鹞子。


李元昊手下有多支精兵,铁鹞子只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步跋子以及弓弩兵!

每战之前,西夏军队必先用弓弩兵远程射杀敌人,然后铁鹞子进行对敌冲锋,最后步跋子进行收尾!因此,西夏的铁鹞子骑兵部队,曾是宋军士兵的噩梦!

而关于西夏铁鹞子的结局,有说法是说,成吉思汗征伐西夏的时候,铁鹞子在与蒙古精锐部队怯薛军作战的时候败下阵来,全军覆没!

但这,并不是因为铁鹞子战斗力不强而失败!


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评论哦,期待您的关注,十分感谢!


Ko蜀北一


首先,我们来聊聊西夏铁鹞子的由来。西夏国的西边是喀喇汗国,喀喇汗国是盘踞中亚地区的一个强国。由于位于中亚地区,喀喇汗国出产高大的战马。在这样的基础上,喀喇汗国组建了自己强大的骑兵部队。其中,喀喇汗国的重骑兵非常强悍。与喀喇汗国的交往中,西夏逐步学习了喀喇汗国重骑兵的技术,并且进行了革新,组建了自己的精锐重骑兵铁鹞子。

铁鹞子总计只有3000多人,战马全身都披着铠甲,马上的骑兵只露两个眼窝。骑兵被挂钩固定在战马上,即使骑兵被射杀,也不会坠落下马。铁鹞子采用了狼群战术,分为小队作战。在西夏与宋朝的战争中,铁鹞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好水川、三川口等战役中,铁鹞子冲散了宋朝步兵的防御阵型,直接导致宋朝军队的战败。

鉴于西夏铁鹞子的巨大战斗力,北方的辽国也组建了类似的骑兵部队。辽国本来就拥有重骑兵,看到铁鹞子之后,辽国的重骑兵铁林军,按照铁鹞子的模式进行了改革。宋朝曾经建立了自己重骑兵部队,也就是著名的静塞军。但是到了宋朝的中后期,由于战马数量严重不足,宋朝逐步放弃了重骑兵。


繁华万里


说到西夏,就不得不提他的王牌骑兵部队——铁鹞子。在公元1000年至1100年期间,东亚地区有三指极为强大的具装骑兵部队,分别是辽国的铁林军、北宋的静塞军和西夏的铁鹞子。铁鹞子是西夏国主李元昊手中王牌中的王牌,它除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护卫外,还作为冲锋陷阵的“前军”。 这支骑兵装备精良,乘善马、用重枪或是铁骨朵、重铁札甲(人马具装)、刺斫不入,士兵和马匹用钩索绞联,使得即使士兵战死,也会骑在马上不坠落下来。作为具装骑兵,铁鹞子最大的用途就是冲破步兵阵型。


宋夏战争期间,西夏凭借着铁鹞子,在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永乐城之战中,均大破宋军,斩杀甚众,保住了西夏对宋军的区域优势。时《宋史·夏国传》记载:“有平夏骑兵,谓之‘铁鹞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每于平原驰骋之处遇敌,则多用铁鹞子以为冲冒奔突之兵”。后来即使是和蒙古和金军的作战中,铁鹞子仍是风采依旧,有说法是金军的铁浮屠就是仿照铁鹞子建立的。

那这么一支强大的军队有多少人呢?老话讲:兵不在多在精。西夏的铁鹞子数量不多,只有3000人,多由近亲贵族子弟组成。人、马比例一般是1:2-1:3,分10个队,每队300人,各设一个队长,担任队长的“皆一时之悍将”。关于铁鹞子的队长,宋人田况在《儒林公议》上还有记载,曰:“一妹勒、二浪讹遇移、三细赏者埋、四理奴、五杂熟屈则鸠、六隈才浪罗、七细母屈勿、八李讹移岩名,九细母嵬名、十没罗埋布。”关于铁鹞子的选拔方式基本是世袭,父亲的盔甲传给儿子,儿子的盔甲传给孙子,祖祖辈辈的流传,造就了流淌在血液里的武勇。



在蒙古灭西夏的过程中,铁鹞子与蒙古人血战数合,终于是人数差距太大,而且补给得不到补充,最后败在了蒙古怯薛军的马蹄下,与西夏国一起尘封在了历史长河中。


火器工坊


铁鹞子,西夏李元昊所创立的重装骑兵部队。铁鹞子是西夏最著名的骑兵,这支部队有三千人,分为十队,每队300人,每队有队长。





玩的就是心跳123


西夏,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好战分子。自元昊建国以来就不消停,今儿跟宋朝打,明儿跟辽国打,后儿再跟金国打。尤其是跟北宋,从宋仁宗开始,每一任北宋皇帝都得跟西夏大干一场,一共干了五场大仗。要不是“靖康之役”宋钦宗被金人给抓了,估计还得跟西夏干下去。

对了,还跟蒙古打过。只不过最终没掰敕过,被成吉思汗给灭了。

(西夏 铁鹞子)

能支撑西夏打起这么多场仗,其军队数量肯定少不了。西夏的常备军数量在50万左右,还有大量召之即来的军队。平时种个庄稼、放个牧,战争爆发时拿起刀就能上战场。可谓是全民皆兵。

在数量众多的常备军中,有这么一支特殊的兵种,也是精锐中的精锐,铁鹞子。

所谓精锐,数量自然不会太多。铁鹞子的数量在三千人左右,分为十队,每队三百人,每队都有各自的队长。

说铁鹞子是一支特殊的兵种,因为这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重装骑兵。士兵骑得是耐力强、速度快的良马,穿的是重甲。一般的刀砍斧剁,或是射箭,根本穿不透身上的甲胄,也就能听到“叮叮咚咚”的金属撞击声。

战场上,铁鹞子的作用并非对敌杀伤,而是冲乱对方的阵型、剪灭敌人的士气。

具体用法如下:

战前铁鹞子以队为单位,各自聚集。主帅一声令下,铁鹞子便像狼群一样向扑向对方阵地。待对方阵型大乱,步兵部队即刻跟进掩杀。

铁鹞子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用铁索将士兵的盔甲和马的盔甲连在一起,即便是士兵死了,也不会掉下马去。也就是说,人死不死无所谓,只要马不被砍倒,就会一直往前冲。

三千铁鹞子冲锋起来,惊天动地。别说步兵挡不住,就连一般的轻骑兵也挡不住。

(宋、西夏 好水川之战)

不过,这些西夏王牌军队也是有弱点的,就是灵活性不足。

虽然身着重甲,冲锋力道十足。不过一旦被阻碍停下来,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就很难再次发起冲锋。就像穿着厚厚的冬季服装,踢起足球来一定十分费劲。只要档住铁鹞子的第一次冲击,后面一切都OK。

铁鹞子的选拔方式也很特殊,不是择优录取,而是世袭制。

爹是铁鹞子的一员,那么儿子也会是铁鹞子的一员,孙子也将是铁鹞子的一员。子承父业,代代相传。这也是一种“血统论”吧。

如果没有儿子,只有女儿怎么办?好吧,我也不知道,大概就会择优录取吧。

说偏了,说偏了。

虽然拥有这么强大的一支骑兵部队,西夏还是没有灭宋、灭辽、灭金,最终在蒙古铁骑下灰飞烟灭。究其根本,还是国力薄弱,加上连年战争,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北宋、辽、夏疆域图)

最后,给大家科普点小知识。

西夏的常备军除了铁鹞子外,还有擒生军、侍卫军和泼喜迭。如果说铁鹞子是特种部队的话,擒生军就是常规部队,而泼喜迭则是炮兵部队。侍卫军也可以称之为“质子军”,由党项族各部落豪酋子弟组成,是元昊一族用来控制党项各部落的手段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一支很特别的军队,叫做“撞令郎”。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就是一只“伪军”。虽然其中也不乏勇敢善战者,但说到底还是给党项军队档枪子儿的炮灰。


喧嚣平原


印象不会超过五千骑,真正能集中使用不会低于三千骑。这是一个非常可怕非常庞大铁甲重骑。想一想西夏马粗壮有力上山下坡,奔腾如飞,西夏武士身披重甲刀枪箭射不入如黑云般席卷宋朝方阵,西夏武器锻造坚固精良锋厉远胜宋军,,,


圣猪明


李元昊的王牌军铁鹞子军团,三千重骑兵,在当时这支强悍的重骑兵和坦克一样,用来冲锋陷阵和关键时刻对战局一槌定音


烽火照狼烟69


好水川一战,歼敌十万,大宋朝廷再无力气主动出击,也就范仲淹这样的有识之士能很好的运用防御战略,保住皇帝的金座。


你那失落的骄傲


悟空天天闲的蛋疼了,问一些无聊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