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指標初稿出爐?排除法,這些行業不行

科創板正以超預期的速度向前推進。

據媒體報道,從接近上交所人士處獲悉,2019年1月份大概率會發布科創板實施辦法和細則。2019年6月之前會啟動科創板的工作,而最快或在2019年3-4月份就能接受有關企業的申報材料。

同時,該人士表示,在產業政策方面,科創板企業應屬於國家鼓勵和支持的行業。科創板會明確負面清單,對於去產能的行業以及高汙染危害環境的行業明確禁入,對於傳統金融行業、房地產業等也不會接納

科创板指标初稿出炉?排除法,这些行业不行

指標初稿出爐?

據媒體消息來源,登陸科創板指標初稿出爐,主要有5大類指標,行業屬性和業績是硬指標。

對於行業屬性定義非常明確:符合國家戰略,掌握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屬於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這與科創板的定位是吻合的,而此前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也曾表示,科創板要瞄準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等關鍵重點領域,讓那些具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獨角獸”“隱形冠軍”企業真正脫穎而出。

業績方面,符合下面3個條件之一:1、連續2年盈利且合計淨利潤超過5000萬元,或最近一年盈利,收入超過2億元;2、最近一年營收超過2億元,且最近三年研發投入佔收入比重超過10% ;3、市值超過20億元,最近一年營收超過3億元。

科創板面向的是在當前制度框架內無法在滬深交易所上市的科技型創新創業企業,對標納斯達克和聯交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科創板上市標準將參考這些成熟市場的上市條件。對於創新型藥企,可能會用臨床進程代替盈利指標。

這些企業或無緣科創板

科創板作為專門服務於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市場,除了去產能行業、傳統金融業、房地產業這些無法上板之外,一些名頭很響的創新型企業或許也無緣科創板。

一是模式創新型企業。這些企業商業模式成立與否尚不可知,上市風險很大。典型代表就是當下的共享行業,諸如ofo、摩拜之流。陷入燒錢搶流量的競爭模式,又遲遲找不到盈利模式,前景堪憂。目前摩拜已被收購,ofo深陷各種負面消息中。

二是對於一些只是應用了時髦技術的創業企業也不適合科創板。例如無人機送外賣之類的創業企業。

三是對於有些領域噱頭成分過大的技術,比如區塊鏈等,技術本身尚未成型,也不適合科創板。

業內專家認為,就區塊鏈技術落地現狀而言,因為涉及到很多交易場景要同時用,交易對手都要用,這個是浩大的工程,要改掉整個產業鏈,所以導致區塊鏈的應用總體來講說得多,落地的少。

上述企業多為“軟”科技企業,而科創板聚焦的是“硬”科技企業。

硬科技是指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光電芯片、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等領域中,以自主研發為主,需要長期研發投入、持續積累形成的高精尖原創技術,具有較高技術門檻和技術壁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