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川企進博會上“買米” “被冷落”的川米該怎麼辦?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梁現瑞 李欣憶 寇敏芳 11月6日發自上海)此次參加進口博覽會,楊菊華目標十分明確——繞過中間商,找到越南糯米生產廠商。11月5日,會展中心一開門,她直奔農產品展館,在越南國家館找到了河內貿易總公司——一家越南米的生產及貿易服務企業。

楊菊華是廣元宗皇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2017年3月,投入2000多萬元,在廣元開辦自己的米酒釀造廠。

無獨有偶。楊菊華南下找米的同時,四川東柳醪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唐本棟也在進博會上尋覓。

兩家川企共同在進博會上買米,為什麼?

先說楊菊華。原來,她在生產米酒的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出在原料環節。為了讓米酒口感更好,楊菊華堅持不添加任何糖分,米酒的甜味全靠糯米發酵產生。“這對糯米的要求比較高。”楊菊華說,剛開始從國內安徽、雲南等糯米主要產區找了一些品種,試釀後,都不符合產品的甜度要求。

經人介紹,楊菊華把目光轉向了越南糯米。越南糯米更軟糯、甜度大,試過之後,甜度完全達標。楊菊華沒做過國際貿易,不熟悉雲南情況,購買糯米的渠道主要靠國內的外貿平臺公司。由於中間商眾多,作為原材料的糯米成本較高,攤薄了企業利潤。

在此背景下,她一直想繞過中間商,直接在越南當地進口。本屆進博會為她提供了這個機會。

楊菊華初步打算每年從越南進口糯米3000噸左右,越南給出的價格比目前渠道的價格低了近1元,從目前的生產狀況來看,每年可以節約成本300多萬元。

楊菊華喜出望外。採購意向很快就到了實質落實階段,越南方面打算等展會結束就派人去廣元考察,而楊菊華也打算回訪。“如果看了之後雙方都互相認可,我們應該會簽下來。”

唐本棟的情況也是差不多。在這之前,公司每年進口東南亞糯米3萬噸,用國產糯米3萬噸,一半進口,一半國產,摻雜使用,這樣做出的醪糟口感最好。

東南亞糯米跟國產糯米相比,黏度更高,價格有優勢。但以前主要通過中間商代理,覺得費用比較高。這次參加進博會希望能找到越南的糧廠,通過他們跟當地的種植大戶合作,採取訂單式農業的方式,既能保障糯米供應,又能帶動當地農戶增收,預計需要10萬畝地。

進博會上,四川企業競相買米的背後,是越米泰米競相入川的步伐。來自海關的數據顯示,最近幾年,伴隨著消費升級的步伐不斷推進,四川進口東南亞的大米數量逐年上升,佔據了省內高端大米的半壁江山。

企業捨近求遠,泰米越米受歡迎,川米受冷落。為什麼?

“質不如人。”對此,唐本棟一語中的。在他看來,和泰米越米相比,四川水稻9成以上為秈稻。受高溫、小溫差、弱光照的生態條件限制,秈稻本身黏性較差,口感也差一點,加上雜交稻米粒外觀相對差些,商品率不高,因此長期以來,消費者心中留下了“川米不好吃”的刻板印象。

問題的背後,和四川所處的發展階段和理念有關。過去幾十年中,四川水稻主要目標是追求高產,確保先吃飽,再吃好,對質的提升重視不夠。

對此,省農科院副院長任光俊表示,東南亞優質大米的加速入川,有利於改善四川大米供應結構,倒逼四川水稻和大米生產的轉型升級。

面對外來品牌的強勢推進是,四川應改變此前單純追求產量的思路,不斷調整水稻種植結構,培育並提高優質水稻品種的種植比例,加快轉型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