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川企进博会上“买米” “被冷落”的川米该怎么办?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梁现瑞 李欣忆 寇敏芳 11月6日发自上海)此次参加进口博览会,杨菊华目标十分明确——绕过中间商,找到越南糯米生产厂商。11月5日,会展中心一开门,她直奔农产品展馆,在越南国家馆找到了河内贸易总公司——一家越南米的生产及贸易服务企业。

杨菊华是广元宗皇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3月,投入2000多万元,在广元开办自己的米酒酿造厂。

无独有偶。杨菊华南下找米的同时,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唐本栋也在进博会上寻觅。

两家川企共同在进博会上买米,为什么?

先说杨菊华。原来,她在生产米酒的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出在原料环节。为了让米酒口感更好,杨菊华坚持不添加任何糖分,米酒的甜味全靠糯米发酵产生。“这对糯米的要求比较高。”杨菊华说,刚开始从国内安徽、云南等糯米主要产区找了一些品种,试酿后,都不符合产品的甜度要求。

经人介绍,杨菊华把目光转向了越南糯米。越南糯米更软糯、甜度大,试过之后,甜度完全达标。杨菊华没做过国际贸易,不熟悉云南情况,购买糯米的渠道主要靠国内的外贸平台公司。由于中间商众多,作为原材料的糯米成本较高,摊薄了企业利润。

在此背景下,她一直想绕过中间商,直接在越南当地进口。本届进博会为她提供了这个机会。

杨菊华初步打算每年从越南进口糯米3000吨左右,越南给出的价格比目前渠道的价格低了近1元,从目前的生产状况来看,每年可以节约成本300多万元。

杨菊华喜出望外。采购意向很快就到了实质落实阶段,越南方面打算等展会结束就派人去广元考察,而杨菊华也打算回访。“如果看了之后双方都互相认可,我们应该会签下来。”

唐本栋的情况也是差不多。在这之前,公司每年进口东南亚糯米3万吨,用国产糯米3万吨,一半进口,一半国产,掺杂使用,这样做出的醪糟口感最好。

东南亚糯米跟国产糯米相比,黏度更高,价格有优势。但以前主要通过中间商代理,觉得费用比较高。这次参加进博会希望能找到越南的粮厂,通过他们跟当地的种植大户合作,采取订单式农业的方式,既能保障糯米供应,又能带动当地农户增收,预计需要10万亩地。

进博会上,四川企业竞相买米的背后,是越米泰米竞相入川的步伐。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最近几年,伴随着消费升级的步伐不断推进,四川进口东南亚的大米数量逐年上升,占据了省内高端大米的半壁江山。

企业舍近求远,泰米越米受欢迎,川米受冷落。为什么?

“质不如人。”对此,唐本栋一语中的。在他看来,和泰米越米相比,四川水稻9成以上为籼稻。受高温、小温差、弱光照的生态条件限制,籼稻本身黏性较差,口感也差一点,加上杂交稻米粒外观相对差些,商品率不高,因此长期以来,消费者心中留下了“川米不好吃”的刻板印象。

问题的背后,和四川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理念有关。过去几十年中,四川水稻主要目标是追求高产,确保先吃饱,再吃好,对质的提升重视不够。

对此,省农科院副院长任光俊表示,东南亚优质大米的加速入川,有利于改善四川大米供应结构,倒逼四川水稻和大米生产的转型升级。

面对外来品牌的强势推进是,四川应改变此前单纯追求产量的思路,不断调整水稻种植结构,培育并提高优质水稻品种的种植比例,加快转型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