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寒風凜冽,離春天究竟多遠?

至10月15日,上證指數從3587.03點跌落至2606.91點,下跌近千點,破淨率達到12.5%,與上證2008年跌至1600點時水平相當,投資者損失很重。可以說,今年以來市場未出現象樣的反彈,投資者一直處在寒風中,相信不僅普通投資者有損失,機構投資者也有損失。從當前的言論中可以發現,投資都對A股的走勢處於迷茫中,究竟什麼時候會走好,心裡沒底。哪麼,春天究竟還有多遠?

此時的情況,很象2008年上證從6024點下跌到1600點時的情況,股市跌跌不休,投資者信心全無。區別是,當時監管層出手救市了,從國家隊入場、主要媒體連續發聲、到減少印花稅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但一直未阻擋住股市下跌的步伐。今年,A股市場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不僅內部環境不好,國際環境也很糟糕。而且從主要媒體上,仍未見為市場發聲,國家隊也未出現救市跡象。所以說,投資者渴望的牛市短期內不會來到,春天離我們仍很遠。朋友們,你做好長期過冬的準備了嗎?

今年A股的大跌,客觀因素是貿易摩擦,直接引發了A股的大跌。表面上看,特朗普在制定國際國內政策的時候特立獨行,不斷“退群”,到處點火,都是說的多,做的少。但是與我們的貿易摩擦,卻是動真格的,制裁規模之大,應該為世界罕見。再想想,歐州一直未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如若市場經濟地位長期得不到承認,會提高中國企業的出口成本,那麼中國的國際經濟合作將會蒙受長期損失,改革的停滯也將阻礙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當前經濟下行趨勢就是改革在關鍵領域難以突破的一個表現。綜合起來看,雖然我們在市場經濟改革方面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但西方國家對中國經濟發展有所憂慮,進而打壓中國經濟的成份多一些。在如此的國際環境下,必將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步伐。

中國經濟在未完成轉型升級前,出口型經濟仍會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國際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勢必影響中國企業的出口。為了應對國際經濟形勢,國家提出了擴大內需的政策,從鼓勵長假消費等政策上可以看出端倪,但當前內需並沒有完全開發出來,很多企業訂單少,經營出現了困難。本人因工作原因,經常與企業交流,發現很多企業效益一般,為了應付大形勢下的寒冬,都在苦苦支撐。特別是我們的很多企業國際竟爭力不強,在技術和管理上與先進國家的差距挺明顯,這也是為什麼國家出臺轉型升級這一政策的原因。一旦轉型升級成功,在國際上有了很強的竟爭力,我們的經濟真就迎來了春天,哪麼股市的春天也就來了。

應該說,一個國家的產業政策從制定到完成,絕不是短期內就能完成的。經濟轉型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結構和經濟制度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根本變化。具體地講,經濟轉型是經濟體制的更新,是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經濟結構的提升,是支柱產業的替換,是國民經濟體制和結構發生的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從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這項政策,到現在滿打滿算也就5年時間,當前看轉型升級雖然略有成效,但遠遠不到成功的時候,如果能用十年的時間完成這一壯舉,也必將使中華民族得以復興,再現漢唐盛世。轉型的過程必然經歷陣痛,經歷一個小寒冬,哪麼股市也必然經歷一次小寒冬,目前我們就在寒冬中,但朋友們要做好長期的過寒冬的準備。

從當前股市的情況看,自身也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改進。由於新股發行、市場退出機制、大股東惡意套出、帳目做假等問題的存在,市場的運行環境並不好,這些問題的存在必然影響資金的進入。我們知道,市場是靠資金堆起來的,沒有資金的進入市場是無法活躍起來的。而現在,由於受各種因素影響,大型資金進入市場的意願並不強。雖然市場部分個股被納入了明晟和富士指數,將有部分資金進行A股市場,但他們到底能進入多少資金還未可知。對於A股市場來說,想要走好,僅靠這點資金是不夠的,還需要更多的資金進入。市場沒有資金參與,就要處於蕭條中,就會過寒冬。

總之說,隨著轉型升級的逐步推進,市場市場自存在的問題的逐步改善,寒冬會一天天過去,但離春暖花開還要經歷相當長一段時間,朋友們應該對當前股市的情況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做好過寒冬的應對工作,把種子包留到春天來的哪一天。

以上是小不點的感悟,希望能對朋友們有幫助,喜歡的請關注並點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