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外贸型战机疑被导弹击落,或已是第二架,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根据海外媒体报道,12月23日,也门胡塞武装宣称击落一架沙特空军的CH-4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这是今年2018年胡塞武装击落的第二架CH-4,上次是在今年8月,胡塞武装首次击落1架CH-4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CH-4即中方研发的“彩虹-4”无人机,曾被多国大量进口,沙特阿拉伯也是用户国之一。据悉,在向美方采购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被拒后,沙特转而选择了CH-4,并为其优良的性能所折服,进而于2017年全套进口了该机的生产线。

国产外贸型战机疑被导弹击落,或已是第二架,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胡塞武装称击落沙特空军的CH-4无人机

从CH-4无人机的性能指标来看,该机在轻载条件下飞行高度可达8公里左右,飞行时长约40小时。在携挂4枚小型制导型对地攻击导弹,并处于战斗状态巡航时,飞行高度会降至5公里。不过,对于大多数射程在3到4公里的便携式防空导弹来说,CH-4依然处于较为安全的空域。

国产外贸型战机疑被导弹击落,或已是第二架,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此前被胡塞武装击落的F-15战斗机

如此想来,击落CH-4的应该并非是类似“毒刺”或“萨姆-16”一类的便携式防空导弹。考虑到也门胡塞武装拥有部分重型防空武器,如俄制“萨姆-6”中高空防空导弹发射车,以及用俄制R-27中距空空导弹改装而成的防空导弹,且此前有击落沙特空军F-15战斗机的战例,此次被击落的CH-4恐怕也是“萨姆-6”或R-27一类的武器。

国产外贸型战机疑被导弹击落,或已是第二架,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胡塞武装的“萨姆-6”防空导弹

对于无人机来说,其尺寸比有人机要小得多,因而雷达反射面积也相对较小,防空武器并不容易对其有效锁定。不过,倘若胡塞武装总结出了沙特空军对无人机的使用规律(如频率和航线选取),通过某些有效的战术部署,依然有很大概率能够击落无人机。况且无人机的机动性与预警能力本就逊于有人战机,在被锁定和遭受防空导弹的攻击时很难做出剧烈的规避动作。

国产外贸型战机疑被导弹击落,或已是第二架,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挂载多型号导弹的CH-4

平心而论,国产外贸型无人机在实战中被击落并非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在很多时候,无人机本身就是用于“被击落”的,即替代有人驾驶战机去完成一些高危险程度的任务。相比起有人战机被击落且损失飞行员,被击落一架无人机乃是非常划算的。换句话说,CH-4被击落意味着其保住了一架沙特空军的有人战机和一名幸运的飞行员。

国产外贸型战机疑被导弹击落,或已是第二架,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载弹能力强悍的CH-5无人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CH-4这种性能优良的无人机就是一种可以任意挥霍的“消耗品”,我们在无人机自卫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此前,与CH-4配套的电子干扰吊舱已经进行过公开展示,可在防空火力相对密集的空域干扰敌方雷达,以保证自身安全。同时,相比起采用涡桨式发动机的CH-4无人机,中方早就有了采用喷气式发动机的CH-5无人机,该机在速度、飞行高度、航程和挂载能力等方面均优于CH-4。然而,无论是干扰吊舱,还是性能更加优异的CH-5,沙特空军都尚未进口……公允来说,这只能怪沙特自己当年不买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