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的重錘,野蜂式自行火炮

野蜂式自行火炮(德文Hummel)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以三號/四號坦克混種車體為基礎,開發出來的一款自行火炮,火炮為一門150mm榴彈炮。由德國國防軍從1942年晚期開始使用,直至二次大戰結束。關於“野蜂”自行榴彈炮名稱的由來,還有一段小插曲。不知為什麼,希特勒對“野蜂”這個名稱“很不感冒”,於是,德國統帥部於1944年2月27日下了一道命令,禁止以後使用“野蜂”這個名稱,重新命名為“裝載於Ⅲ/Ⅳ型火炮搭載車上的sFH18/1型自行火炮”。由於這個名稱太羅嗦了,德軍士兵私下裡還是將其成為“野蜂”。

二戰德軍的重錘,野蜂式自行火炮

1941年6月,德國發動巴巴羅薩作戰入侵蘇聯,前鋒裝甲部隊缺乏機動炮兵火力支援,當時雖然已有幾種自行火炮服役,但德國陸軍對其性能及表現並不滿意,因此1942年德國陸軍開始設計新型自行火炮來滿足需求。

1942年底時,由埃克特公司設計,埃森工廠製造的第一輛“野蜂Hummel”自行榴彈炮生產完成。至1944年,德國埃森工廠共製造了666(一說724)輛“野蜂Hummel”自行榴彈炮和157輛“野蜂Hummel”彈藥載運車。

二戰德軍的重錘,野蜂式自行火炮

“野蜂”自行榴彈炮的戰鬥全重為24t,乘員6人:車長,駕駛員、炮長和3名裝彈手。其底盤為Ⅲ/Ⅳ型戰鬥坦克,但在結構上已有許多的變化。最突出的特點是車體加長,同時發動機的位置在車體後部到車體中部,為擴大戰鬥時的空間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野蜂式自行火炮在車體後方有一個頂部開放式戰鬥間,並有10mm的裝甲圍繞以保護乘員與火炮,引擎移至車體中央以讓出空間給戰鬥間。末期型則將駕駛室與上層結構稍加修改,以便給駕駛員與通信員較大的空間。

二戰德軍的重錘,野蜂式自行火炮

“野蜂”自行榴彈炮主要配屬給德軍裝甲師中的裝甲炮兵團,和“黃峰”自行榴彈炮配屬到一個營。每個營有3個連,第1、2連配備“黃蜂”自行榴彈炮,第3連配備“野蜂”自行榴彈炮,另加2輛彈藥輸送車。“野蜂”自行榴彈炮主要用在蘇德戰場上,用於火力支援和反坦克作戰,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野蜂式自行火炮初次作戰是在庫爾斯克會戰,約100輛參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