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薇:最是江南綠如藍

呂薇是海政歌舞團青年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她的人生格言是:每做一件善事,我的成就感會增加一點,快樂與幸福就更多了一層含義。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遍地綺羅,盈耳絲竹。自古以來,江南的迷樣風情不知讓多少文人墨客拜倒,同樣的,江南女子更是“半張素顏半尺凌,清歌冷舞待情深”,出落得一身清新和精緻。

採訪呂薇那天,她妝容清淡、軟儂細語,伴隨著那些字詞柔軟曲調幽然的民歌,我們一點點地走近這個從煙雨江南走出來的秀麗女子。

呂薇:最是江南綠如藍

唱歌何止是江南一夢

沒有哪個歌手像呂薇一樣鍾愛旗袍,也沒有哪個歌手穿旗袍能像呂薇一樣韻味十足。彎彎的柳眉,一雙彎彎的笑眼配上櫻桃小嘴,呂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古典美女,旗袍和長裙是她最鍾愛的演出服。

2006年呂薇為新專輯選歌時,一位熟悉她的製作人根據她身上的這種特質,為她量身定做了《春去春來》和《但願人長久》兩首極具新古典浪漫主義的單曲。“春來去,春去來,少年華髮成白鬚,傾城紅顏終憔悴,夕陽古道等君歸,年年不見君再來,望穿天涯終不悔”……

伴著充滿古韻的歌詞,古樂和民歌相互結合的旋律,加上呂薇清麗婉轉、韻味十足的歌聲的演繹,在聽歌者的腦海中營造出了一個大漠戈壁的恢弘場面和一個裙裾飄飛的古代女子的形象,堪稱民歌和古典歌賦一首完美結合的作品。

呂薇:最是江南綠如藍

呂薇出生在波紋如綾的人間天堂——杭州西子湖畔,父母都是浙江越劇團的演員,母親更是揚名一方的當家花旦。呂薇生來血液裡似乎就流淌著藝術的細胞,一舉一動都透露出表演的天賦。

多年來,父母對演藝事業的艱辛深有體會,知道臺上幾分鐘的風光或許要付出幾年的苦練,哪能讓女兒重蹈覆轍走演藝道路去活受罪呢?媽媽替呂薇選擇了“拉小提琴”,沒想到當時才五歲的小呂薇竟然用絕食來和媽媽做鬥爭。一來二去的,呂薇表演舞蹈的天賦被學校看中了,為了她業餘學舞蹈,校長、老師多次上門做呂薇父母的思想工作。父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呂薇居然跳到1993年“全國民族民間舞蹈比賽”上去了,她參加表演的群舞獲得了一等獎,表演的三人舞獲得了二等獎。

十三歲時,呂薇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浙江省小百花越劇團。一心希望呂薇考個大學的父母再次站出來反對,這一次,呂薇聽從了家人的意見。初中畢業,呂薇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浙江湘湖師範學校音樂班學習聲樂、鋼琴、樂理。三年後,品學兼優的呂薇被校方保送進杭州師範學院音樂系深造。大學畢業後,懷揣著燙金畢業證書的呂薇,回到了養育她的湘湖師範學校,當上了聲樂教師。

呂薇:最是江南綠如藍

1994年,呂薇代表浙江參加第六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這是中國最高層次的聲樂大賽,全國頂尖高手雲集,參賽選手個個如履薄冰。然而,呂薇憑著她多年的音樂修養與積累,抱著一顆始終對歌唱事業的熱愛之心,把一曲《登高一望》的民歌演繹得如痴如醉、餘味綿綿,一舉征服了評委和觀眾,摘得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賽業餘組民族唱法銀獎。幸運的她就在那時被海政歌舞團看中而特招入伍。從此,呂薇由教師變成了軍人,步入了專業歌唱演員的生涯。

“最幸福的事是什麼?就是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我想我既然已經這麼幸福了,那我一定要把我所喜歡的這件事情做好。所以這件事情從接手到現在為止,我自己已經有了一個很大的質的變化,不管是在演唱上也好,還是對唱歌這件事情本身的意志上也好,已經特別堅定了自己的這份追求。”呂薇幸福的表情溫暖得好像人間的四月天。

公益是心中明月照溝渠

在圈內,呂薇是名副其實的好姑娘。她把做慈善當作是一種義務,一種公德。她被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中國演出家協會邀請擔任公益形象代表,被文化部、民政部、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邀請擔任“山花工程”愛心大使,被“中國青少年手拉手藝術團”聘為藝術團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被中國社工協會聘為“愛心使者”,還被北京市學生聯合會、大學生環保志願者協會邀請擔任“綠色形象大使”等。就連2010年11月的發燒專輯《真愛》的發佈會都是完全按公益環保的理念來貫穿始終。

呂薇:最是江南綠如藍

在呂薇的各種演出當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為公益而做。她曾多次參加“心連心”藝術團進行慰問演出,也曾資助“春蕾”計劃,幫助貧困山區由於某種原因而不能入學的女童。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震碎了家園,也震顫了呂薇的心,她第一時間飛往災區送去救災款;2009年紀念罹難者的日子,她又一次趕往災區進行慰問。多年來,呂薇還一直默默地資助一些初高中生,直到他們升入大學。

呂薇是全國青聯委員,青聯每年組織的留京學生聯誼會,她都積極地參與。過年的鞭炮聲接連不斷地響在耳畔,呂薇說自己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沒有陪父母好好吃上一頓過年的團圓飯,但她覺得自己也只是用自己的能力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她說幫助別人,給別人帶去溫暖也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其實關於公益事業,我覺得應該有更多的人去關注它,這對我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我身邊已經有很多演藝界的人通過自己的能力和影響力在公益事業方面做出了表率。”

“慢慢地已經把歌唱作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了,自己所有的一些事情都會放在歌唱的角度。然後我就會想,是不是可以通過自己的身份和立場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包括公益的事情。現在很多演員、藝人都在做公益,都是通過自己演藝的影響度去擴大公益的形象。我覺得這種趨勢是特別好的。作為演員來說有一個優勢,演員是大家關注的點,是一個公眾人物,所以我覺得我們可以先把公益的形象擴大再擴大,讓大家感受到其實有些事情並不僅僅是演員才能做的,一般的老百姓也都能做。”呂薇說道。

呂薇:最是江南綠如藍

給呂薇的公益進程帶來一次較大精神影響的是一場跨國慈善晚會。2011年2月,呂薇在意大利米蘭舉辦了一場名為《江南綠、中國紅》的慈善音樂會,該晚會所有門票所得的收入都捐給了意大利米蘭聖拉斐爾醫學研究中心和紅十字基金會。

演唱會里,儘管表面看上去風光無限很鎮定表演也毫無瑕疵,但呂薇卻坦言“觀眾可能看不出來,但是我內心是調整了好幾次狀態”。比如說,最後的意大利歌曲,一開始可能從語言上從技巧上面它純粹是一種模仿,但是每一首歌都是跟意大利的藝術家一起合作的,“慢慢我就在排練的過程當中特別地受感染”。

排練的時候,呂薇跟一位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一起唱《飲酒歌》,“他有兩百多斤重,長得特別像帕瓦羅蒂”。剛開始合樂的時候,他就一直對呂薇不是很信任,好像覺得“你這麼瘦弱的一個小女子,能唱《飲酒歌》?”剛開始的時候,呂薇也是特別擔心,但她還是一直和顏悅色地,對他打招呼都很用心,“就希望他給我一些信心,指揮一放下指揮棒之後,就過來給了我一個很深情的擁抱”。呂薇說她當時差點眼淚都掉下來了,因為她覺得,“不光是這首歌可能他對我放心了,可能這是意大利的藝術家,對你的一種認可”。

呂薇:最是江南綠如藍

呂薇在倫敦音樂會演唱

呂薇用自己獨具中國特色和江南韻味的演唱征服了歌劇之鄉的觀眾們。她說,這場音樂會是一個載體,她希望把有代表性的中國元素帶到世界的舞臺上。她說:“我覺得自己作為一個文化的使者,要有很多的能量來補充。我都已經想好這次只是我的一個起步和開始,因為意大利畢竟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有很多東西可以吸收。那世界其他地方呢?也會有很多優秀的文化遺產留給我們。我希望自己通過演唱的這樣一份工作能夠讓中國的一些文化和國外的一些文化結合在一起,嫁接起來,能夠把他們的東西吸收回來。”

在這場精彩的演出中,呂薇不僅表演了江南式的絲竹小調和充滿中國元素的歌曲,還在服裝和飾品上花了很大的心思,但是網絡媒體上有一大部分人認為呂薇此次的跨國慈善音樂會有作秀之嫌。面對外界的質疑和評論,呂薇顯得雲淡風輕,她說:“音樂會雖然是文化產品,但它背後的東西是很深的。我希望在米蘭呈現出來的狀態,是很中國的,又是很時尚的。能夠在國外開民歌音樂會,這個機會,不是所有中國歌唱家都能得到的。所以為了這次演唱會,我推掉了半年的商業演出全力準備。這半年裡,我也琢磨如何把中國文化很細微的東西傳達給世界,比如說服裝,有一套紅、綠、白相間的衣服,這和意大利的國旗色是呼應的。我演出的時候穿的第三套衣服,是紅色的金絲繡禮服,狀態是中國的鈞瓷瓶,而第四套設計了有展示感的蝴蝶在飛翔,意大利人說,喔,我知道,你們中國有梁祝,梁祝最後化成了蝴蝶。我很高興,透過音樂以外的展示,他們理解了我們的用意,而不是隻有我們在孤芳自賞,我覺得這就是成功。”

軍裝的綠是一種使命

作為海政文工團的演員,呂薇經常去偏僻的海島上為常年駐守在那兒的官兵表演,雖然條件艱苦,但為官兵們表演一直都是呂薇很樂意做的事。有的島上甚至只有一個戰士,呂薇她們去表演的人都比戰士多。經常還沒開始唱,呂薇她們就被戰士們的故事感動得眼淚直掉。

呂薇:最是江南綠如藍

為此,呂薇總是自嘲自己是個情感上過分敏感的人。但是,正因為她的纖細與敏感,才會有一些比別人更細膩地領悟,才會把它融到自己的作品當中去。她說:“人的生活肯定是充滿著喜怒哀樂,我覺得這樣才會豐富多彩,我倒是挺喜歡自己敏感的特質的。”

呂薇回憶起自己首次下部隊演出,是一個小小的海島,所演出對象也只有一名軍人。這位軍人和他的妻子、女兒駐島多年,由於島上交通不便,一封家書往往要走三四個月,甚至半年,其父母去世都沒有得到消息的他依然默默堅守崗位。“像西沙,山上跟山下中間有一個水泵,這個水泵是要二十四小時不停地轉,因為上面下面都有部隊。有一個老志願兵,他志願兵都已經是將近二十年了,還是志願兵,就守著這個水泵,二十四小時不能離開。他的家人就跟著他也一塊兒來這個島上,和他一起守著這麼一水泵。家裡的父母故去了之後,書信要大概晚半個月才到,家裡都罵他們不孝,但是他只能是這樣”。當時在現場,呂薇聽完這個故事就哭得停不下來,“那個大嫂一點都不哭就看著我們”。她問大嫂:“你這兒好嗎?”大嫂說“挺好的,我習慣了”。當問她為什麼不哭時,大嫂十分平靜地說了一句“已經哭完了,淚水沒了,我也習慣了”。那是呂薇參軍後的第一課,如一場靈魂的洗禮,讓呂薇銘記在心。從此,只要有下部隊慰問演出的任務,她一定會放下手頭的工作,義不容辭。

每次下部隊,呂薇都要帶上一口大箱子,裡面裝的不是時裝,而是自己的錄音帶和錄像帶。每到一處海島,她就親手把一盤盤磁帶交給海島的官兵,讓歌聲伴隨官兵們守衛祖國的海防。呂薇不辭辛勞,演出之後總要為因巡邏值勤而沒有觀看演出的官兵們重新高歌一曲,海軍官兵們每次都特別感動。

呂薇:最是江南綠如藍

通過14年連續登上春晚舞臺,呂薇迎來了自己事業迅速發展時期,但是她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不斷傳承和發揚中國民歌。作為一名軍旅歌手,呂薇也一直堅守著自己的操守:熱心公益事業、深入部隊基層、謳歌祖國建設在工作強度最大的時候往往是第一天的錄製伴隨呂薇的歌聲進入尾聲,第二天又要奔赴另一場部隊雙擁晚會的錄製現場。但是在呂薇的臉上,我們看不到絲毫疲憊和倦怠,展示出來的永遠是不變的熱情與真誠。

呂薇謙虛地說自己踏入這個圈純屬是偶然,從沒想過大紅大紫,哪怕是一小步、一大步往前走路,都是人生過程的組合。期間有一些人跳著、跑著就過去了;有一些人在前行的道路中摔了很多跟頭;有一些人還沒上坡就退下去了。呂薇給自己的一個說法是:生活一直在繼續,自己一直在往前走,在保持自己身心狀態良好的前提下,保持前行的動態。

名利是誘人的,可是跟美德比起來,這一切都是浮雲。俗語有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而呂薇就是這樣心懷善意的人,不爭名奪利,用一顆博愛之心去履行自己的責任;每做一件事,都深懷感恩之心,傳播著綠色信念的種子。

呂薇:最是江南綠如藍

呂薇小檔案:

呂薇,海政歌舞團青年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全國青聯委員。榮獲第六屆、第八屆中國金唱片獎、中國公眾最滿意藝人獎、全國聽眾喜愛的歌手金號獎、第十八屆電視文藝星光獎、華鼎獎最受觀眾喜歡女歌唱演員等眾多獎項。四歲就開始登臺的呂薇曾連續14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並多次隨“心連心”藝術團赴各地慰問演出。2013年,呂薇榮獲“2013綠色中國公益大使”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