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區穿越隨筆上:在無人的荒原,經歷無法呼吸的瞬間

題記:本文作者為2018年下半年第一期無人區穿越隊員老朱,文章首發平臺為經天緯地地產營銷機構,文章收錄時,因為一些不足道的原因,圖片文字略有刪改。

我們都是蒼茫天地間伶仃的生命,每個人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荒原。


無人區穿越隨筆上:在無人的荒原,經歷無法呼吸的瞬間


無人區穿越隨筆上:在無人的荒原,經歷無法呼吸的瞬間


無人區穿越隨筆上:在無人的荒原,經歷無法呼吸的瞬間

有人說,活著的意義不在於有多少次呼吸,而是有多少次無法呼吸的瞬間……

阿爾金、可可西里、羌塘三大無人區緊緊相連,一億年前,這裡是浩瀚的汪洋,如今,成了地球上獨有的超級大荒原。相比穿越羅布泊,這片無人區無比遼闊。因而,裝載汽油、食物和帳篷等物資的皮卡車由原來的三臺增加至五臺,隨隊又增補了一名專職醫生。

凌晨四時,我們沿柴達木盆地一路向西,趕在黎明前進入了這片無人之境。這裡是人間也是仙境,是天堂也是地獄。

第一天的紮營地海拔接近5000米,夜裡氣溫驟降至零下20度。肆虐的風颳起地上的石子砸在帳篷上“啪嗒啪嗒”響個不停。帳篷四處漏風,凍得人無處藏身。只好戴上帽子和圍巾,早早鑽進睡袋,縮成一團。身邊的水杯、飯盒、溼紙巾,甚至呼吸殘留在枕邊的白霧,很快就結成了冰。想想我們這堆軀體是這片無人區裡僅有的人類,竟然有些心悸。

夜晚,多數人出現了高反。胸悶、眩暈、嘔吐,乃至手指發麻,嘴唇發紫等,還有人呼吸困難,掙扎在崩潰的邊緣,即使經常上高原的“老驢”們也心生疑慮,懷疑自己能否繼續。隊醫說:夜間是空氣含氧量最低的時候,不足平原地帶的一半。加上風大、氣溫低,高反在所難免,挺一挺就能熬過去。不過,千萬不能受涼感冒,在高原患感冒就如同得了“瘟疫”,極易引發肺水腫,時刻危及生命。

帳篷裡,隊醫不斷被求助,吃藥,打針,吸氧,整個夜晚都沒有消停。帳篷外卻是另一番天地。深邃的夜空清澈如洗,巨大的銀河像一道傾瀉而下的瀑布,一顆流星劃破長空,宛若濺起的水花。天幕上綴滿了鑽石般的繁星,從頭頂灑向天際。眼之所及,若即若離。我被滿天星光包圍,如同隻身於無垠的太空,漫步其間,似乎隨時會被觸碰。

我像一個失語的孩子,獨自佇立,禁不住一陣顫慄。大自然有時就像一個頑皮的老頭,藏著一些驚奇,在萬般無奈之時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無人區穿越隨筆上:在無人的荒原,經歷無法呼吸的瞬間


無人區穿越隨筆上:在無人的荒原,經歷無法呼吸的瞬間

在荒野裡生存,如同回到了原始部落,吃喝拉撒都會面臨新的困惑。隨車攜帶的飲用水有限,平時能有口熱水喝已實屬不易。早上若是能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掛麵,已然是一種奢侈,再來點帶著冰渣的榨菜,那便是絕佳的美味了。晚上紮營,高壓鍋煮出一盆夾生米飯,吃起來依然有滋有味。苦中作樂,且樂此不疲,也算是一種人生難得的境遇。

在野外解決“內急”之需,人的動物本能則顯露無遺。趁著夜色,遠離營地,置身於天凝地閉的曠野,自覺挖坑,解決完後就地掩埋,揮灑自如,一蹴而就。有時,好不容易找到一處合適的地方準備“挖坑”,忽然遇到同道之人,兩兩相對固然少不了寒暄,爾後轉身離開,另尋僻靜之地。有時,紮營地附近會有狼群出沒,“挖坑”就如同闖關冒險,想象若是“挖坑”過程中遭遇狼的“眷顧”,或將是怎樣的結局。車隊裡還有幾位女士,為避免尷尬,每逢“挖坑”便會開車去遠處,可是沒過多久,手臺裡便會傳來“呼叫救援”的聲音,原來是車子被陷,無法動彈。從此,“挖坑”被陷泥潭便成了一道趣談。

無人區穿越隨筆上:在無人的荒原,經歷無法呼吸的瞬間


無人區穿越隨筆上:在無人的荒原,經歷無法呼吸的瞬間


無人區穿越隨筆上:在無人的荒原,經歷無法呼吸的瞬間

行駛在這片與世隔絕的無人區,無論是尋找的車轍印,還是遵循“軌跡”導航都難免迷失方向。有時候,地上的車轍會被泥沙或風雪掩埋,無蹤可尋。參照“軌跡”導航,也可能會被錯綜複雜的地形迷惑,而軌跡一旦偏離,則會有誤入歧途的風險。大齊是我們的領隊兼嚮導,早年在西藏阿里服役,是一名高原汽車兵,曾經數十次穿越無人區,身經百戰的他本身就是一部“活地圖”。平日裡,大秦寡言少語,偶爾還面帶羞澀,每當說起無人區,他便會如數家珍,娓娓道來。他開著一臺老式“陸巡”,始終走在車隊最前頭,若遇不確定的路段,他都會預先衝過去試探,妥當後再用手臺引導我們通行。

穿行野牛溝,就像闖入了光怪陸離的石頭陣,山間河谷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怪石頭,或渾圓,或嶙峋。有的安如磐石,有的如利刃出鞘。車隊在亂石叢中“跳著舞”,時而側身從石頭坡中爬上去,時而又從逼仄的石縫間府衝而下。鯨魚湖因其形狀恰似一條橫臥的鯨魚而得名,也是一處神奇的“陰陽湖”。它東邊是淡水,常有水鳥來棲息;西邊則是鹹水,成了一潭死湖。車隊駛過鯨魚湖時,遭遇不期而至的暴風雪,天地間白茫茫一片。前車剛剛碾出的車轍頃刻間就被風雪吹散,後車緊貼著前車,尋著前方模糊的車影緩緩前行。活像一群手牽著手蹣跚學步的孩童,生怕一撒手便會摔跟頭。崗扎日,一個讓人念念不忘的地方。冰雪覆蓋的山巒綿延不絕,宛如白色的巨龍橫亙在戈壁。途經崗扎日冰川,縱橫交錯的溝壑被大雪填平,密集的雪坑暗藏其間,肉眼難以辨識,陷車隨時可能發生。別無選擇,必須硬生生地衝過去……

無人區穿越隨筆上:在無人的荒原,經歷無法呼吸的瞬間


無人區穿越隨筆上:在無人的荒原,經歷無法呼吸的瞬間


無人區穿越隨筆上:在無人的荒原,經歷無法呼吸的瞬間

冬季,因河流和湖泊結冰,行車相對便捷,若是局地氣溫升高或是陽光長時間照射,會使冰面變得極不穩定。那天午後,車隊經過多格錯仁,一條不知名的冰河攔住了去路。大齊依舊使命般地衝到最前面。他下到車外,一邊頻繁地用力踩踏冰面,一邊環顧左右尋找最佳的渡河點。過了一會兒,他轉身回到車上,開著車急速衝過冰河。河裡的冰層或深或淺,讓人捉摸不定,車行冰面亦如滑冰,不能有半點遲疑,速度快,方向直,才能最大限度減輕車對冰的相對負荷。電臺裡傳來大齊的聲音:“拉開車距,一臺一臺過。不要打方向,速度要快!”車隊沿著大齊走過的軌跡向冰河對岸駛去,車輪碾過光潔的冰面,濺出帶著泥水的冰渣,發出“嗤嗤察察”的響聲,禁不住讓人不寒而慄,似乎有種不祥之兆。

事情遠非想象的順利。此前,一臺皮卡車拋錨,因為缺少配件,只好棄車。將人員和物資轉運到別的車上,車輛或將不堪重負,勢必橫生枝節。另一臺皮卡踉踉蹌蹌行駛了一段距離,龍骨和鋼板還是被壓斷。轉運少量物資後,再次棄車。至此,五臺皮卡車僅剩三臺,無形中給車隊蒙上了一層陰霾。

這次過冰河,剩下的三臺皮卡由於負載過重,有兩臺掉進了冰窟窿,大齊調轉車頭趕去營救,竟也被陷入河中。而此時天色已晚,河谷裡漆黑一片。岸上,所有的車輛調轉車頭,齊刷刷地打開遠光燈,將河谷照亮,一出冰河營救大戲就此開場。有人趟入冰河,卸載車上物資;有人頂著凜冽的寒風,在岸上支起帳篷;還有幾臺車帶著拖車繩衝進河中……

或許,人世間發生的一切對於上蒼而言都是微不足道的。置身於摧枯拉朽的大自然面前,我們顯得脆弱不堪,無時不刻都可能被大自然無情之手撕得粉碎,唯有大自然的包容和仁慈,才是給予我們最好的恩賜。

無人區穿越隨筆上:在無人的荒原,經歷無法呼吸的瞬間


無人區穿越隨筆上:在無人的荒原,經歷無法呼吸的瞬間


無人區穿越隨筆上:在無人的荒原,經歷無法呼吸的瞬間


無人區穿越隨筆上:在無人的荒原,經歷無法呼吸的瞬間

勒斜武擔湖清澈透明,湖面泛著翡翠般的綠色,周圍有大片的草甸。一臺廢棄的自行車靜靜地橫臥在湖畔,默默地講述著一個騎行者的不幸遭遇。

福建人李聰明,在越野族中小有名氣。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騎著自行車去各地旅行,算是騎行的先驅。神農架、長白山、塔克拉瑪干等都曾留下他騎行的足跡,他曾在地圖上畫出了十二條進出西藏的路線,並用三年時間全部騎完。最終,他把目光投向這片荒涼的無人區。2014年10月,李聰明從界山達坂進入羌塘,計劃用八十天橫穿三大無人區,行程約1600公里。然而,正如他自己所言:“人到中年,你的豪情和意志可以不變,但體能騙不了任何人,包括你自己。”這個執意要與大自然較勁的騎行狂人從此去如黃鶴,音信杳無。他被大自然不動聲色地收留,融化在無垠的曠野中。

兩年後,幾臺越野車穿越無人區,無意中在勒斜武擔湖發現了這輛被雪和沙土掩埋的自行車,並在現場找到一個日記本。字裡行間記錄著李聰明最後的心跡:“無人區實在太大了,人置身其中如滄海一粟。”

無人區既充滿誘惑,又潛藏危險,猶如魔咒和心結,令人神往。跋涉其間,永遠不知道它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曾幾何時,我們將穿越無人區視為挑戰大自然、實現人生價值的壯舉,現在想來,竟感到有些荒唐無稽。

有時候,獨自站在喧囂的街頭,享受繁華里孑然的孤獨,看著四周形色匆忙的人群,迥然間會有種莫名的欣喜。其實,我們都是蒼茫天地間伶仃的生命,每個人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荒原。那片荒原就在此岸與彼岸之間,那裡清澈高遠、自由無拘,是一片心靈的放逐之地。

行走荒原,只為逐夢遠方。走進屬於自己的荒原,才能到達心中的遠方。

無人區穿越隨筆上:在無人的荒原,經歷無法呼吸的瞬間


無人區穿越隨筆上:在無人的荒原,經歷無法呼吸的瞬間



無人區穿越隨筆上:在無人的荒原,經歷無法呼吸的瞬間

更多藏區、無人區旅行資訊歡迎關注公眾號 川藏線 2019年上半年四大無人區穿越火熱組隊、報名中,歡迎和攻略君(VX:15614201965)一起去看這個星球上最後的壯麗,我們在無人區等著有趣的你!無人區穿越隨筆下篇,明日更新。點擊下方瞭解更多,直接進入無人區穿越預定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