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名農商行、農信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推動農商行、農信社業務逐步迴歸本源

点名农商行、农信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推动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

点名农商行、农信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推动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

導 讀

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對於金融改革,會議提出,要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為重點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發展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推動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業務逐步迴歸本源。

所謂“迴歸本源”,即專注主業,更好地迴歸服務實體經濟。對此,中國社科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表示,中央強調“迴歸本源”的目的,就是遏制過去某些地方銀行通過金融投資、通道業務、同業業務等快速擴張規模,而忽略對實體經濟貸款和扶持的行為。

隨著金融政策不斷聚焦服務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或將迎來更多利好政策,而過去靠資金業務野蠻生長的城商行、農商行等則將回歸服務地方經濟、中小企業等的本源。

據新華社12月21日消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為重點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發展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推動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業務逐步迴歸本源。

城商行、農商行迴歸本源

服務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

本次會議特別強調,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等中小銀行的業務逐步迴歸本源。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系教授郭紅玉認為,所謂“迴歸本源”,即專注主業,更好地迴歸服務實體經濟。

鍾輝勇表示,迴歸本源,意思是從這些銀行服務對象上來看,迴歸它們最初的定位,如城商行,最初的定位就是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城市居民。農商行、農信社也是類似。

何飛認為,目前地方性銀行存在脫離地方、熱衷規模擴張等現象,還有不少地方性銀行存在脫離放貸主業、熱衷資金套利的行為,這些都是不符合當前監管要求的行為,違背了當初成立時的初衷,不利於服務當地企業發展。因此,地方性銀行必須迴歸服務地方的初心,地方銀行業務必須迴歸服務實體的本源。

何海峰表示,中央強調回歸本源的目的,就是遏制過去某些地方銀行通過金融投資、通道業務、同業業務等快速擴張規模,而忽略對實體經濟貸款和扶持的行為。“中央的要求本意還是要求銀行要脫虛向實,告別自彈自唱。”何海峰說。

發展民營銀行

對內金融開放

第一批5家民營銀行設立於2014年,包括深圳前海微眾銀行、上海華瑞銀行、天津金城銀行、浙江網商銀行、溫州民商銀行。第二批民營銀行於2016年底獲批,2017年陸續成立。此後便無新的民營銀行獲批成立。截至目前,全國共有17家民營銀行。

中國社科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認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強調的金融體系結構調整,是指在以銀行為基礎的機構體系中,在存量的結構下,做增量的改革,擴大直接融資比重,發揮直接融資體系和間接融資體系“雙管齊下”的作用。

何海峰表示,鼓勵設立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與目前中國正在進行的加大金融行業開放,包括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的背景相一致。 金融開放不僅有對外開放,也有對內開放。鼓勵符合要求的、有資質的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成立中小銀行、民營銀行,是十分有意義的:

一方面,可以促進民營銀行中小銀行的快速發展,彌補大中型金融機構在支持基層、民營、小微、草根方面的不足,更好地服務民企、服務小微;


另一方面,優質的民營資本進入金融行業,也是對民營資本的一種利好。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飛表示,目前,在我國商業銀行體系中,結構性問題明顯。主要表現為民營銀行發展嚴重不足,城商行、農商行和農信社發展錯位。我國目前的民營銀行受到的展業要求限制較多,民營銀行面臨吸儲難、放貸難等突出困境,同時還存在公司治理不健全等問題,下一步必須要在民營銀行設立門檻、展業環境等方面作出調整,促使民營銀行穩步做優。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鍾輝勇表示,發展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既能更好地服務小微企業和個人,給我們日常金融帶來更多的便利,也有利於增加銀行業的競爭程度,更好地激發銀行業的活力。

相關鏈接

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點名”

農商行和農信社,明年怎麼過?

“農商行、農信社”被“點名”了。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明年經濟工作時,特別強調要“推動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業務逐步迴歸本源。”

這次被“點名”非同尋常。歷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發佈的公報中,極少對“農商行、農信社”直接“點名”。如今,“農商行、農信社”榜上有名,

一方面,與“農商行、農信社”近年來改制轉型後快速發展,資產規模越來越大,在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以及扶貧工作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在銀行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有關;


另一方面,也與一些“農商行、農信社”心有旁騖,沒有專心主業、專注實體經濟,熱衷於資金“空轉”有關。

為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銀行業提出明確要求,其中,農商行和農信社在業務發展方向上,明年必須“逐步迴歸本源”。

不忘初心 堅守定位

“農商行、農信社”絕大多數紮根縣域,深耕縣域經濟。按理,服務“三農”、支持小微,是定位,也是己任,時刻不應鬆懈,絲毫不應動搖。

然而,隨著大量農信社改製為農商銀行,特別是隨著一些農商銀行規模越來越大,有的登陸資本市場,一些農商銀行認識模糊,定位偏移,方向迷失。有的“農商行、農信社”忘記初心,丟掉“草鞋”,穿上“皮鞋”,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熱衷於賺熱錢,賺快錢,將資金運用到資金市場、金融市場,脫實向虛,“空轉”自娛。雖然在經濟繁榮時期,賺到了不少錢,但一旦經濟下行,債券違約,累積的風險同樣觸目驚心。

顯然,“農商行、農信社”逐步迴歸本源,不僅是初心使然,定位需要,也是防範風險的大勢所趨。

事實也證明,只有踏踏實實支持實體經濟,不好高騖遠,不片面追求速度,穩打穩紮的“農商行、農信社”,才能平穩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不良率才能得到較好控制。

承擔責任 勇於擔當

農商行和農信社生於本鄉,長於本土。服務本鄉,回報本土,是其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丟掉了“三農”、失去了“小微”,“農商行、農信社”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也就失去了“根據地“,丟掉了“大本營”,沒有了競爭力。

當前,中央要求金融業動員一切力量,全力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緩解民企和小微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作為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高度集聚的縣域,農商行和農信社理所應當,也義不容辭應承擔起服務縣域民企和小微企業的重任,不僅要想方設法為民企和小微企業輸送資金“活水”,還要主動讓利,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與企業一起共渡難關。

這是農商行和農信社應有的擔當,也是當前必須有的政治覺悟。

傾斜資源 專注普惠

過往,一些“農商行、農信社”,為在金融市場和資金市場大顯身手,賺取更多利潤,不僅資金結構上偏向於金融市場,資源配置上也傾斜於來錢快的領域。

以至於,一段時間以來,很多農商銀行紛紛在上海招兵買馬,設立金融市場部、資金運營中心,賺熱錢者如過江之鯽。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推動”農商行和農信社,“逐步”迴歸本源,就是要農商行和農信社首先從優化資金結構開始,逐步降低在金融市場或資金市場的資金配比,將更多資源傾斜到實體經濟,傾斜到“三農”和小微企業。

要做到心無旁騖,一心一意發展普惠金融,全心全意支持好縣域經濟。

科技賦能 精準滴灌

農商銀行和農信社的最大短板是科技,科技能力不足,影響了其在縣域市場對實體經濟的精準滴灌。某種程度上,也讓資金富餘的農商行和農信社,不得不將無法放出去的資金運用到金融市場,進行“空轉”。

要“推動”農商行和農信社逐步迴歸本源,必須科技賦能,讓其在金融科技時代,也能插上科技的翅膀。

目前看,不少地方農商行和農信社開展業務,仍須依託省聯社科技平臺,或使用省聯社研發的互聯網金融產品。缺少這個渠道,難以實現對金融服務空白地帶的全覆蓋,難以以較低成本精準滴灌“三農”和小微企業。

解決這個問題,省聯社義不容辭,應當主動作為,積極創新,積極與互聯網巨頭合作,做好對農商行和農信社的科技服務,提高農商行和農信社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既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採取措施“推動”,那麼無論是宏觀引導,還是政策激勵或約束,明年農商行和農信社的政策環境和經營環境,都將發生重大變化。

農商行和農信社應當順應政策導向,及早謀劃,穩步收縮在金融市場或資金市場的戰線,堅定不移地收攏五指、捏緊拳頭,“逐步迴歸本源”,在支持實體經濟上用心精耕、用力深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