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水稻應該如何追肥合適?

微農村


以少量多次放肥為宜,避免集中大量的施肥導致前期生勢過旺,中後期長勢難以控制,造成株高葉密,易發病蟲,遇風雨易倒伏的高風險狀態。氮、磷、鉀要均衡施用。少施氮肥、多施鉀肥、施用有機肥可提高稻米的品質。

水稻施肥的原則:施足基肥,早施分櫱肥,後期酌施穗肥,控氮增施磷鉀肥。經過多年水稻種植總結的經驗,分櫱期增施硅鋅肥,有利於增強植株抗倒伏和抗病蟲害的能力;揚花至灌漿期噴施1-2次磷酸二氫鉀、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葉面肥,促進穀粒飽滿,防止早衰。

水稻有單季稻、雙季稻甚至海南可以種植多季水稻,我們江西這邊是雙季稻區,分早、中(一季晚稻)、晚稻,其種植的誰都品種生育期不同,因此施肥上有所區別,根據以往的經驗看,具有以下特點:

早稻:大田營養生育期短,秧苗小,移栽時溫度低,早活早發是關鍵;早施氮肥,重施磷肥。

晚稻:秧齡長,秧苗大,產量較高,因此施肥量較大,但施磷量較低。氮肥適當深施,需防止施肥過晚,氮肥過量造成貪青晚熟;在水旱輪作條件下,磷肥可適當少施,但要注意挖“三溝”,防漬害和凍害。

單季稻:生長期和大田營養期長,重在壯秧、適期淺插和適當密植,而不是栽後猛促分櫱;施肥重心在基肥和穗肥,酌情實用粒肥;同為一季稻,粳稻的施氮量高於秈稻。

關於各地具體的施肥方法可參考《水稻知識小課堂》專欄中的第八節——《種植技巧8:水稻種植要高產,掌握水稻施肥管理技術方案很重要!》

雲眾地服務宗旨:幫助農民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雲眾地


一年一度的水稻生產又開始了。在水稻生產的各個環節當中,本田管理中的施肥至關重要。如何科學合理的施肥?這要根據地力,天氣,苗情進行合理安排。一般來講水稻一生中吸收的養分有三分之二來自土壤,三分之一來自人為提供。施肥量的確定:要根據地力的肥沃程度,水稻的長勢以及往年的施肥料量來酌情確定。一般情況下施純氮量為每公頃110至125公斤,在施肥的方法上一定要做到看天,看苗進行。高溫的年份要多施,低溫的年份要少施,畝產量可穩定在600至700公斤。如果用晚熟品種或者超常規的栽培方法施肥量還要適當增加。氮,磷,鉀肥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0.5:0.5。下面具體分幾個細節來介紹。

一:基肥:基肥最好用20%以上氮含量的長效緩釋肥,將全年用量的30%分兩次施入。第一次施肥在翻地前將15%翻入地層,第二次施肥將15%用於春季耙地前施入。已達到全層施肥的目的。如果做不到翻地,就要在水整地時一次性施入。

二:分櫱期施肥:插秧後水稻秧苗徹底返青後,才開始進行分櫱,也就是在田間觀察苗情,能夠變出黃綠感覺時,早插秧苗五月末六月初,晚插6月5日前後追施分櫱肥。施肥量為全年施氮肥量的30%。分兩次施入。第一次分櫱肥總量的80%全田輸入,其餘20%,十天後看田,哪裡黃,哪裡弱就施哪裡。

三:孕穗期施肥:穗肥施用時期和施用量,一定要通過田間診斷看天,看苗和看分櫱的數量來進行。如果天氣晴好,溫度高,水稻會很快落黃,或莖數不足時,穗肥要早施。如果氣溫低,苗葉色濃綠,一定等到水稻落黃時施入,並且要把施肥量適當調下來。以免發生水稻貪青,倒伏,晚熟等現象。

四:粒肥:為減緩作物生育後期葉面積下降,保持葉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一般應該在看見稻穗抽出後施入,施肥量因為全年施入氮肥量的10%。粒肥還可以採用根外追肥的方法,尿素噴施濃度不能超過2%,成噴施1%磷酸二氫鉀。如果後期天氣不好,水稻葉色濃綠就不要再施入了。

總之,水稻的施肥,總體要掌握以基肥為主,分櫱肥早施,穗肥要晚施,粒肥酌情施入的原則進行。




農工二娃


以少量多次放肥為宜,避免集中大量的施肥導致前期生勢過旺,中後期長勢難以控制,造成株高葉密,易發病蟲,遇風雨易倒伏的高風險狀態。氮、磷、鉀要均衡施用。少施氮肥、多施鉀肥、施用有機肥可提高稻米的品質。

水稻施肥的原則:施足基肥,早施分櫱肥,後期酌施穗肥,控氮增施磷鉀肥。經過多年水稻種植總結的經驗,分櫱期增施硅鋅肥,有利於增強植株抗倒伏和抗病蟲害的能力;揚花至灌漿期噴施1-2次磷酸二氫鉀、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葉面肥,促進穀粒飽滿,防止早衰。

水稻有單季稻、雙季稻甚至海南可以種植多季水稻,我們江西這邊是雙季稻區,分早、中(一季晚稻)、晚稻,其種植的誰都品種生育期不同,因此施肥上有所區別,根據以往的經驗看,具有以下特點:

早稻:大田營養生育期短,秧苗小,移栽時溫度低,早活早發是關鍵;早施氮肥,重施磷肥。

晚稻:秧齡長,秧苗大,產量較高,因此施肥量較大,但施磷量較低。氮肥適當深施,需防止施肥過晚,氮肥過量造成貪青晚熟;在水旱輪作條件下,磷肥可適當少施,但要注意挖“三溝”,防漬害和凍害。

單季稻:生長期和大田營養期長,重在壯秧、適期淺插和適當密植,而不是栽後猛促分櫱;施肥重心在基肥和穗肥,酌情實用粒肥;同為一季稻,粳稻的施氮量高於秈稻。





宋總行走鄉村


水稻的合理施肥直接關係到水稻的產量,水稻施肥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我們的水稻種植有三季分別為:早、中、晚水稻種植 ,它們的類型不同施肥也不同。那我們來看看要如何施肥。

1、早、中水稻施肥:雙季早稻秧齡約為28~30天,中稻30多天。由於早中秧齡期短,要求秧苗生長快而壯,育秧期氣溫又較低,土壤中養份,分解較慢,所以要重施優質農家肥和適量的化肥作基肥,氮肥可以用碳酸氫銨和銨水,深層施。

2、晚季水稻施肥:晚稻,無論連作晚稻還是一季晚稻,水稻施肥與早、中水稻有明顯不同,因為它們生育季節的氣溫和地溫都比較高,土壤養份釋放和肥料分解都比較快秧齡又比較長,一般30~40天,長的達50天。為了達到秧苗粗壯清秀,防止秧苗生長過盛出現徒長秧和拔節秧,晚稻秧田如使用肥效和緩而持久的農家肥如塘泥,豬糞等作基肥。

喜歡的點贊+關注 留下你的評論,謝謝!





農朱富


種植水稻應該如何施肥?我是山村劦哥,下面我來說說那個水稻的施肥情況。

首先在秧苗期,可以適當的丟一點尿素,提升一下秧苗的品質。

一般我們這裡的話我們重慶西部這邊,基本上是三月份就開始做秧田。

到四月底,五月初的時候就開始種秧苗。

按照我們這邊的規矩,首先是把田弄出來,在種之前就咋好第一次肥料裡面的是複合肥。

然後的話再看一下秧苗的長勢情況,成活情況。

少量多施的原則下,以保證秧苗的正常生長。

在秧苗抽穗期間,注意除草防病蟲害,待到收割的時候,可以留意下別人家的來做參考。

新手必備的修養。



山村劦哥


一年一度的水稻生產又開始了。在水稻生產的各個環節當中,本田管理中的施肥至關重要。如何科學合理的施肥?這要根據地力,天氣,苗情進行合理安排。一般來講水稻一生中吸收的養分有三分之二來自土壤,三分之一來自人為提供。施肥量的確定:要根據地力的肥沃程度,水稻的長勢以及往年的施肥料量來酌情確定。一般情況下施純氮量為每公頃110至125公斤,在施肥的方法上一定要做到看天,看苗進行。高溫的年份要多施,低溫的年份要少施,畝產量可穩定在600至700公斤。如果用晚熟品種或者超常規的栽培方法施肥量還要適當增加。氮,磷,鉀肥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0.5:0.5。下面具體分幾個細節來介紹。

一:基肥:基肥最好用20%以上氮含量的長效緩釋肥,將全年用量的30%分兩次施入。第一次施肥在翻地前將15%翻入地層,第二次施肥將15%用於春季耙地前施入。已達到全層施肥的目的。如果做不到翻地,就要在水整地時一次性施入。

二:分櫱期施肥:插秧後水稻秧苗徹底返青後,才開始進行分櫱,也就是在田間觀察苗情,能夠變出黃綠感覺時,早插秧苗五月末六月初,晚插6月5日前後追施分櫱肥。施肥量為全年施氮肥量的30%。分兩次施入。第一次分櫱肥總量的80%全田輸入,其餘20%,十天後看田,哪裡黃,哪裡弱就施哪裡。

三:孕穗期施肥:穗肥施用時期和施用量,一定要通過田間診斷看天,看苗和看分櫱的數量來進行。如果天氣晴好,溫度高,水稻會很快落黃,或莖數不足時,穗肥要早施。如果氣溫低,苗葉色濃綠,一定等到水稻落黃時施入,並且要把施肥量適當調下來。以免發生水稻貪青,倒伏,晚熟等現象。

四:粒肥:為減緩作物生育後期葉面積下降,保持葉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一般應該在看見稻穗抽出後施入,施肥量因為全年施入氮肥量的10%。粒肥還可以採用根外追肥的方法,尿素噴施濃度不能超過2%,成噴施1%磷酸二氫鉀。如果後期天氣不好,水稻葉色濃綠就不要再施入了。

總之,水稻的施肥,總體要掌握以基肥為主,分櫱肥早施,穗肥要晚施,粒肥酌情施入的原則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