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明军精锐基本被歼,那于谦为什么能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淮上秋阳





瓦很多人以为土木堡之战之后的形势和北宋靖康之变的形势一样,其实错了,大错特错。为节省大家的阅读时间,我简要分析一下:


此时瓦剌部的实力怎么样?

此时距离明成祖朱棣最后一次北伐仅仅过去25年,蒙古人被撵得到处跑,这个时候,蒙古人并未实现自身统一,在土木堡打败明英宗的叫瓦剌部,只是蒙古部落的一支。瓦剌部有多少军队呢?就是五、六万骑兵。

蒙古骑兵有个特点:马好,一人多马,轮换骑,粮草武器随马带,机动性非常强;二是人善骑射,马上功夫了得。打野战,是比较厉害的,但是攻城就不行了,骑兵怎么攻城?攻城是需要云梯、炸药等各种专业装备的,瓦剌有吗?这时候真没有。



此时明朝的实力怎么样?

这时,明朝刚刚经历“仁宣之治,国家实力还是很强大。当时有大臣上疏说:此时不是北宋末年,国家粮草充足,军队众多,纲纪正常,民心可用,朝廷不必过分担心京师安危。这人说的一点都没错。

“土木堡之变的时候,京城还有10万大军留守,不要以为朝廷会傻到将京城所有军队都派去跟明英宗御驾亲征,留守京城的部队必须是要保证的,不说提防其他少数民族来犯,起码也得防着其他藩王谋反篡位。



瓦剌军队能攻破北京吗?

总共只有五、六万骑兵的瓦剌军队,没有专业的攻城设备,要想攻下配备火器、有10万人坚守、又有高大坚固城墙保护的北京城,简直是天方夜谭。后来,也先率大军是杀到了北京城下,但是看到北京城严阵以待,试探性地与主动出门迎战的明军接触了几次,发现情况确实不对劲,加上明军援兵又在从各地源源不断赶来,也先呆了没几天就知趣地撤退了。后来,也先乖乖地说要放回明英宗朱祁镇,并请求恢复朝贡关系。


坐看东南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大明无论各方面实力,均远在瓦剌之上。

土木堡之变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王振干政,皇帝无能无知,导致胡乱指挥,不战就自溃了。

如果换一个优秀将领,败得应该是瓦剌。

对此,瓦剌的也先自己也清楚,自己是侥幸获胜,意外中了大奖。

所以,也先攻击北京本来就心里没底,是要乘机捞便宜。

看于谦从容不迫,集中10多万大军稳固防御,援军又不断而来,也先自然要见好就收,不然败得就是他自己。

第二,瓦剌人本来就是来捞好处,无持久战的计划

瓦剌人之所以开战,主要是想通过武力恐吓大明,多要一些封赏。

所以,也先开始仅仅带了2万大军,目的也是骚扰恐吓,并不是真正想要大战。

没想到王振忽悠皇帝,带着16万明军来迎战,也先这才大惊,将部署全部集中到前线,这样也不过5万人,其中只有一半是精壮善战的骑兵,其余战斗力平平。

古代打仗的后勤很重要,这5万多骑兵的物资供应是大问题。

瓦剌人从大漠深入大明境内作战,后勤不济,一切都要在当地抢劫。

但于谦坚壁清野,瓦剌补给困难,根本无法长期作战,只能撤军。

第三,瓦剌人并没有攻坚的能力

攻打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在古代绝不简单,必须有各种攻城工具,还要有完善的攻城训练。

但瓦剌不是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后者也在襄阳鏖战了几十年,学习了各种攻城技术这才胜利。

瓦剌不过是大漠上的游牧民族,非常落后,哪里有这种能力。

于谦不但相声说得好,打仗也厉害。。


萨沙


不同意楼上各位复制的观点。于谦能够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鄙人认为最关键的两点,一是调兵二是时间。要知道,明英宗在土木堡带走了明帝国几乎90%的京军。土木一役之后,北京周围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几无一兵一卒。这时候,并不是像各位说的先立帝说服朝臣、布置京城防务,于谦做的第一件事是立即调兵。

土木之变后,整个北京城除了负责防卫的一万多京军,根本没有其他兵力。所以保卫北京城的根本在于时间。于谦需要在短时间内马上调外地军队入京,瓦剌也先也知道这一点,他们也要加速进攻北京,在勤王军队未赶到的情况下,拿下北京城。这实际是一场时间之争。从七月十六土木堡兵败,到八月十六也先进军北京。于谦只有一个月时间调兵和布置防卫。



但是北京附近也没什么像样的军队,能打仗的不能打仗的,基本是个兵,都调了。重组京军三大营为九营、调南京守卫军、调河南被操军、调山东备倭军、调江北诸府运粮军、并调浙江新兵全部急行军进京。但是这还不够,这些部队只能够防卫,还根本不能对瓦剌形成威慑力。


于谦又迅速派出15名监察御史前往京畿、山东、山西、河南紧急招募兵员,应急训练。武器装备更是严重不足,于谦一面令工部停下所有制造任务全部赶制兵器,一面调南京兵器武备库126万件兵器入京。甚至派人到土木堡收集溃败的兵器,合计收集头盔5000余顶、盔甲5000余件、火枪11000余杆、火铳20000多只、火炮800余门等等。

甚至令被调部队自带或到通州自取干粮,发动京城内所有工匠修筑城墙。还传令周围各县、河北、山西百姓拿起武器抗击、断瓦剌退路。



广谏院


土木堡之变之后,明英宗极大明的大量精锐的军队都被全歼,明英宗被瓦刺俘虏,将军和大臣战死一大堆,当时北京可谓是人心惶惶。那么为什么于谦能取得北京守卫战的胜利呢?

一,重新拥立皇帝

当得知明英宗被俘虏以后,兵部尚书于谦等人在取得皇太后的同意下拥立朱祁钰登位,明英宗成为太上皇,使得瓦茨手中的明英宗成为一张废牌。



二,重整武备

明英宗亲征土木堡之时,带走了北京城的大部分兵器及人员,于谦重用逃跑的将领石亨,又命令人去土木堡收拾废弃的军备,得到了大量的军备。又命令地方上的军队驰援中央,又训练了大量的部队。


三,人心齐

瓦刺带着明英宗攻打北京的时候。北京的守卫部队已经多于瓦刺的军队。而且人心齐。最后大败瓦刺军队。保护了北京。使得明朝的实力没有得到大大的损伤。保护了明朝,虽然最后于谦被杀,但是不可以说他是一个忠臣。


青年秀


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剌,所率明朝精锐之师在土木堡之战中几乎全军覆没,英宗被俘!此时的北京城内一片混乱。紫禁城内有人主和,有人主降,只有一人力排众议誓死捍卫京城,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使明朝统治转危为安!此人就是明朝名将于谦!一介书生何以有如此魄力呢?

第一,蒙古部落的优势在于骑兵,来到中原兵力供给不足,兼之蒙古部落之间兵戎相见,也先无法解决尖锐的内部矛盾,攻占北京城实为冒险之举。

其次,北京城内于谦拥立朱祁钰为新帝,聚拢人心,举贤荐能,拒绝和谈,同时迅速集结部队背水一战,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捍卫京城。

此外明朝正处于全盛时期,正所谓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虽有土木堡一战大伤元气,但实力仍然强大。

是非功过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七年后,一代功臣于谦人头落地......


暖暖晓日上花枝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明军精锐几乎全军覆没,蒙古大军强敌压境,这和1127“靖康之变”有的惊人的相似。但是于谦却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明英宗被俘后,虽然朝廷一片混乱,但是其弟朱祁钰迅速代理国政,后又继位是为明代宗,并且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的党羽马顺,王贵,王山等人被处死,朝廷建议南迁之人也被赶出朝廷,可以说,朝政顺速的稳定下来,朝廷人心也得到了安抚。

于谦作为北京保卫战的实际领导者,明代宗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于谦昼夜不停的调兵遣将,安排粮草转运,制定作战方针。

明朝精锐全军覆没后,明朝的预备部队备操军,备倭军,运粮军,浙军等部队共计十多万人都赶往北京,并且通州的粮食也运往北京,这时北京已经兵多将广,粮草充足,人心势气都恢复和稳定下来。

土木堡之变上皇被俘,主力部队都丧失殆尽,明军为了雪耻可以说是同仇敌忾,石亨等将领又一心要报仇雪恨。

蒙古军队在俘获明朝皇帝后就做起了恢复大元的美梦,骄兵必败,而且孤军深入,粮草不足,加上以上几点原因导致了也先的失败也成就了于谦。


清新果冻123


土木堡之败,是明王朝的一个转折点,可以说是衰败的起始,可谓影响深远,那么为什么北京保卫战还能胜利?且听我慢慢分析。

背景

明初,蒙古被打的分裂成了三个部落分别是:兀良哈部,瓦刺部,鞑靼部,其中瓦刺部最强,最后也统一蒙古,首领也一直有忽必烈的野心,重新入主中原。

在1449年2月,瓦刺部进贡马匹邀赏,但王振不肯,甚至还降低马匹价格。这一做可把瓦刺首领气坏了,本来过冬就难熬,想赚点粮草都不行,就出兵攻打明朝。随着前线败战连连,,明英宗在王振的煽动下,亲征了,让一个宦官主军事,50万的军队就这样玩完了。土木堡之变就这样发生,明英宗也被俘(具体经由我就不多说)。

损失

明朝的精锐部队全军覆没,明朝有最精锐的三大营是朱棣留下的,分别是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这三大营当初可是跟着明太祖打江山过的,后来又是朱棣造反部队的核心,可谓是核心部队,无论是装备,还是士兵素质那可是一流的,就这样全部折在土木堡。


大明重臣死的差不多了,这次亲征明英宗几乎将朝中所有文武大臣都带走,有些可是文宣之治时的老班底,可以说是中流砥柱,就这样全部被杀死了,让大明臣子断层了,青黄不接。

这一次事变直接导致大明从想打谁就打谁变为被动防御了。

于谦临危受命

明军主力已经基本不存在了,京城差不多空虚,所以瓦刺就直接进犯京师,更何况还有个皇帝在手上。明英宗的弟弟也是赶鸭子上阵似的坐上皇位,于谦这人确实人才,不过明代宗确实知人善用。

1.后勤保障做的很好

于谦直接调入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外加敌方倭寇的备倭军,北京防守人数上20万。然后又不断的招兵买马,筹备武器,要知道大部分武器都被明英宗带走了。而守城部队的武器大部分都是于谦派人去土木堡收集回来的。另一方面征兵征人运粮,保证粮草充足。

2.全国人民统一战线

所有人,不管是士兵将领,还是农夫百姓都拼劲保家卫国,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打了5天5夜,瓦刺军被打败,所有吃进去的都吐了出来,外加各地秦王部队即将到达,瓦刺军只好撤离(不撤离就关门打狗了,居庸关可还在明军手里)。

不管如何,主要还是朱棣和文宣之治留下的底子深,要兵有兵,要粮有粮,不然想打赢还真不容易。这一战也耗了很多明朝气运,明朝初期也因此进入了明朝中期,这个转折点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尊重历史,方能以史为鉴,我是历史微旅者,欢迎关注点赞留言,一起讨论学习进步!



历史微旅者


答:虽然明朝在土木之变之后,军事实力受到了一定的损伤,但是,毕竟根基还在那。是不可能一次战役,就能把明朝的精锐全部损毁,保卫战的胜利,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第一,景泰帝的登基


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君主是国家的象征,是国家权力的体现,君主还在,就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各地军民就会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的入侵。于谦在英宗被俘后,在孙太后的支持下拥戴朱祁钰为帝。在那种情况下,这是非常明智的。登上皇帝宝座的朱祁钰,擢升于谦为兵部尚书,统筹此次北京保卫战。这不禁让我想起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在自缢之后,全国群龙无首,一时出现几个政权,致使南明内部不能团结一心,四分五裂,实力大打折扣。但是这次和南明情况完全不一样,君主仍在,民心凝聚,确保了此次保卫战的胜利。


第二,明朝军事实力的根基深厚


我们知道,明朝在永乐年间,明朝军力达到了鼎盛,后又历经仁宣之治,国家繁荣富强。土木堡之变后,军事实力虽然受了很大的损伤,但是仍然能有效抵御瓦剌的进攻。在瓦剌大军到达北京城外之前,8万名杨洪率领的宣抚军撤至京师,明廷又从辽东调回了部分军队,为了加强北京的防卫,凡在训练的兵员,沿海的守军,和运输部队都被派往北京,并且受到严格的训练。并且北直隶,山西,山东和河南的守备军也被动员起来,到北京保卫战之前,京城和附近守军又达到了22万人左右,有效保卫了京师的安全。


第三,明朝从上至下不屈从的精神,

当英宗被俘之后,明朝朝廷一片震惊,虽然朝廷筹措了赎金,但是也先仍然扣留英宗,在这种情况之下,有部分人建议迁都南京,但是遭到于谦的反驳,于谦认为应该把那些主张撤退的人处死,也先打着要让英宗重登宝座的口号,他们首先袭击大同,明英宗被带到城门前,蒙古人向守军说明了他们要把朱祁镇重新扶上皇位的目的,但守城军拒绝了。明英宗本人也告诉守军的密使,让他们不要屈服。

当蒙古部队出现在北京城外时,最初也先还是重申了他们的外交解决方式,但是被拒绝了。随之就展开了一系列战斗,北京保卫战正式开始,仅仅五天后,也先明白了,它没有成功的机会,于是撤军。明朝在皇帝被俘的情况之下,依旧不屈服,顽强抗争,我想这也是北京保卫战获胜的重要原因。


明史小生


其实我到是觉得于谦为什么能守住北京城,到不如从也先的角度来看看。
其实也先没想土木堡能取得胜利,更没想到能抓住明英宗,北京城像一只赤裸羔羊摆在瓦剌人面前,不去取,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如果去取的话,能力上的欠缺是他的硬伤。北方骑射民族的攻城能力不能说是0,但是面对从成祖朱棣就开始经营的北京坚城,就有点不够看了。且也先也没有后世努尔哈赤那样胸怀天下的也心,和重用汉奸的手段,外不能攻,内不能间,面对坚城,甚是乏力呢。久围不下,只好改为谈判收场。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顾然有于谦的能力因素,但更多的是取决于他的对手。你觉得呢?


Adans65


土木堡之变,是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的惨败事变。明英宗平日里对宦官王振言听计从,王振不顾王直等朝臣反对,鼓励英宗朱祁亲自上场硬刚也先。此次出征,由于准备仓促,途中军粮不能按时运达,军心已经不稳。行至土木堡,被瓦剌军队追赶上来,把明军包围,两军开战,明军精锐三大营全军覆没,王振被部下樊忠杀死,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时任户部尚书王佐、时任兵部尚书邝埜、时任刑部尚书丁铉、时任工部尚书王永和与时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邓棨具于土木堡葬生。

此时朝野震动,永乐大帝朱棣那时打的蒙古哭爹喊娘的三大营苦心经营了那么多年,结果一战全部败光,这时的明朝已经可以说没有能和蒙古硬刚的野战部队了,大臣们都主张迁都,这时兵部尚书于谦,挺身而出,明朝虽大,但是无路可退,后面就是北京的老百姓,不能要生灵涂炭,干是死 跑也是死,跟他们干,有时候人越是绝望的时候越能爆发惊人的能量和潜力,这个时候明朝上下,万众一心,整军备战,各路勤王的兵马也在陆续赶来,于谦自己也亲自上场,跟官兵一起杀敌报国,也先军队在北京城下与明军大战,不敌,锐气被搓,再加上蒙古军队当时不具备攻城的器械,被明军击溃,于谦率部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