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一個公案:孔子見南子

《論語·雍也》:“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南子是什麼人呢?南子是春秋時期衛國國君衛靈公的夫人。據史書記載,南子“美而淫”,南子原本是宋國公族之女,出閣前就與宋國美男子公子朝私通作歡,孔子也有所耳聞,有一次他借題發揮說道:“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論語·雍也》)”

歷史上的一個公案:孔子見南子

孔子與南子,一個是聖人,一個是豔婦,原本兩人風馬牛不相及,卻因一段“子見南子”的記載,惹得後世憑空遐想兩千多年。孔子為什麼要見南子?《史記·孔子世家》對此事記載得比較詳細,可以幫助孔子澄清“緋聞”。

一是孔子此前曾在衛國住過十個月,衛靈公當時待他不薄,給他提供了“粟六萬”的供奉,後因受人讒害,他不得不離開衛國。孔子離開衛國後,先後去了匡、蒲等地,悽悽惶惶、四處碰壁,甚至被人拘禁,差點兒丟了性命。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好派從者去給衛大夫甯武子當侍從,才得以返回衛國安身。寄人籬下,就不得不看人臉色。

二是南子有寵於衛靈公,她的話可以決定孔子的去留。衛大夫王孫賈曾對孔子說:“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論語·八佾》)”這裡的“奧”是奧神,暗指高高在上的衛靈公,“灶”則是灶神,暗指能給人帶來實惠的南子。王孫賈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孔子如果想在衛國受到重用、有所發展,就必須主動與深受恩寵的南子搞好關係。

三是孔子客居他邦,按照禮數,理應主動去拜見“寡小君”,否則就是失禮。綜合上述原因,孔子即使一萬個不情願,但是為了自己和弟子們的生計,他也不得不強迫自己放下身架,前往拜見南子。

兩人見面後說了什麼?幹了什麼?各種推斷,極盡想象。

孔子拜見南子的情景,《史記》記載得很生動:夫人在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孔子曰:“吾鄉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

歷史上的一個公案:孔子見南子

孔子見南子

但後人推論,孔子肯定禁不住南子這個風騷女人的誘惑,和她幹了傷風敗俗的苟且之事。二是面對弟子的詰難,孔子情急之中竟然發出“天厭之!天厭之!”的毒誓。發下如此毒誓,說明孔子心虛!

這裡有三個細節:一是孔子“北面稽首”,那麼南子必定是南面而坐,雙方行的是君臣主賓之禮,因此不可能如後人所臆測的那樣亂來;二是南子“自帷中”還禮,隔著帷帳,自然不可能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三是在孔子見南子的整個過程中,書中未對南子的容貌身段作任何描繪,而是巧妙地用了“環佩玉聲璆然”六個字,通過聽覺,極其傳神地表現出南子靈巧、嬌豔的形象,同時也從側面說明,南子在與孔子見面的過程中始終沒有走出帷帳。

“子見南子”是一樁千年積訟,孔子見南子發生了什麼?不得而知,無據可靠。歷代文人對此事津津樂道,讓人不由得產生很多遐想,“子見南子”遂成為史上有名的公案。

按常理推斷,此時孔子對南子雖未產生愛慕之情,但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印象,只是後來衛靈公和南子拉著他一起乘車招搖過市,孔子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於是感嘆道:“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論語·子罕》)”不久他便惆悵離開衛國。

歷史上的一個公案:孔子見南子

孔子離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