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信託換帥仍是故舊 頻繁踩雷風險需警惕

在過去兩年間,該公司已連續在新宏泰、龍力生物、東方金鈺上踩雷,風控管理亟待提升


中海信託換帥仍是故舊 頻繁踩雷風險需警惕



《投資時報》記者 金麗

當一隻私募產品的淨值跌到只剩8分錢,想不引發市場圍觀也不容易。

11月30日,中海信託“浦江之星177號”的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披露淨值信息顯示,該產品單位淨值為0.0848元,而成立四年來虧損已達91.52%。

同時,市場注意到,中海信託近兩年來曾連續踩雷。據《投資時報》記者初步統計,包括新宏泰(603016.SH)、龍力生物(002604.SH)、東方園林(002310.SH)、東方金鈺(600086.SH)等,一度都是前者涉獵的標的。

面對種種尷尬,中海信託高管隊伍再次進行調整。

近期,上海銀保監局及中海信託官網先後發佈中海信託董事長、總裁人員變動情況。上海銀保監局籌備組核准黃曉峰中海信託董事長,張德榮中海信託董事、總裁的任職資格。值得注意到是,其前董事長溫冬芬任職尚不滿兩年。

有業內人士猜測,鑑於中海信託近年來的實際情況,新班底未來將加強風控管理。不過,“黃張配”首先需直面業績的挑戰。伴隨風險上升,該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出現下滑,2017年分別較前一年同比下降16.41%和32.44%。事實上,中海信託2017年的信託資產規模仍保持上升,但其信託項目收入和盈利卻一律走背。

高管變動

12月5日,上海銀保監局網站和中海信託官網雙雙發佈《中海信託關於董事長、總裁職務的變更公告》,公告稱,上海銀保監局籌備組核准黃曉峰中海信託董事長,張德榮中海信託董事、總裁的任職資格。

此前,中海信託董事長、總裁分別為溫冬芬、黃曉峰,而張德榮則為公司副總裁兼合規總監。

據悉,溫冬芬於2017年1月份才履新中海信託董事長、總裁,且本人也尚未到退休年齡。

資料顯示,溫冬芬2001年12月份起任石化集團財務計劃部副主任;2008年5月任石化集團財務部副主任;2009年3月起任石化集團財務部主任;2012年5月起兼任中石化盛駿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2012年8月起任石油工程公司董事。2016年8月3日,經國務院國資委黨委研究決定,溫冬芬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會計師、黨組成員。

關於溫冬芬的去向,目前尚無官方消息。

儘管同樣出身石油系統,但黃曉峰則是中海系“老人”。公開資料顯示,黃曉峰於1993年加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2003年4月起任中海油資金融資部副總監;2004年10月起任中海油資金融資部代理總監;2005年4月起任中海油資金融資部總經理;2011年12月起任中海石油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2015年7月起任中海信託黨委書記;2016年3月起擔任中海信託總裁一職。

張德榮雖未長期任職中海系,但與後者也有淵源,其2007年12月至2011年2月曾任中海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2013年7月其正式加盟中海信託,任任中海信託副總裁;2016年8月起兼任中海信託合規總監。在加盟中海信託之前在大業信託任職副總經理兼首席風控官。

也就是說,對於中海信託黃張二人雖是履新卻仍是故舊。

中海信託此次高管調整,業內人士認為或有利於該公司將風控管理提到更高地位。

連續踩雷

過去兩年來,中海信託踩過幾個“大雷”。《投資時報》記者初步統計,主要涉及新宏泰、龍力生物、東方金鈺等。

根據新宏泰2017年三季報顯示,中海信託旗下中海浦江之星322號集合資金信託於當季新進,按三季度加權平均股價為42.59元,位列第八大流通股東,新宏泰彼時曾曝出併購重組計劃,但該計劃不幸在四季度被否,此後公司股價進入跌途,中間一度最低觸及13.4元/股,截至12月18日,股價仍在17.4元上下徘徊,下跌幅度近60%。

針對龍力生物中海信託設立的“中海匯譽2016-93龍力生物流動資金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也發生踩雷。2017年底龍力生物公告顯示,中海信託該信託貸款計劃第一期到期的1.4億信託計劃未能如期兌付.

2018年,昔日翡翠第一股東方金鈺爆出債務危機。截至2018年10月29日,東方金鈺及子公司到期未清償的債務本金共計21.88億元,並套牢一大批銀行、信託、證券,其中中海信託一項信託計劃正在其中。儘管通常來說,信託計劃對外都會聲稱有足值擔保抵押物等,但業內人士表示,箇中處理的程序漫長不說,在未實際兌付前對公司的聲譽負面影響毋庸置疑。

當資本市場劇烈動盪之際,“黑天鵝”的出現比例自然大幅上升,不過中海信託“浦江之星177號”的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淨值表現仍令市場意外。截至2018年11月30日,該私募產品的單位淨值僅為0.0848元,成立以來虧損達91.52%。據瞭解,該產品已經成立四年,期間淨值最高時候摸到過1.8716元。

盈利下滑

在經過充分享受監管紅利和通道紅利後,嚴監管讓曾經快速奔跑的信託行業放緩步伐,信託業務收入增速也持續下行。今年前三季度信託業務收入增速降至3.1%,較中報的15.2%進一步下滑。截至12月21日,兩家上市信託公司安信信託(600816.SH)及陝國投A(000563.SZ)的股價分別較52周高點下挫55.1%及40.5%。

而並未登陸A股市場的中海信託,也陷入收入和淨利潤齊齊折翼的局面。

年報數據顯示,中海信託2017年營業收入11.56億元,相比2016年的13.83億元下滑16.41%;2017年淨利潤7.86億元,相比2016年的10.41億元下滑32.44%。

其信託項目利潤也同步出現下滑,2017年,中海信託信託項目營業收入下滑4.38%;扣除資產損失後的信託利潤下滑4.58%。

有意味的是,該公司信託資產規模2017年末並未下滑。數據顯示,該公司信託資產2017年總計為4186.63億元,較2016年增加733.2億元,增幅達21.23%。規模增加,收益下滑,意味著中海信託風險在增加。業內人士預計,由於缺乏信託公司季度數據,目前尚不知曉2018年中海信託資產規模情況,但根據信託業協會公佈的行業季度情況,預計中海信託跟隨行業形勢規模收縮的概率較大。

國泰君安(601211.SH)分析指出,雖然信託業協會尚未披露三季度行業數據,從社融中信託貸款存量數據變化趨勢可以看出,三季度信託行業規模將延續下降趨勢。“今年三季度社融中信託貸款存量餘額為8.08萬億元,同比下降0.2%,較二季度的10.1%繼續環比下滑,三季度的規模環比下降3.3%,預計三季度信託行業管理規模延續下降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