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亞軍作品:落葉思語

苟亞軍作品:落葉思語

【作者簡介】苟亞軍,甘肅通渭人。七十年代出生之人自幼受祖父的影響喜愛文學,喜愛寫作,有數十篇作品散見於各類報刊。現在蘭州市一家企業就職。

苟亞軍作品:落葉思語

“寒鴉驚葉落,飄零似客心”,提及落葉,難免傷懷,昔日榮耀枝頭,今朝卻落得個孤苦零丁,對於誰都是一種近乎被遺棄的寂寥。其實,落葉飄向冥冥的世界,歸於沉寂的過程,雖然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挽回一片葉子讓他重回枝頭、新綠如初,但這種流逝就是一段自然的法則,他最後融入泥土,化作淤肥,滋養一個新的生命,這是他自身的延續和超越。“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枝”,葉落的過程是悲壯的,但落葉的結局卻昇華為美麗的永恆。

城市中落葉是遭人嫌棄的。每每一場寒流來襲,大街小巷,主次幹道,都被落葉覆蓋,枯枝爛葉,雜亂無序。環衛工人不得不連夜出動清理,看著他們在凜冽中揮汗如雨,將滿地的狼藉掃堆、裝車,運向城外或埋、或焚,我的心中不免升起些許惋惜:“這要是在鄉下……‘’

苟亞軍作品:落葉思語

在鄉下,這正是人們掠取和積攢溫暖的時節。此時此刻,年逾古稀的老母親,或許正佝僂著身軀,在我們的村頭、在河彎邊,一邊“吭哧吭哧”地喘著粗氣,一邊將滿地的落葉掃成一堆一堆,然後一揹簍一揹簍顫顫巍巍地運到我們家場角的“添炕棚”裡,樹葉堆積得如同小山一般。老人家嘴裡常唸叨著:“今年我要多掃些樹葉,多攢些‘填炕’,把炕填得熱熱地等娃們來過年。”對兒女的思念溢於言表。在我的記憶裡,整個童年也是與飢餓、與溫暖抗爭的季節。每到落葉飄飄的時節,“掃樹葉”就成我們孩子們的首要任務,一幫破衣襤衫的孩子常常為了一堆落葉撕打得頭破血流。————落葉,維繫著一家人一個冬天的溫暖;落葉,抗拒著窮人對嚴寒的畏懼;落葉,寄託著我們對幸福的希冀。

其實,與落葉的情結由來已久。一本《清波小說選》時常伴在枕旁,翻開這本裝幀簡樸、紙張泛黃的書籍,一篇題為《落葉》的文章讀來感人至深。這是清波————我的爺爺解放前寫的作品,他將鄉下人為生計而收集落葉過冬的忙碌生活描寫得繪聲繪色:“他們要拿落葉兌換溫暖,填補沒有棉花的缺口。”;“落葉,詩人的題材,窮人的生命。”讀罷此句,當年《甘肅日報》高級記者、著名詩詞家梁軍先生吟詩讚曰:

秋風瑟瑟樹蕭蕭,拔動閒情訴寂寥。

最是寒門知冷暖,詩材慣做炕材燒。

苟亞軍作品:落葉思語

人生如葉,葉如人生。爺爺的一生宛若樹葉一枚。他是我省文學期刊《飛天》前身《甘省文藝》的創始人之一,在三尺寫字檯前編稿組稿嘔心瀝血一輩子,甘做綠葉,陪襯著花的爛漫,直至腦溢血突發。病中的爺爺恰似晚秋枝頭顫動的樹葉……月缺月圓,花開又花殘,生老病逝,自然的法則我們無力改變,只能靜靜地、靜靜守望著這片葉子慢慢乾枯萎縮,凋零飄散。苦海無邊,泅渡不了彼岸;弱水三千,誰能了斷對親人的思念;奈何橋畔,爺爺,你可曾收到為你送來的寒衣幾件?煙

雨濛濛,生死茫茫兩重天;緣聚緣散,冥冥兩界,相隔萬水千山。仰望蒼穹,天空一片灰暗;凝眸葉落,空有一聲喟嘆。

一葉知秋,流光發給我們添衣加褲的信息一段;葉落歸根,歲月侵蝕不掉的千古恆理箴言。葉不戀枝隨風去,道似無情卻歸根,從春來綻放新顏,到夏日蔭翳蔽天,到秋時枯黃落散,再到冬季歸根修煉,為的只是能夠將來為薪、為肥,“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誓言。孕育、綻放到殞落,葉子一生的縮影,人生一世的寫照。

“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泰戈爾的詩句,也是九泉之下爺爺生前的座右銘言。向落葉致敬,向落葉問安!

苟亞軍作品:落葉思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