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说二战苏联没人帮就打不赢德国?苏联真的没能力单挑德国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作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硝烟散去70多年的二战仍然是经久不衰的话题,而作为二战中规模最大和最惨烈的战场,苏德战场一直是二战的重头戏,苏联和德国也是二战中无可争议的主角!

从1941年6月22日德国闪击苏联,到1945年4月30日苏联攻陷柏林,苏德双方完成了战争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反转。很多人说苏联的成功,得益于美英等西方盟军的援助,凭借苏联的能力,根本难以单挑德国。

此说法有一点道理,但是静夜史认为:

盟军对苏联的援助应该分两个阶段来看,即前期雪中送炭,后期锦上添花。

为什么这么说呢?

1、前期,苏联一败涂地

苏德战争前期,苏联用一个字概况,那就是“惨”!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及仆从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军队共550万人突破苏德边境,闪击苏联。苏联军队猝不及防,开战初期一片混乱。

不到4个月,苏联损失军队超过300万,其中超过70万人被俘,飞机损失了96%,火炮坦克等损失不计其数。到莫斯科会战前夕,苏联损失国土面积超过150万平方公里,人口损失超过苏联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对于这个人数过亿,国土面积过200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来说,看起来形势并没有那么糟糕,但是对于斯大林而言,此时的苏联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时刻!这是因为:

首先,苏德战争前,苏联进行了残酷的大清洗,大量优秀的将领被清洗,后继的将领素质堪忧。很多团级指挥官甚至只有初中学历,这样的军队,在现代面前,被虐是一定的!

其次,一直以来苏联都将重工业等基础工业布置在西部的东欧平原上。为了增加战略纵深,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协定》,随后在9月17日出兵波兰东部,和德国瓜分波兰,与德国成为邻国。

瓜分波兰是希特勒的阴谋,目的是为了让苏联将军事力量等布置在边境,也就是闪击战的射程之内,一旦开战立刻就可以消灭。事实上苏联也正是如此,苏德媾和前,苏联在国土西部修建了“斯大林防线”。瓜分波兰后,斯大林在西部修建了巴普洛夫防线,由于斯大林防线作用降低,苏联竟拆了很多斯大林防线材料构筑巴普洛夫防线,结果就是在德国的闪击下,两个防线都掉了链子。

由于工业基础都在西部,所以丢掉这里,就意味着几乎要了苏联的命!西伯利亚面积是大,但是几乎都是地广人稀的冰原,这样的地方就是打游击战都费劲。

最后,因为连续的失败,苏军士气低落,特别是大批苏军投降,境内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乌克兰已经掀起了规模宏大的反抗苏联运动。

在这样的条件下,西方盟国的支持绝对是雪中送炭。莫斯科战役前,苏联主要接受的援助来自英国,德军在列宁格勒前线看到大量的英制坦克。而莫斯科战役胜利后,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对苏联进行大量援助,包括:

炸药:132237吨,

钢材:2589766吨,

铝:26110吨,

石油:2622357吨,

化学品:631017吨,等等

另外还有:

鱼雷艇:200艘,

小型猎潜艇:60艘,

AM扫雷舰和UMS扫雷艇美:77艘,

登陆舰:43艘,

“塔科马”级护卫舰:28艘,

雷达:1196部,

声呐:329部,

卡车和吉普车:420000辆,

拖拉机:8700多辆,

机车:1981辆,

机床:350000台,

防空火炮8218门,

反坦克炮5800门,

枪弹:4.7亿多发等等。

这些物资在惨烈的苏德战争可能还不够一场大型会战的需要,但是它带来的政治意义是重大的,最关键的是,它在苏联即将亡国时及时赶到,是苏联能够坚持下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后期,苏联转入反攻

很多人说,没有美英的军援,苏联必然亡国。这种论调在二战后一度非常流行,但是有失偏颇。

因为美国的援助,固然帮助苏联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刻,但是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苏联没有撑过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苏联就一定会亡国吗?

未必!

因为对于苏德双方而言,苏德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果,那就是德国必败,苏联必胜!为什么这么说呢?静夜史认为双方面对的内外因素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德国一方:日耳曼战车不能停止。

德国法西斯自1929年经济危机后上台,带着解决经济危机的使命,德国选择了发动战争。依靠战争带来的巨大收益,特别是通过掠夺大量的资源和市场,德国经济形势一度好转。但是,收获越大,资本家的胃口就越大,为了满足这个需求,德国就需要不断将战争规模扩大。打下西欧后打苏联,称霸欧洲后占领全世界!

由于将德国的发展全部寄托在战争身上,且法西斯需要通过战争凝聚人心,获得执政权,因此德国全国陷入狂热,即使战败了也要打!

打下苏联不是不可能,但是如果打下苏联西部地区,斯大林坚持不投降,或者苏联国内出现动荡,推翻斯大林,那么新兴的政权也不投降,那德国就只能不断打下去。打到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甚至到达勘察加。

而西伯利亚地区地广人稀,征服这里不仅不会带来海量收益,还将因为得不偿失彻底拖垮德国法西斯!

而一旦德国因为战线拉长导致后勤捉襟见肘,等待德国的就只有失败!换句话说,苏联广袤的国土,就是拖,也把德国拖死了!

苏联一方:投降意味着彻底的失败,所以苏联会顽抗到底

苏联在苏德战争前期,超过70万人被俘,开战初期可谓一溃千里,极其狼狈。但是斯大林坚决不投降,坚守莫斯科直到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到来!
之所以如此决绝,除了斯大林本身的坚强意志之外,更重要的是此时的苏联已经无路可退。

一方面,莫斯科身后就是大平原,如果这里守不住,整个欧洲部分将会被希特勒占据,这对于苏联而言绝对是巨大灾难;

另一方面,依靠独裁手段统治苏联的斯大林,已经形成了了个人崇拜的氛围,一旦失败,意味着光环的失去,也就意味着斯大林的彻底失败,那么不仅斯大林不仅可能被失踪,更有可能导致苏联不可挽回的失败!

所以苏联坚决抵抗,终于稳住了阵脚,开始部署反击。

日本一方:日本队友心不在焉

相比于德国的玩命,队友日本显得心不在焉,这是因为日本已经决定南下挑战美国了。

相比于日本而言,和德国夹击苏联固然容易取胜,但是紧缺的石油远在千里之外的中亚里海地区,对于海洋强国日本而言这绝对划不来,而且势必要和德国发生冲突,相比之下南洋的油田更有吸引力。

所以日本在苏德鏖战时,偷袭了珍珠港。

因为日本下了南下的决心,所以苏联远东地区的威胁骤然减小,加上《苏日中立条约》的纸面文章,苏联得以抽调大量远东军队加入西线战场,保证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所以,西方的援助帮助苏联挺过了最危险的时期,但是却不是苏联取胜的根本因素!决定苏联打赢这场战场的,还是苏联自己!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这个苏联单挑德国,是不是指苏联对抗已经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大陆的德国?已经集结了整个欧洲战争资源的德国?那我们就拿这个庞大的德国来假设一下吧。

当然,我们要明白,希特勒也是占领了这么多国家才有胆子进攻苏联,一次次的胜利会让他最终铤而走险。

如果没有美国等国的物资支持,那苏联大不了把节奏放慢一些,因为苏联的体制很适合在战争时期的运转,集中一切资源为战争所用,因为有西方的支持,坦克飞机大炮源源不断地从美国运来,弥补了苏联生产的不足,所以苏联红军在那几年大举反攻,不惜一切代价的反攻,猛打猛冲,连给德国人喘气的机会有没有。

如果没有这些援助,那苏联依然可以在后方生产飞机大炮坦克等等,只是速度会慢下来很多,那就搞积极防御,苏联也不会再制定那么多超出自身能力的战役目标计划,也不会像1942.1943年那样频繁发起大规模的伤亡惨重的反击战,苏联只要守着庞大的战略纵深,后方的生产力源源不断地生产,德国人也只能在干瞪眼中被拖死。

对于苏联来说,没有其他国家的帮忙,那就打持久战,和中国打日本鬼子一样,斯大林到后方搞个陪都,指挥全国抗战,德国再牛,毕竟体量就那么多,它的闪电战、立体打击、大兵团进攻等战术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

只要拖上个若干年,德国就能被拖死,而苏军也将会一步一步地推进到巴黎,因为它有足够的人力和资源,德国没有。

其实,德国人如果没有意大利和日本这2个猪队友,兴许二战时候的境况会好很多,这样,德国就不至于在巴尔干和北非分出大量军队去帮意大利,也不会给美国找到对德国开战的理由,至少,这样希特勒能嘚瑟个好多年,虽然最后还是完蛋,当然,这些都是假设罢了。


云中史记


可以说苏联没有美国的援助,根本无法战胜德国。没有美国粮食,苏联人早就饿死了。二战美国不知支援多少粮食和军用物资,飞机,坦克,大炮不知其数。是美国养肥了苏联。战后苏联不思报思,反以美国人为敌,这就是俄罗斯人的本性。想必美国人也为此事后悔。


踏浪167047372


首先得弄明白什么是“单挑”。


按有些人的意思,好像只要苏联没人帮,苏德两国就是“单挑”了,是吗?

好,那请问,德国带着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西班牙、维希法国一块上去围殴苏联,是单挑吗?

亲德的土耳其、伊朗在南方牵制苏军,德国的盟友日本在远东牵制苏军,这是单挑吗?

看看1941年12月苏联最危机的时候有多少兵员和装备驻扎在远东和南部。苏联远东军从41年底到45年兵员就没有低于过100万。

再看看德国从他的盟国那里拿到了多少东西。(仅以1942年为例)


再看看从中立国那里拿了多少东西。

看看这可怕的占比。苏联从美英那儿拿了哪些东西像德国这样占比如此巨大?

关于苏联接收的美英援助,我之前写过一个回答,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在我主页上找一下,我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一个理智的德棍是一定不会说出“要是我德国单挑xx如何如何”的话的,因为他明白,要是真“单挑”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真单挑,就是苏联把自己的外援扔了,德国把德国的外援扔了,这叫单挑。

结果倒好,带着七八个盟国上去群殴,中东和远东的伙伴帮忙牵制着上百万苏军,从匈牙利拿铝,从芬兰拿铜,从瑞典拿铁,从罗马尼亚拿油,从西班牙、葡萄牙、瑞士拿工业设备和武器弹药,能拿的都拿一圈了。然后冲着对面喊:苏联,你快把美援放下,这样我们就是单挑啦!

不要脸……


七班的历史课代表


很多人觉得,战争初期苏军一触即溃,就觉得苏联实力不足,打不过德国。事实上,这是严重错误的,苏联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到时间。



德军二战中引以为傲的就是闪电战,装甲兵快速度突进,三个星期苏联就退了500多公里。很多人认为,这苏联不行。很多人都看到英美对苏联进行军事援助,就觉得没了这些援助,苏联就打不过德国。

美国给苏联送去了炸药、钢铁、铝等必需品,但绝大多数援助都是莫斯科保卫战结束后才到的。苏联岌岌可危的时候,英美送来了援助。看起来救了苏联,实际上,没了这些物资,苏联顶多也就让德国人再突进一些。



苏联雄厚的实力

很多人都只看到苏联拿到了援助、冬天冻傻了德军,觉得苏联的胜利,都是运气。实际上,苏联的实力是十分雄厚的。战争初期的节节败退,是因为没有准备好等其他原因。等苏联败退一段时间后,缓过神来了,就开始反攻了。


苏联的工业水平在当时也是十分强大的,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之后,军工已经很先进了。1940年,苏联坦克年产量是2000辆,飞机年产量5000架,苏军也配备了2万多坦克,1万4千架飞机。即便战争初期苏军空军被严重打击,苏联工业被摧毁一部分,但是苏联扔能每年拿出来1200辆坦克和1800架飞机。

德国攻占法国后,虽说赢得了更多的工业水平,但是依旧无法与苏联相比。苏联在二战中仅仅T34坦克就出产了65000辆,而德军的虎式只生产了1800辆,德军所有坦克加一起也就3万辆。这水平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德国飞机年产量,最多两万架,美国一年能生产10万架,而苏联的生产量也超过了四万架。1944年,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几乎全军覆没,就是倒在苏联的钢铁洪流中了,坦克多,飞机更多,投入战斗的飞机达到了7000架,德军只有几十架。


这种生产速度和能力,就不是援助不援助的问题了。援助那点东西也就解解渴,还是苏联自身实力雄厚。苏联不光工业强大,苏联的战争动员能力同样出众,别的没有,有人,随随便便上百万人的队伍就拉出来了,拉出来就上战场。

再说单挑的这个问题,苏联的确就是单挑德军,而德军却实实在在的领了一大帮小弟一起进攻苏联,带着一堆仆从国家。

战线过长

德国为什么带着一堆伪军打仗?原因就是人不够了。在占领区招兵买马,从本土调集部队根本来不及。德军的闪电战突进速度是快,但是,闪电战结束之后发现个问题,后勤什么的都在后面呢,根本跟不上来。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最后连个飞机都没有了。

二战后期,即便盟军不在诺曼底登陆,即便德军将主力部署在东线,苏联同样可以击败德军,靠的就是自身的实力。


御史三大人


战后,德国军事历史作家卡雷尔(东线权威之一)曾经有过这样的评论,纵观壮观激烈东线,分析德军在42、43年失败主要战役的过程,可以清晰的看到,造成最终失败胜负天平倾斜的往往是缺少最后一股力量,有时一个营、有时一个师、有时几个师,他把这种情况归结为缺少最后一个“营”。但就是缺少这最后一个营,导致战役整体失败并造成严重后果。

个人认为,正是美英的牵制,使德军经常缺乏这最后一个“营”。(个人观点,望指正)


探测卫星A


没有外援苏联打不赢德国,这个论调是拾人牙慧,二战后西方有些舆论就是这样认为的。西方有的媒体并不了解苏联而信口开河,更多的是出于反苏反G的需要,极力贬损苏联卫国战争的历史意义。

当然盟国的军援功不可没,这一点不容否认,冷战期间,苏联阵营只字不提西方的援助,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盟国的援助使苏军的通讯,运输等方面得到了质的提升,使苏军在后来的大反攻和横扫东欧时,表现出强悍的战力较高的机动性。

那么没有西方的援助,苏联是否能战胜纳粹?回答是肯定的。苏联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赢得战争,只是要延缓战争进程,要付出更多的牺牲。苏联之所以凭一己之力赢得胜利,主要还是它的综合国力,尤其是具有完备的军工体系。到1940年,接近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苏联,已经是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的工业强国了。1941年德国的成功突袭,只是占领了苏联部分国土,却没有摧毁其大国重器之源-军工联合体;在莫斯科遥远的东方,俄国乌拉尔成为战时军工生产基地,试想一下,当一个国家能够源源不断的生产出飞机大炮坦克,不正是一个民族图存救亡的利器孵化器吗?

而西方的援助,更使苏联如虎添翼,俄国人向柏林挺进的步伐更快了。


掌上三言两语


本来就是斗兽场的玩法,所以辩论也不太可能说出结果。从国土面积和资源角度,说德国和苏联单打独头能赢的,是默认德国可以好整以暇地整理中欧西欧被占领土,并从中攫取维持战争所需的资源…但不是说好单挑么?如果德国可以攫取整个欧洲的资源,那么就应该允许苏联接收美国和英国的有限援助。说白了如果没有日本的牵制,苏联早早将东部的兵力向欧洲战线调动,德国人会承受更为巨大的压力。这也就是为什么佐尔格的重要性如此之大。

当然,苏联的军事工业体系也有自己的巨大问题,甚至可以说苏联在战前建立的工业体系有些致命弱点,例如汽车。如果没有美方提供足够的车辆和油料,苏联很难在1943年后建立起足以横扫欧洲的后勤保障体系,这跟苏联国内作战中主要依赖铁路的情况不同。当年第聂伯河战役前,苏联就发现后勤保障体系调动不灵,各种装备被堵在运输途中。如果没有美援卡车,估计苏联人的机械化突击速度和后劲会大打折扣。

当然德国人即便有欧宝这些企业,但面对苏联糟糕甚至恶劣的基础建设水平,让德国人极为郁闷。例如很多德国武器压根没有考虑畜力挽拽机动的问题,但等到苏联之后,德国才发现前车是如此必要,只能把一战时期的老设计翻出来修修改改。当然这个因素也就是苏联人为啥总想用拖拉机作为牵引车辆的原因,卡车自己都陷在坑里出不来,谁拉谁呢?


强武堂


二战中的德国确实厉害,但是还没厉害到可以吃下整个苏联,苏联的国土纵深决定了这场战争是持久的,而一旦持久作战,那么战争的天平就会向苏联倾斜。事实上美英牵制的德军非常少,因为毕竟隔了条海峡,谁打谁都是不容易的。德国突袭苏联时,正是从西线调集了不少部队。


而说美国援助帮助苏联打赢了这场战争的人,显然是没有好好去看一看二战史,因为在1943之后,美国援助才真正畅通无阻的运输到苏联。1943年之前,德军的狼群正让美国的运输舰心惊胆颤,欧洲的天空也布满了德军的BF109。可以说能够运输到苏联的物资非常少,而且主要是一些罐头罢了。

事实上在二战结束之后,欧洲国家不否认德国是苏联战胜的,这也导致了德国的投降仪式举行了两次,一次是向盟军投降,一次是向苏联投降。而且划分战后占领区的时候,美英也是不得不考虑苏联的利益,并且还默许了苏联装甲部队部署在东德。



德军确实在二战初期势如破竹,如同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日本一般,然而这两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实在是不如美苏等强国。综合国力不仅仅是体现在科技上,还包括国土、人口、整体工业水平。德国二战初期可以取得一定优势,那是因为战术上的突出,以及对手疏于防范。


小司马迁论史


持这一观点的人想必是将英美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给苏联的物资援助的作用妖魔化了。诚然,整个战争期间根据《租借法案》美国向苏联提供的战争物资的总量的确十分庞大,但我们看待这一问题时不能只看援助的物资总量而忽略了每年的运量,如果这样看待问题只会让迷雾蒙蔽双眼。

事实上,美英根据《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大量物资是到43年下半年才趋于正常化的(这也是库尔斯克会战德国输给苏联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之前由于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41年12月28日至42年4月1日,美国向苏联提供的物资援助曾一度趋于停滞状态,直到42年4月才开始才慢慢恢复,并在43年下半年趋于正常化,这是因为美英援助进入苏联主要通过三条线路:

1.北冰洋到摩尔曼斯克海上运输线;

2.经伊朗进入苏联的陆上运输线;

3.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亚的海上和空中运输线(这条线的运量其实是最大的,但西伯利亚的十几座机场直到43年6月才全部完成修建并投入使用)。

上述表格数据来源于1952年出版的两卷《苏联国民经济》(普罗科波维奇教授著

经伊朗进入苏联的运输车队

因此肥鹅认为在41—42年战争的最艰难时期,苏联军民是靠自己扛下来的。接下来的一组实际数据可以论证我的观点:

1941年6月至1945年5月,英国共计向苏联提供了包括食品和药品在内的400万吨军用物资。 其中武器金额达3.08亿英镑(不包括海军用武器装备),食品和原材料金额达1.2亿英镑。 根据1942年6月27日的英苏协议,整个战争期间英国向苏联提供的军事援助完全是免费的。英国承诺向苏联提供800架飞机和1000辆坦克,但实际上苏联人只收到了669架飞机和487辆坦克。

1941年10月至1942年6月30日苏联从美国获得的物资:美国人共发货545架飞机和783辆坦克,比承诺的数量少3倍。这一时间段苏联人获得的卡车数量为16502辆,比计划少5倍。

由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41—42年中旬,美英向苏联提供的军用物资数量即便一次性全部投入战争对于东线那种动则数十万大军鏖战的惨烈战斗而言,犹如杯水车薪。

因此问题中说到的苏联没人帮就打不赢德国,苏联没能力单挑德国,这样的观点其实是偏激的,更何况德国也不是在单挑苏联,而是整合了整个欧洲大陆的资源来跟苏联血拼(尽管由于德国对占领区的高压政策导致资源利用率极为低下),这样就不能对苏联接收美英援助说三道四了,不然就成双标狗了。

诚然美援的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肥鹅看来,这并不是苏联最终赢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而美英给苏联物资也是为了避免苏德媾和,而使自己处于被动。援引赫鲁晓夫回忆录里的话:“美援对苏联打赢战争重要吗?——这是拿肉罐头买我们的人命,但我们别无选择,因为美援很关键。”

外部因素永远都只能起到促进和催化作用,关键还是内在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