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韧训练 李小龙截拳道日常训练方法

柔韧训练 李小龙截拳道日常训练方法

柔韧训练

柔韧是指运动时各关节活动幅度和胯关节的肌肉、结缔组织的伸展能力。截拳道对柔钮素质要求较高。柔初素质是掌握和完成基本技术,提高搏击能力的重要条件。柔韧性的好坏,可直接影响技术的实施。柔韧性较好的拳手在搏击时很少引起对抗性的肌肉紧张。使动作协调灵敏、准确流畅,这样就可大大提高攻击速度和攻击劲力。一个身体动作僵硬的人想具备高超技艺是很难的。

影响柔韧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因素有:

与肌肉、韧带组织的弹性、关节的骨结构有关。一般女子的柔韧性普遍比男子好,少年比成人肌肉弹性好。柔軔素 质的“敏感期”在5~12岁,在此年龄段发展柔韧性会取得事 半功倍的效果。

时间和温度对柔韧性有影响。一般中午要比早晨的柔韧性好些。外部环境温度较高时柔靭性就好些,温度较低时柔 韧性就差。因而训练之前的热身运动很有必要。

疲劳程度对柔韧性有影响。在身体疲劳的情况下柔韧性下降。进行调整,柔韧性会有所恢复。

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兴备性及心理状态对柔軔性有影响。柔韧性的大小不仅取决于骨骼结构、关节周围组织体积的 大小、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和肌肉的伸展性,而且也取决于 神经系统对肌肉放松的调节,神经系统和肌肉兴奋性的提髙, 可增强肌肉和关节的弹性和伸展性。如在搏击时情绪高涨、无 所畏惧,柔韧性也会增加。反之心理紧张也影响柔韧性,将导 致肌肉发僵,以致动作变得呆滞、笨拙。

发展柔韧素质主要有两种方法:主动练习和被动练习。在两种练习法中又包含动力性练习和静力性练习。

静力拉伸法,是通过缓慢动作将肌肉组织拉开,增加肢体的活动范围。

动力拉伸法,是有节奏地快速重复同一个动作的拉伸练习,每个练习重复次数,每次练习的量及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发展柔韧素质经常采用的丰段如下:

颈关节的柔韧

可参考“李小龙颈部肌肉训练法”活动功部分。

手腕部的柔初性训练

采用合气道手腕强化锻炼的方法——将双手置于胸前,左手抓紧右手掌背,用力压;右手背则不断运劲向上推压。左、右手互换练习。此法在李小龙空闲时“额外”训练。

握拳扭腕练习——握拳放开拳同时一面不停地扭动,强化指掌之劲和灵活,对臂肌强化亦有很大帮助。

肩部柔韧性训练

振肩——两脚自然开立,手臂高抬,向后振臂。

压肩——双手握肋木或置一定高度的物体上。有弹性地向 下压,注意两手距离不要宽于肩。要由轻到重,逐渐加力。摇肩——两脚分开站立,两臂依次以肩为圆心摇转。 后拉肩一?背对肋木站立,两臂上举,两手握肋木,挺胸向前拉。

腰部柔韧训练

转体——以两脚站立,做左右转体练习。

前俯腰——并步直立,双掌手指互相交叉,两手尽量贴地。两腿挺膝伸直,或抱住两脚跟逐渐以胸部紧贴腿部。

甩腰——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上举。然后以腰、髋关节为轴,上体做前后屈的甩腰动作,手臂随着甩动,两腿直伸。

桥——两手直臂向后触地,抬头,挺腰,腰部呈反弓型。

可由训练伙伴托腰保护。

涮腰——两脚开立,略宽于肩。两手上举。以髋关节为轴,前俯腰,两臂随之向左前下方伸出。然后向前、向右、向后、向左翻转绕环,做涮腰动作。

腿部柔韧性训练

正压腿一一将一腿放在与腰同高的肋木或物体上,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两手向下扶按膝关节另一侧腿伸直。

两腿伸直,压腰、收髋,以额头碰脚尖,训练时,左右腿互换练习。

侧压腿——身体侧对肋木或类似物体,将脚放于其上,支撑脚尖稍外撇,上体和头保持正直。然后身体有节奏的向腿部振压。

后压腿——身体背对肋木或类似物体,两手叉腰,一腿放在肋木上,腰部尽量挺直,胸部挺起,上体后屈并做压振动作。

坐姿压胯——身体坐于地上,两腿弯曲内收,脚掌相对, 双手心向下扶按膝关节,向下振压。

滑轮吊腿——用绳子打套栓于脚上,拉绳子的另一端,直到腿部韧带可以承受而又不致滅伤的最大限度。训练时双腿尽量伸直。

竖劈叉——两手左右扶地、两腿前后分开成直线,前腿后侧着地,后腿前侧着地,然后向前脚方向振压上体,尽可能使上体贴于前腿。

横劈叉——两手在体前扶地,两腿左右分开成直线,脚内侧着地,头部和上体保持正直向下振压。

正踢腿一-左腿前上步后支撑身体,挺胸直腰,右脚尖勾起向前额猛踢。腿踢过腰髙后要加速,要有寸劲,踢完下落时着地要轻,落于体前,再踢左脚如此反复。

侧踢腿——左腿向前上步,身体右侧向前,挺胸直腰,右脚尖勾起从体侧向头上猛踢,右腿落在体前,然后上右步,向右转180°,挺胸直腰,左脚尖勾起从体侧向头上猛踢。

里合腿——左脚向左前方上半步,挺胸直腰,右脚尖勾起里扣前向右上方踢起经前面向左侧上方直腿大幅度摆动,落于左脚外侧。左右腿互换练习。

外摆腿——左脚向左前方上半步,右脚尖勾起向左侧上方 踢起,经面前向右侧上方直腿大幅度摆动,落于左脚旁。两腿互换练习。

足、踝部柔韧训练

转踩——左脚支撑、右脚跟抬起脚尖点地旋转踝关节。左右互换练习。

压踝——跪在地板上,脚背贴于地板,上体后仰。

扳脚——坐在地板上,两脚伸直,用手将两脚往回扳,尽量使脚尖屈至最大限度。

注意事项:

根据截拳道的运动特点,要重视腿部柔靭的训练,但发展柔韧素质必须注意全面性。虽然截拳道要求习者要有较高 的柔韧性,但练习时防止超过解剖学限度,否则容易使关节和籾带受伤或变形。

把发展素质与掌握技术、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

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逐步加大幅度。但不可为追求高效而急于求成或蛮干,以免拉伤肌肉、韧带。

柔韧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适应和逐步提高的较长时间的过程。既不能“立竿见影”,也不能一劳永逸。柔韧性训练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柔韧素质发展容易,消退也容易,因此柔钿训练要经常。

柔韧素质训练可安排在课的热身运动时进行,或基本部分结束阶段或课后进行,另外,放在其他练习之间的休息、间歇时,特别是力量训练和速度训练之间的休息时进行,都可 以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注意训练顺序,最好从躯干开始,然后进行四肢训练,注意身体不同部位交替进行,与放松练习穿插进行。

柔韧性训练前做好热身运动,使体温略为升高,使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都处于良好的状态,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利于柔韧素质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