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憑什麼去指責別人的玩車的態度和改裝的風格?

其實從小到大,一直都沒離開過車,源於最早父親是開二手車行的。所以記憶中上小學開始就不斷的接觸各種車,以至於小時候走在馬路上,關注點就在看路上跑的都是哪一年的哪一款車。

你們憑什麼去指責別人的玩車的態度和改裝的風格?

但要講從什麼時候開始真正喜歡車的話,也說不上來,就記得小時候很喜歡玩四驅車,通過自己不斷的改包圍換馬達,讓車子越來越穩,越來越快。現在長大後也會經常和哥們去開卡丁,不斷刷圈速,很享受這種感覺。不管是玩什麼車,就感覺車就是能讓自己不斷沸騰的興奮劑一樣。

你們憑什麼去指責別人的玩車的態度和改裝的風格?

你們憑什麼去指責別人的玩車的態度和改裝的風格?

你們憑什麼去指責別人的玩車的態度和改裝的風格?

說起這輛高爾夫7,是畢業工作一年後家裡給買的,是人生中第一輛屬於自己的車。選擇小高的時候,沒有一點糾結和猶豫。不談情懷和信仰,就是奔著外觀看著舒服、改裝案例多、德系車內飾做工簡潔精緻去的。現在路上看到啥好點的B級車基本沒有什麼感覺了,但是看到一輛改裝過的高爾夫,就走不動路了,一定會湊過去多瞧幾眼。其次,就是性價比了,那時才剛剛畢業工作沒多久,家裡條件我也並不是什麼富二代,就算給買了車還是要靠自己去養的,所以價格區間在20萬以裡。對於我來說,高7是最好的選擇了沒有之一,只可惜那時R-line還沒有普及,最終提了1.4t自豪。

你們憑什麼去指責別人的玩車的態度和改裝的風格?

你們憑什麼去指責別人的玩車的態度和改裝的風格?

再談到改裝。動力方面,有一顆性能控的心,可這也只是一輛1.4t,並沒指望開去上賽道,在城市裡s擋提個速超個車確實是夠了,希望未來能靠自己努力買一輛真正的性能車吧。那就決定從外觀開始搞起了,ABT作為大眾御用改裝品牌在國內外的口碑和知名度是數一數二的,在不失原廠設計的情況下,使整車的視覺效果更加犀利。所以,在從“性能控”轉為“外觀控”的我,沒忍住就剁手了...很多人問過我咋不買國產多便宜,也看過很多真車案例,大部分只是加了仿製前唇,但是整個包圍的契合度和平整度是那些倒模和山寨貨不能比的。

你們憑什麼去指責別人的玩車的態度和改裝的風格?

ABT標識認證,中網經典DIY黑白配色和燈眉一氣呵成,形成一條兇狠的流線。

你們憑什麼去指責別人的玩車的態度和改裝的風格?

排氣也為了配合後唇包圍改成了“ABT雙邊四出尾段”,上2000轉速後會有低沉悅耳的聲浪發出,歐盟噪音標準,不會擾民。

你們憑什麼去指責別人的玩車的態度和改裝的風格?

這個碳纖維小尾翼誰用過誰知道,時速過了80就能起飛,過了120能上天,自從安了它,去秋名山漂移都不會打滑了,論吹nb我就服我自己2333。

你們憑什麼去指責別人的玩車的態度和改裝的風格?

可能在不玩車的人眼裡,你會說有這錢不如直接上XXX,想說每個人都有自己心裡的酷和喜歡的東西,我從未後悔過。 可能在混跡改裝圈的大神眼裡,沒有動力的提升、 沒有低趴的姿態、沒有誇張的寬體,根本談不上什麼改裝,僅僅算是裝飾了一下外觀而已。不可否認,的確如此。

你們憑什麼去指責別人的玩車的態度和改裝的風格?

但是這2年半的時間,小高帶著我跑遍北京城,不管上下班,還是出去浪,都是他在陪著我,就像兄弟一樣。沒有任何炫技,折騰來折騰去,也只是希望他看上去更酷一點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