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的眾創空間倒閉了,我們的呢?

創客空間是這幾年的大熱門,我們中關村的車庫咖啡、深圳的柴火空間都是鼎鼎大名,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潮中,各地興辦眾創空間興致盎然,然而,最近美國大型連鎖創客空間TechShop突然宣佈破產,關閉了在美國國內的10家自營門店,包括剛開業兩週、全新的紐約布魯克林店。還有另外四家由其授權經營的海外分店將繼續營業,分別設在東京、迪拜、巴黎和里爾,TechShop的官網已經關閉,輸入原網址,會自動鏈接到宣佈公司破產以及公司成長曆史回顧的頁面。這讓我不得不反過來照照鏡子,我們的眾創空間靠什麼生存?有沒有名存實亡的?

美國著名的眾創空間倒閉了,我們的呢?

TechShop在全球創客中可謂鼎鼎大名,不同於一般的共享辦公空間,它強調自由舒適的辦公氛圍,採用嚴格的封閉管理模式,為創客們提供高昂的科技設備、技術指導等輔助服務,在將近12年的經營中,為無數創客實現了天馬行空的夢想。用戶每月交100至200美元的費用,就可以使用昂貴的數控機床、3D 打印機等。此外,TechShop 倡導“未來科學家”計劃,為美國多所中小學提供創客方面的教育培訓。可惜的是,TechShop 未能找到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收支長期無法平衡,最後甚至連場租、工資、水電等的費用都無法支付。TechShop 首席執行官說,現在已經不再是投資熱的時代,得到持續的投資非常困難,該公司只能申請直接破產。

美國著名的眾創空間倒閉了,我們的呢?

比比TechShop,中國的創客空間現在怎麼樣呢?我沒找到最新的總量統計,只有科技部公開的數據,2014年,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超過1600家,在孵企業8萬餘家,僅就北京市而言,各類孵化機構超過150家,國家級孵化機構50家,入駐企業超過9000家。當然這只是三年前的孵化器情況,各地這兩年上的創客空間到底有多少真的很難說得清。深圳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副秘書長何方明曾經說過2016年的不完全統計,深圳市共有447家各類孵化載體平臺,其中科技企業孵化器152家,眾創空間295家,孵化面積超過588萬平方米,在孵企業為8548家,在孵企業人數超過9萬人。可是,2016年初,深圳的兩家孵化器地庫、孔雀機構先後倒閉,實際上,不少缺乏特色的孵化器處於名存實亡的狀態,要支撐下去也不是太容易,關於孵化器是不是太多了的懷疑也沒斷過,孵化器是不是太多了?是不是同質化問題嚴重?能幫助創業者解決多大問題呢?

美國著名的眾創空間倒閉了,我們的呢?

有人把目前中國的創客空間分了六類:專業服務型、培訓輔導型、媒體延伸型、投資促進型、聯合辦公型和綜合生態型,我也參觀過幾個創客空間,感覺大部分都是二房東,把一間大辦公室拆成幾個小間,甚至一張一張桌子對外出租,好一點的提供一些公共的會議室、餐點、咖啡、複印機、打印機,有的還提供財務做賬、法律諮詢、人力資源、員工培訓等等輔助性工作,再好一點的拿到點政策補貼,能組織一些VC、媒體搞點路演活動,熱熱場子。說實話我孤陋寡聞,還沒聽說有哪家也提供數控機床、3D打印的,當然這也和創客空間的創業項目有關。現在的年青人搞創業,致力於製造業的不多,大多數都是在服務業上動腦子,什麼O2O、什麼海外代購、什麼家政服務,確實改變了不少生活的新鮮度,可是具有工業發明性的創客還是大多集中在製造業內部創新的土壤裡,在工廠裡搞點科技創新可比拋家舍業創業要穩當,背靠大樹好乘涼嘛。

那麼我們的創客空間怎麼才能把椅子做穩當點呢?我覺得還是得吸取TechShop的教訓,算好賬,理好財,找好自己的盈利模式、發展模式。想辦法和大企業搞聯合,做成大企業創新和大眾創業之間的紐帶,依託好企業、大企業的客觀創新需求,把大企業創新業務做成外包,當做創業的實驗室,依靠強大後臺資源的支撐,眾創空間才能走得穩。這就像在大海里航行,船隊裡有幾條大船會相對安全一些。

此外,眾創空間不能只侷限於線下的空間,要做成網上的空間,網上的創業平臺,也許你的辦公室只有500平米,但你在網上舞臺可以是千里、萬里。從這一點上來看,眾創空間不是沒的做,而是大有可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