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京東們駛向五環外: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該怎麼走?

農村電商發展帶動農產品“走出”農村,“走向”市場,同時也推動農村物流市場的發展。但在農村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中仍有痛點。

菜鳥、京東們駛向五環外: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該怎麼走?

菜鳥利用物流體系網絡遍佈全國各地,京東物流則依靠京東商城發展壯大,順豐、中通、圓通等快遞企業也不斷擴充自己在物流領域中的市場,不止是電商、零售、製造業等領域,快遞下鄉、快遞西進、快遞向外的“三大工程”也都有他們的參與。

再加上物聯網、大數據、無人機、AI等先進技術時代的來臨,快遞“最後一公里”也從快遞服務的一個環節逐漸演變成為一個服務本地生活的全新生態圈,不止要疏通城市的“最後一公里”,還要打通農村物流的“最後一公里”,同時為電商下鄉持續增色。

在此期間,京東、阿里、蘇寧等電商物流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開拓“大陸”讓農村電商和物流通向羅馬。

菜鳥:阿里早在2014就提出了“千縣萬村”計劃,旨在建立縣級運營中心和村級服務站。並且通過“村淘”+“菜鳥”的農村物流實現農村物流上行和城市物流下行的雙向體系。同時,菜鳥農村項目計劃3年內與本地化的物流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建設覆蓋縣域及農村地區的平臺型綜合服務網絡,為城鄉消費者、中小企業、電商平臺提供商品到村配送、縣域流通等綜合性解決方案。據菜鳥官網顯示,截止到2018年8月,菜鳥農村已經覆蓋了29個省700多個縣,近30000個農村。

京東:京東於2015年推出縣級服務中心+京東幫、京東農村金融和與地方政府合作三個方式佈局農村電商。以“京東農村超市”模式+“農村推廣員”大軍,打造農村超市,將快遞配送對接到村,徹底解決農村的最後一公里難題。劉強東認為,京東密佈鄉間的“農村推廣員”是京東農村電商的核心力量,也是京東進軍農村市場的最大優勢。其中,“京東幫”的核心並不是京東的業務體系從線上走到線下,而是要基於線上平臺優勢,建立線下服務配送安裝等服務體系。同時,2017年京東開始使用無人機物流配送偏遠地區的快遞,建立支線網。

順豐:順豐早在2014年就啟動了下沉網點計劃,開始逐步覆蓋更多的農村地區。2016年9月,順豐與中國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合作,與電商平臺供銷e家共同打造農產品物流服務,提供倉儲物流建設和管理輸出等。除了地網之外,天網也在密集佈局。順豐控股的物流無人機目前已在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開展無人機物流配送試點運營工作,完成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空網覆蓋,實現物流效率的提升。

通達系:中通2015年開始實行“快遞下鄉”服務,2018年10月,無人機物流便在陝西西安臨潼區的芋坡村開啟送達服務;圓通,2017年12月,圓通研究院聯合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發佈行業首份無人機報告,率先提出“共享無人機”將成為偏遠地區最後一公里配送解決方案等前瞻性觀點;申通,2017年與縣域農業電商服務商安廚達成戰略合作共建冷鏈物流公司,在合作縣域內開展同城配送服務。

政策+企業的雙重推動促進了農村電商市場的發展,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農村電商市場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全國農村實現網絡零售額12500億元,同比增長39.7%;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800萬人。截至2017年底,農村網店達到985.6萬家,較2016年增加169.3萬家,同比增長20.7%。據預測,2018年中國農村電商市場規模將近1.7萬億元。

菜鳥、京東們駛向五環外: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該怎麼走?

同時,根據國家郵政局發佈的1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公告顯示,11月11日,農村快遞超過6000萬件,同比增長超過50%。同時全國鄉鎮快遞服務覆蓋率超過90%,全國建設農村公共取送點4.8萬個。快遞下鄉成果顯著。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也表示,為進一步做好郵政業精準扶貧工作,接下來3年,全行業將集中力量攻堅實現11499個貧困建制村全部直接通郵;深入實施“快遞下鄉”工程,基本實現剩餘10%的貧困地區農村網點覆蓋。

菜鳥、京東們駛向五環外: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該怎麼走?

農村電商發展帶動農產品“走出”農村,“走向”市場,同時也推動農村物流市場的發展。但在農村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中仍有痛點,億歐物流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導致:第一,農村地域偏向城市郊區且範圍廣泛,再加上交通基礎設施差,快遞配送時效長;第二,農村經濟發展狀況相比城市來說稍有差距,配送費用高和時間成本高;第三,快遞佈局農村網點信息不共享導致網點分散,集中度低;第四,快遞櫃還未下沉到農村中去,快遞櫃目前應用在校園、小區、辦公區等閉環場景中,並未發展到廣闊的鄉村地區,第五,農村物流基礎設施不健全,物流體系不成熟。

針對以上痛點,億歐物流提出相關小建議,第一,快遞打通最後一公里可以與當地農村便利店和郵政網點合作,整合資源建立農村快遞合作平臺共同集中收發貨;第二,當地便利店並非只接收一家快遞包裹,可以與多個快遞企業合作,共同暫時寄存包裹實現資源共享,有效利用靠近農村的便利店資源;第三,佈局農村物流網絡並不只是“快遞下鄉”那麼簡單,還需要建設骨幹網打通農村這塊特殊市場的網點佈局,做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第四,針對生鮮農產品“走出去”困難,可以大力發展連接農村原產地的冷鏈物流運輸體系,帶動農村經濟和冷鏈市場共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