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萬億!今天 金融國資首次亮出雄厚“家底”

今天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國務院關於2017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國務院關於2017年度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的專項報告》。

受國務院委託,財政部部長劉昆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關於2017年度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的專項報告時說,曬出了上述金融國有資產“家底”。

這是去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關於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意見》印發後,國務院第一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國有金融資產第一次全口徑公開“家底”。

首次亮相的國資報告包括國有資產總體情況、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情況、下一步工作安排,其中在“國有資產總體情況”方面,報告從企業國有資產、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和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四方面,彙報了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情況。

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83.5萬億

企業國有資產部分是從“中央國有企業資產”和“地方國有企業資產”兩方面介紹的。

報告中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央國有企業資產總額76.2萬億(單位:元人民幣,下同),負債總額51.9萬億,國有資本及權益總額16.2萬億,資產負債率68.1%。2017年,地方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07.3萬億,負債總額66.6萬億,國有資本及權益總額34.1萬億,資產負債率62%。

彙總中央和地方情況,2017年,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83.5萬億元,負債總額118.5萬億元,國有資本及權益總額50.3萬億元。全國國有企業境外總資產16.7萬億元。

241万亿!今天 金融国资首次亮出雄厚“家底”

“加快推動中央企業完成公司制改制”,國資報告透露,目前全國國有企業公司制改制面達91.6%。此外,持續推進國有企業“十項改革試點”,探索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重要領域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報告總結說,完善國有資產監督體系,有效防範國有資產流失。包括不斷完善出資人監督工作體系,形成出資人監管、審計、紀檢監察、巡視等的監督合力;完善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制度體系,逐步建立職責明確、流程清晰、規範有序的責任追究工作機制;完善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審計監督體制機制,推進審計全覆蓋;加強境外國有資產監督,規範境外國有企業財務投資管理行為。

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總額241萬億元

金融國資首亮家底。

專項報告顯示,我國金融企業國有資產(國有資本應享有權益)主要分佈在財政部管理的中央國有金融企業、金融管理部門管理的金融基礎設施類機構、中央企業集團(非金融)管理的下屬各級金融子公司,以及地方金融企業。

截至2017年末,上述金融企業資產總額241萬億元,負債總額217.3萬億元,形成國有資產16.2萬億元。

劉昆表示,金融企業國有資產集中在中央本級。在全國金融企業集團中,中央國有金融企業資產總額149.2萬億元,國有資產10.2萬億元。地方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總量相對較少,地區分佈不均。地方金融企業資產總額65.5萬億元,國有資產3.2萬億元。

241万亿!今天 金融国资首次亮出雄厚“家底”

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的行業佈局中,銀行業金融機構佔比最大。截至2017年末,中央層面,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國有資產分別佔84.8%、65.3%;證券業分別佔0.6%、1.8%;保險業分別佔3.7%、3.2%。地方層面,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國有資產分別佔89.1%、54.2%;證券業分別佔4.4%、12.6%;保險業分別佔2.8%、3.1%。

此外,金融企業境外投資增長較快。就中國金融企業境外資產總量和分佈情況而言,截至2017年末,全國金融企業所投境外機構(含境內企業設立的境外分支機構)資產規模18.1萬億元,集團層面享有的權益總額0.9萬億元。與2013年相比,投資總額增長了50%,權益翻了一番。從行業分佈看,境外業務以銀行業為主。

此外,專項報告還系統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取得的積極成效,展示了國有金融機構改革發展成果。

根據報告,2017年,扣除客觀因素後,中央國有金融企業平均保值增值率為110.8%。2013年-2017年,中央國有金融企業營業收入由4.3萬億元增至5.8萬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從1.2萬億元增至1.4萬億元。2017年平均分紅比率28.9%,較2013年提高2.8個百分點。

在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方面,報告總結說,穩妥做好風險處置工作,提升國有金融機構抗風險能力。一是不良貸款率穩中有降,不良資產處置穩步推進,4家資產管理公司積極發揮收購處置不良資產主力軍作用。二是金融機構抗風險能力得到提升,銀行業風險抵補能力不斷增強,證券保險業主要風控指標遠高於監管標準。

報告同時提出了下一步五方面工作安排,提出要切實防範金融風險。

1.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實現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l

2.以管資本為主加強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切實防範金融風險;

3.優化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配置,更好服務於高效履職和風險防範;

4.建立完善自然資源資產報告制度,客觀反映保護成效和運營效益。

5.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推動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水平提升。

全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總額30萬億

對於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國資報告從中央行政事業單位和地方行政事業單位兩方面進行了介紹。

2017年,中央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總額4.2萬億元,負債總額0.9萬億元,淨資產3.3萬億元。其中,行政單位資產總額0.7萬億元,事業單位資產總額3.5萬億元。

2017年,地方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總額25.7萬億元,負債總額8.6萬億元,淨資產17.1萬億元。其中,行政單位資產總額8.2萬億元,事業單位資產總額17.5萬億元。

241万亿!今天 金融国资首次亮出雄厚“家底”

彙總中央和地方情況,2017年,全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總額30.0萬億元,負債總額9.5萬億元,淨資產20.5萬億元。其中,行政單位資產總額8.9萬億元,事業單位資產總額21.1萬億元。文物普查全國不可移動文物76.6萬處,國有產權可移動文物1.1億件(套)。

241万亿!今天 金融国资首次亮出雄厚“家底”

在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方面,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國有土地面積5.05億公頃,內水和領海面積38萬平方公里,天然氣剩餘技術可採儲量5.5萬億立方米。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