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和尚“濟癲”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 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

酒肉和尚“濟癲”

濟公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生於南宋紹興十八年(公元1148年),圓寂於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原名李修緣,法名道濟,別稱月引流光。因平生才華橫溢,樂善好施,深知民間疾苦懲處為富不仁之人,深受百姓愛戴尊為濟公。

他雖是臨海都尉李文和的遠孫,卻沒有染上紈絝子弟的劣習。少年時就讀於村北赤城山瑞霞洞,受到釋道二教的薰染。父母雙亡以後,他先是進國清寺拜法空一本為師,在當過國清寺住持的高僧瞎堂慧遠的門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濟,嗣其法衣接著又參訪祗園寺道清、觀音寺道淨,最後投奔杭州靈隱寺。

酒肉和尚“濟癲”

有關濟公的故事傳說,在南宋時代就已開始流傳。

先是凡俗神童李修緣或是得道高僧道濟的一些富有傳奇色彩的片斷故事在中國民間耳聞口傳,後來通過說書人的話本說唱,內容逐漸豐富。在濟公故鄉天台一帶流傳的多是他的出世、童年生活、戲佞、懲惡、扶困濟貧的故事,其中如"濟公出世"、"小濟公芥菜葉潑水救淨寺"、"利濟橋"、"棒打壽聯"、"修緣出家"等廣為流傳。

酒肉和尚“濟癲”

濟公的破芭蕉扇破蒲鞋可是兩件神物,它們的由來也是有一段故事的。

傳說這年天台收成好。老百姓都說全靠菩薩保佑,就成群結隊到國清寺做佛事。

濟公也來趕熱鬧了,突然聽見前面“嘩啦”一聲響,只見一位老太婆被人群推倒,撞翻了路邊的小食攤。攤主火了,揪住老太婆,舉手要打。

“慢!你怎麼可以這樣對待老人?”濟公伸手攔住。攤主見濟公一副公子模樣,便說:“只要她拿出二兩銀子來賠,我就算了。”濟公往袋裡一摸,空空的,就脫下身上的長衫來抵押。攤主笑得眼睛像條蝦皮:這件衣裳可比自己的小攤貴上十倍,趕緊接過,飛快跑了。

酒肉和尚“濟癲”

濟公扶起老太婆,拍乾淨她身上的灰泥,問:“老婆婆,您往哪兒去,我送你回家。”誰知老太婆看了濟公一眼,頭也不回,走了。路人都責怪這老太婆,人家救了你,也不道謝。

一天晚上,濟公正在床上看書。忽然,門“咿呀”一聲開了,進來一位老太婆,就是上次國清寺遇到的那位。濟公感到奇怪,半個月前,她和自已沒說一句話,怎麼知道我家呢?

老太婆開口了:“小官人,你不必猜疑,我與你在國清寺見過面。你救了我,今天是特來道謝的!”濟公問:“你到底是什麼人?”“我是南海普陀山杏花村的,來國清寺朝拜佛祖,碰上倒黴事,靠你解了圍。我沒有重禮相謝,只好把祖上留下的一把破扇和一雙破蒲鞋給你,請勿見笑。”說完,眨眼就不見了。

酒肉和尚“濟癲”

濟公看這扇和鞋,又破又舊,咋用啊?轉而一想,既然是人家誠心相送,就得好好保管,拿了塊綢緞包裹起來。

忽然,耳邊響起了老太婆的聲音:“公子,你要是看得起我,就別讓它躺著吧!”濟公拿出來一看,是一把圓圓的好扇,寫著“適四時,喚風雨”六個字。可手一放開,又變成了破扇。再拾起鞋,嘻,嶄新的,光亮亮,鞋底上一隻寫著“行萬里”,一隻寫著“走天下”。濟公搓搓眼,又變成老樣子。

酒肉和尚“濟癲”

濟公把破蒲鞋一穿,全身暖烘烘的,把破芭蕉扇一搖,面前熱風風的。他高興極了,穿著破蒲鞋搖著破芭蕉扇癲癲瘋瘋地出門了,連自己穿的是單衣也忘了。村裡人都說濟公癲了,稱他“濟癲”。

原來,那位老太婆是觀音菩薩變的。自從國清寺降龍羅漢投胎凡間以來,已經十多年了。她特意來試試濟公的善心,演了一場“戲”。濟公扶貧救苦,讓他放心了,就把呼風喚雨扇和飛行萬里的寶鞋送給他,讓他替大家行善。如顛師偈雲:莫說世間處事難,含羞去罷國清還。我本佛門一分子,卻被他人當笑談。

酒肉和尚“濟癲”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斯人入魔道。” 濟公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他既"顛"且"濟",他的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等種種美德,在人們的心目中留下了獨特而美好的印象,人們懷念他、神化他。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