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聯盟:一個英雄被重做N次是成功還是失敗?

英雄聯盟遊戲中為了遊戲平衡性,很多英雄不斷加強或者削弱,比如刀妹,不過似乎是刀妹被玩家開發的過於嚴重,忍無可忍的拳頭最終重做了刀妹,這一重做不要緊,一個逆天的BOSS出現了呃......

無獨有偶,艱難擠入上單主流英雄的劍魔雖然沒有過度削弱過,但是一波又一波重做上線也是讓玩家大呼過癮,畢竟一款皮膚變N次非常超值!

英雄聯盟:一個英雄被重做N次是成功還是失敗?

早期的劍魔非常容易上手,被動技能與扎克相似,死後直接等復活,其血池被動只是決定他復活後的血條長短。被動冷卻期間無法復活。這種復活機制淺顯易懂,只不過由於復活CD過長,且本身只能依靠吸血裝站場,輸出和坦克的定位界限模糊,在上單位置上始終出場率不佳。

英雄聯盟:一個英雄被重做N次是成功還是失敗?

隨後劍魔經歷了一次重做,血池的功能完善,一個會玩的劍魔在場上完全可以打出無限復活的霸氣,當然這也要取決於對手會不會看紅條......

持續加強的劍魔現在不管是在上單位還是打野位都炙手可熱,開團能力不亞於任何坦克上單。

而最近,劍魔再次重做,只不過跟刀妹一樣,這次重做依然強化了他上單的定位,增加了控制技能,感覺比以前更強大了。

丨Q技能,有延遲的三段傷害,技能釋放期間地圖上有標識,類似塞恩的Q技能,精準打擊範圍很小,需要一定的預判。

英雄聯盟:一個英雄被重做N次是成功還是失敗?

丨W技能

改版後的W技能不再是被動技能,傷害不高但是能夠提供一個有延遲的控制拉回效果,是個限制對手C位的極佳手段。

英雄聯盟:一個英雄被重做N次是成功還是失敗?

丨E技能

兩段小位移,還可以用來穿一些比較薄的牆。另外有吸血的被動效果,沒有脫離劍魔英雄的本質定位。

英雄聯盟:一個英雄被重做N次是成功還是失敗?

丨R技能

變身自帶翅膀,恐懼周圍小兵,體型變大移速增加,並隨著持續時間來儲存鮮血魔井,填滿後死亡可復活,大招期間被擊殺,復活等待期間可以到處走動,不被秒就行。

英雄聯盟:一個英雄被重做N次是成功還是失敗?

總接一下,Q的三段連擊,W的短暫控制,E的二段位移,R大招的自身加強,你想到了誰?

沒錯就是瑞文,這英雄活脫脫男版瑞文,而且並不需要光速QA,無疑是萌新上手瑞文之前的陪練英雄,而且自帶復活提高了站場存活率。

劍魔重做這麼多次,是成功還是失敗尚且無法定論,不過重做初期拿出來用是非常利於上分的,一是初代英雄都比較強,利於玩家購買花錢啊!二是初期大家對英雄理解都不夠深,你能快人一步熟練使用就能出奇制勝,讓對手難以捉摸。

英雄聯盟:一個英雄被重做N次是成功還是失敗?

感覺瑞文以後要加專屬對陣劍魔的臺詞了:“你這個冒牌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