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峭壁隨手一拍就能成大片?帶您走進TVC的身後!

在我的印象中,新疆一直是火熱的,戈壁灘、火焰山、葡萄乾,以及一望無際的沙漠。然而,當筆者在11月底來到新疆克拉瑪依時,我卻看到了不一樣的新疆。同時,也看到了不一樣的福特銳界。

雪山峭壁隨手一拍就能成大片?帶您走進TVC的身後!

圖示為陳可辛用iPhoneX拍攝的《三分鐘》劇照

為了證實這一說法,筆者跟隨福特的TVC(Television Commercial)拍攝團隊來到正值冰天雪地的新疆,來探索一下,一部真正的廣告大片究竟是如何完成的。

最棒的片,需要最美的景

與房地產行業相同,TVC的拍攝也遵循三條原則“location、location、location”。沒錯,選景是關鍵的第一步。在本次拍攝中,福特團隊選擇了位於新疆克拉瑪依的獨山子大峽谷。它坐落天山腳下,也是與川藏線318齊名的獨庫公路的起點。

雪山峭壁隨手一拍就能成大片?帶您走進TVC的身後!

獨庫二字正是指代獨山子與庫車兩地

在大峽谷中穿流而過的是來源於天山雪水的奎屯河,它也是奎屯、烏蘇、獨山子三區的生命源泉。而在奎屯河於風雪的沖刷蝕雕下,獨山子大峽谷形成了獨特的風貌,九曲跌宕,石崖危聳。

雪山峭壁隨手一拍就能成大片?帶您走進TVC的身後!

更棒的是,這裡仍屬於未開發的天然資源。

獨山子大峽谷第一次被發現,是在約20年前,美籍華人李元先生用鏡頭探索了奎屯河大峽谷,並將作品發表於《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至此,它的面貌才展現在世人面前。不過,TVC的拍攝團隊可不是簡單地翻看雜誌,看到這兒不錯就拍板定了這裡,幕後的選址、探路、行程規劃的工作量遠在大家想象之外。

雪山峭壁隨手一拍就能成大片?帶您走進TVC的身後!

筆者雖然沒有參與這次拍攝的前期探路工作,但對其工作內容還是略知一二。探路最主要的核心便是周全的考慮:場景佈局、設備搭建、光線變化、天氣因素、交通狀況,甚至當地勞動力和周邊配套設施的水平,一系列十分細緻的內容都是探路團隊在前期工作中需要一一確認的。當你覺得一個選址的探路工作量已經足夠可怕的時候,別急,還有好幾個備選地點正在等著你。

雪山峭壁隨手一拍就能成大片?帶您走進TVC的身後!

這可不是隨便哪位旅者、隨處逛到某地、隨手就能拍下那麼簡單。

最美的景,需要最好的設備

唯美景不可辜負,有了好的場景,自然需要優秀的拍攝器材用最好的方式將其展現出來。雖然筆者在追隨Top Gear與The Grand Tour的道路上些許瞭解了一些電視級的拍攝水平,但在看到現場的拍攝陣仗時,我依舊忍不住驚歎其規模的龐大。

雪山峭壁隨手一拍就能成大片?帶您走進TVC的身後!

圖為The Grand Tour團隊在重慶拍攝場景

先來細數一下工作車,現場一共有四臺依維柯VAN與多臺卡車用於運輸和存放設備,超過十臺非承載式越野車用於通勤以及道路管理。由於在雪地上進行拍攝,攝製組還特地找來了一臺鏟雪車,用於修整路面。

雪山峭壁隨手一拍就能成大片?帶您走進TVC的身後!

不過,全場最閃耀的拍攝設備非搖臂拍攝車莫屬,這類車被成為ARM車。筆者曾經在一本雜誌上看過ARM車的介紹,當時的車型是一臺保時捷卡宴Turbo S。因為搖臂額外增加的重量會極大程度的降低車輛的動態表現,所以必須使用動力十分強大的車型。而為了擁有更好的路面適應能力,這類高性能SUV便成為了首選。

雪山峭壁隨手一拍就能成大片?帶您走進TVC的身後!

這臺卡宴 Turbo S甚至使用了前輪雙卡鉗來剎停沉重的車身

在Top GearS18E03中Jeremy和Richard就曾嘗試拍攝電影,而在劇中便出現了一臺由奔馳ML55 AMG改裝而來的ARM車,由烏克蘭品牌打造的“俄羅斯臂”。

雪山峭壁隨手一拍就能成大片?帶您走進TVC的身後!

無獨有偶,本次拍攝團隊使用的同樣是奔馳ML AMG,只不過升級為了更新的63,由ARM車領域中十分出名的西班牙臂(Scorpio Arm)公司改裝,由車手、導演、跟焦師、攝影師和搖臂控制師共同操作。這樣的設備基本靠租,而這臺車的租金則高達五位數每天。

雪山峭壁隨手一拍就能成大片?帶您走進TVC的身後!

真希望咱們《這車值麼》團隊也能有這樣的裝備呢

另外,監視器、無人機、各式的鏡頭和相機也是片場中必不可少的設備。如果你是一位攝影極客,那這裡必定是你的天堂。而如此成本的投入,也是為了呈現出最棒的畫面。

雪山峭壁隨手一拍就能成大片?帶您走進TVC的身後!

只可惜筆者並不是一位攝影極客

最好的設備,需要最專業的人

無論在哪個領域中,都會存在一種名為“器材黨”的群體,他們永遠用著最好最貴的設備,但業務水平實在不敢令人恭維。而類似的描述,並不適用於這裡的拍攝團隊。

雪山峭壁隨手一拍就能成大片?帶您走進TVC的身後!

圖中二位便是總導演與總攝影師

四天的拍攝共分為場地準備、車輛道具準備,和為期兩天的正式拍攝。每天的工作都有著十分明確的分工,而行程安排也是極其的緊湊。在拍攝當天,攝影團隊在早上六點便已到達距酒店一小時車程的拍攝現場,開始了忙碌的設備搭建和場景準備等工作。所有工作必須在九點半之前完成,因為在緯度極高、經度極西的新疆,那是太陽昇起的時候。

雪山峭壁隨手一拍就能成大片?帶您走進TVC的身後!

整體的拍攝內容非常豐富:山道路跑可以將銳界的行車姿態用最好的畫面展現出來,與大峽谷的搭戲進一步襯托了銳界的強大氣場;而看似危險的懸崖邊麋鹿測試,也是拍攝團隊對銳界車型在動態極限下的穩定性充滿信心的表現。

雪山峭壁隨手一拍就能成大片?帶您走進TVC的身後!

在這裡,拖延症患者與無時間觀念者並沒有立足的空間,因為拍攝行程非常精準的踩著每一個時間點。路跑、航拍、定機位拍攝,每個流程都嚴格按照行程表進行著。在現場你可以不斷地聽到總導演在喊話,明確工作、協調人員,或是在與攝影師進行交流,爭取將光、場景、人員、時間利用到極致。

雪山峭壁隨手一拍就能成大片?帶您走進TVC的身後!

或許成片只有幾分鐘,但這背後的付出你完全無法想象

在攝影團隊辛勤工作的同時,後勤部門也在盡力的保障著現場的拍攝條件。車輛清洗、設備搬運、道具準備、道路封閉,這些都是後勤部門為拍攝團隊所付出的努力。而在零下十度的冰雪世界裡,一杯萬能的熱水會變得更加萬能,而一份熱乎乎的早飯更能讓拍攝團隊掃去寒冷所帶來的辛苦。

雪山峭壁隨手一拍就能成大片?帶您走進TVC的身後!

“There is no I in a TEAM.”這句話在拍攝團隊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寫在最後

短短兩天的相處並不能讓我完整的瞭解整個TVC團隊的拍攝行程,但簡單的體驗讓我對TVC拍攝團隊的專業程度歎為觀止。回到開頭的問題,你可以用手機隨手拍出一部大片嗎?或許,在偶然的時間、偶然的地點、偶然的角度下,一個能夠發現美的普通人確實可以。但如果想要讓每一次拍攝都達到完美、達到極致的展現,一個專業的團隊永遠是必須的,而這正是本次福特銳界TVC拍攝團隊所展現的品質。

而在如此高質量的鏡頭和拍攝環境下,銳界能與峭壁雪山碰撞出怎樣的激情?銳界出色的性能又能為大家奉上怎樣驚險而震撼的畫面呢?敬請期待福特銳界的最新電視廣告吧!

雪山峭壁隨手一拍就能成大片?帶您走進TVC的身後!

各位車友,喜歡飾品的朋友,請點下面→《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