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药18Q3业绩更新

业绩概况:

2018年1-9月,营收157.3亿人民币,同比+37.4%,归母净利润22亿,同比+22%,基本每股收益0.18元,同比+21.6%。扣除泰德并表,公司Q3单季度收入利润增速分别为+26.2%和+18.7%。含少数股东的净利润率22.5%,同比+21.3%,不含少数股东的净利润率为14.3%,同比+15.1%。存货及存货周转天数分部为11.66亿元和91天,同比增加42.9%和减少7天;应收账款及周转天数为35.75亿元和48天,同比增加52.9%,和减少3天。现金和银行存款63.01亿元,同比+27.9%。

季度收入与利润概况:

中国生物制药18Q3业绩更新

分管线:乙肝管线收入放缓,抗肿瘤及镇痛管线持续高速增长

乙肝管线:近两个季度以来均为负增长。Q3单季度来看,整体产品线、润众、天晴甘美、甘利欣增速分别下滑了-7.85%、-36%、-15%、-16%,也与辅助用药整体受限的背景相关。替诺福韦受国产品牌竞争激烈影响,前三季度营收仅5066万元。

肿瘤管线:受安罗替尼放量影响,Q3增速同比达189%,随着新入医保乙类以及软组织肉瘤获得优先审评权,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获批,明年预计销售额将达15亿。硼替佐米至9月底销售额 4000 万元左右,预计明年销售额肯定破亿。

中国生物制药18Q3业绩更新

中国生物制药18Q3业绩更新

分品种:存量品种受益于医保调整及一致性评价,润众收入逐步放缓占比逐步下降

新纳入医保及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放量迅速,心脑血管领域的依伦平Q3增速34%,托妥Q3增速25%;肿瘤领域的赛维健(雷替曲塞)Q3增速82%,晴维可(地西他滨)+40%,格尼可(伊马替尼)+53%;消化领域的艾速平Q1-Q3增速分别为188%、84%,28%,一至三季度收入达5.75亿元。

肝病品种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收入逐步放缓,收入占比也逐步下降,Q1-Q3收入25.73亿元,同比+3.46%,占比从去年同期的21.7%下降至16.4%。

中国生物制药18Q3业绩更新

研发费用保持较快增长

公司 2018Q1-Q3 研发费用17.03 亿元,同比+15.88%,研发费用率达 10.8%,预计全年保持在11%左右。未来研发费用及费用率仍将提升。公司今年已经上市了安罗替尼 替诺福韦 利多卡因 硼替佐米等10 个重磅品种,预计未来3年均将实现30-45个产品上市,未来 1-2 年即将上市的重磅品种包括来那度胺、维格列汀、替格瑞洛、凝血八因子、布地奈德、沙特美罗氟替卡松等。销售费用率将控制逐步下降。

中国生物制药18Q3业绩更新

Q3业绩电话会议要点

包括泰德,首次季度销售超60亿,不含泰德,首次季度销售超50亿。增长因素来源于新产品的推出包括安罗替尼、硼替佐米、替诺福韦 利多卡因等。不含汇兑损失跟投资股票公允调整,1-9月份归母净利润增长近30%。从Q3单季不含泰德,营收的内生增长也有26.2%。确信Q4也将受益于新产品增长。

第二点公司长期增长因素,研发角度来说,凝血八因子,来那度胺,阿比特龙,呼吸道的布地奈德一系列产品等待获批。这两年新建了5个工厂,南京江宁做研发生物药肿瘤药。南京天晴做新药生产,同时在一致性评价和研发进展都很快。北京泰德也有新建工厂研发线和生产线,青岛搬离了原工厂,在黄岛修了新工厂,主打海洋药创新药,连云港也有新的药品。硬件来说,从带量采购,降价方面要跟其他厂家拼成本,早期拿地成本低,自动化高,好处在于单位成本低质量高。所以竞争方面有优势。这几年在以色列瑞典日本都有合作,改善药品出口标准。很快的生产水平跟工艺的提高。从创新药的角度,安罗替尼,在临床阶段还有16-20个创新药。创新药和仿制药的上市速度都很好。

带量采购在12月开标,涉及到公司的品种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依伦平、托妥、 泰德的泰格。 只占4%营收,短期内对公司增长影响不大。接近开标,竞争策略不好透露,从带量采购的精神方面,有限的医保资金,质量有保障加上合理的价格,短期会有不合理的现象出现,但是长期肯定要支持优质的仿制药产品。短期投资者过度担忧。

公司管理层阅历丰富,具有多年互联网、游戏、动画行业经验。

Q&A

Q1、恩替卡韦应对带量采购的战略,是降价一定要拿市场还是观望,后续销售费用的减少能否弥补利润,还是暂时不会减销售费用,短期承压。Q3产品下滑,量跟价的情况。未来的展望

A:如果拼单位成本综合来说有信心,竞争策略不好透露,从供应的量角度没有问题。从国内厂家的质量来说也是能竞争过的。目前招标也要看市场动态,相信能选择出最佳方案。一个季度评价产品很短,加权来说有降价情况,今年有个位数增长。明年从出货量肯定会多,但是要等12月招标结果出来后再详细回答。

在研储备肝病数目排第三,因为产品储备也有数量限制

Q2、肝病替诺福韦 放量不快,是主动不做积极策略,还是竞争对手强大,还是销售人员动力不足。

A:目前第一年更多关注带量采购和肿瘤药方面,随着医院开发数量增长,明年量会更好,恩替卡韦 和替诺福韦参考国外市场的销售情况给了国内发展的信心。

Q3、2018年新上市品种有没有19年就可以过亿并且潜力很大的产品

A:安罗替尼 替诺福韦 利多卡因 硼替佐米。

Q4、梳理一下现在销售人员人数和分工。

A:肝病目前专职1000人 ,明年更多关注肿瘤药,可能会分工为肿瘤和非肿瘤团队。在一起一共6000人

Q5、介绍一下安罗替尼销售具体情况

A:不能直接披露

Q6、10月22号药监局申请的TAF的三类药,能不能在2021年前上市

A:上市要解决专利问题,正在进行。

Q7、2015年3月 浙江把价格从140降到78块,在5月底实行,在浙江正式实行之前,有没有渠道去库存情况。

A:进了浙江的新农合,数量上的比较快,如果带量采购能把价格降下来,内部有系统管理不同价格之间的,恩替卡韦就在不同省份有不同的价格措施。

Q8、明年预期3个重磅产品,阿比特龙 布地奈德 凝血八因子 ,上市时间的预期

A:比如布地奈德原研中国超50亿,中国基本上有一个情况一般的品种进了医保之后,如果能拿了首仿或者二仿都有机会抢占原研市场。

Q9、带量采购,整个战略还没公布,如果拿到了份额降了价,会不会对其他城市的价格造成影响

A:以前浙江降到77块,其他省份有些降了有些维持,今年第一次搞,首先要看政府的政策,如果价格没有明确的要求,要看各个省的政策,医药行业特点是要靠新产品推陈出新,创新药和仿制药,周期比较长,受政策影响大,一块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标准拉的很高,但是只要达到标准就会审批比较快,从18年开始拿批文件就很快;第二个是中国国情大部分人收入是工薪阶级,靠医保体系,医保控制价格的话短期有可能会出现质量不好的靠低价进入市场,但是长期来说最终会合理化,肯定是一样价格看质量来选择。

Q10、布地奈德明年可能获批,不少国内的仿制药厂家都在准备,公司有具体获批时间吗?

A:只能说尽量完成应做的工作,具体批的时间要看药监局。

Q11、Q3获批的硼替佐米,进口的品牌没有卖的特别好,峰值多少,何时过亿

A:明年肯定能过亿,今年上市到九月底卖了4000多万,今年有可能不到1个亿,

Q12、安罗替尼的库存水平,进医保之后赠药计划有没有改变

A不会为了短期销量在渠道上屯库存,很多是还没进入的医院医生主动联系希望有药,早期有些赠药计划,进了医保之后有协会把关,确实生活水平低的能有增药

Q13、肿瘤方面的布局,免疫治疗有没有计划分享

A: PD-L1马上进入三期,PD-1如果有合作机会或者通过其他方法取得PD-1的权益也会考虑。

Q14、19年过亿品种的药的指引,如果放在带量采购的大的背景下会不会有修改?

A:这几个都没有涉及到4+7的带量采购,除了替诺福韦,替诺福韦即使在4+7的背景下明年也可以破亿。

Q15、目前的招标近况,各地执行过程中最低价中标的压力下有没有对现有管线压力,对利润?

A:带量采购如果政府有足够的保障措施能把量带起来,一方面降价也会刺激销量,毛利方面会不错, 供应上的物流和市场增长,肝病方面恩替卡韦 替诺福韦 TAF是外国肝病主流,如果降了一部分销售费用 毛利提升说不定对净利润还有提升作用。

Q16、19年整个研发费用水平

A:今年研发三个季度17个亿,研发费用占比10.8%,去年10.9%,明年的整体费用和研发占比都会提高。

Q依伦平 托妥 凯纷三季度增速毕竟明显 原因是什么?

A镇痛凯纷 托妥 骨化醇增长都很好,看到多元化的产品,公司的增长动力在多方面

Q17、安罗替尼和其他创新药

A:安罗替尼进了医保,对明年增长有信心,今年花在创新药的钱已经超了仿制药,安罗替尼可以跟PD-L1联用,也可以跟其他公司产品联用,其他有PD-1的厂家,1177的仿制药加创新药有接近200个肿瘤药在管线上,跟1177合作有优势。

Q18、销售费用率 不考虑4+7 占比会不会下降

A:这几年一直抓合规,做了很多制度,销售费用逐步在下降,相信未来也会逐步下降

Q19、pipeline上的biosimilars情况

A:现在有阿达木 利妥昔 贝伐珠包括PD-L1 、包括后来的帕妥珠,生物药布局管线上也是比较全

Q20、研发费用都计入当期损益表吗?

A:前面几个单抗都是当期都计入。

Q21、安罗替尼的海外情况

A:美国六月份参加芝加哥大会,关于软组织肉瘤的适应症。

Q22、今年确定的期权费 和明年情况?

A:信托买股份以后分给员工这块,还没具体给员工,还没列出来,未来在股价好的时候会给员工,管理费用今年Q3 Q2 都很高,原因是因为生产成本、少数股东权益还有泰德并入,季度的波动问题不大,要看全年的情况

Q23、生物药的上市时间表,整个的生产准备,硬件 团队的发展情况,能不能在2020年准备好?

A:江宁有3个2000吨的,团队很年轻,从研发跟生产一直在学习,相对研发机构有优势,未来的规模,如果产品未来能上市上量,土地跟人才都充足。目前是足够2-3年的管线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既不代表同方研究的推荐意见,也不构成所涉及的个别股票的买卖或交易要约。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