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人民银行贸金融区块链平台:接入银行规模扩大至30家

《金卡生活》杂志

中国银联 主管主办

理论研究 实务探讨

「更新」人民银行贸金融区块链平台:接入银行规模扩大至30家

近期,“区块链”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热潮之下,“国家队”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近日,根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以下简称“贸金平台”)上线试运行一年多以来,已实现业务上链3万余笔,业务发生笔数6100余笔,业务发生量约合760亿元人民币。目前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已有30家银行接入,实现供应链应收账款多级融资、跨境融资、国际贸易账款监管、对外支付税务备案表等业务上链。

四大应用场景,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7月4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与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税务备案表业务上链,而贸金平台上链的业务由最初的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拓展为供应链应收账款多级融资、跨境融资、国际贸易账款监管、对外支付税务备案表四大应用场景。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邢毓静表示,贸金平台是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以共建、共管、共治模式打造的一个集开放贸易金融生态、可穿透式监管的、有公信力的金融基础设施。围绕“信息可穿透”“信任可传递”“信用可共享”三大目标,贸金平台实现了“包容性对接”“可控性共享”“对等性互联”三大能力,具有贸易数据交叉验证、数据不可篡改、业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特点。

在实际运作中,贸金平台为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仅降低了融资成本,还加快了融资到账时间。当然,贸金平台的成功也离不开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渣打银行等多家中外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

据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有关人士介绍,中国银行作为供应链金融链条上的核心企业,其获取银行授信相对容易,在贸金平台上,供应商可以使用其授信额度进行应收账款融资,解决了实力较弱的供应商授信不足和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作为贸金平台的首批参与者,平安银行交易银行事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原来一笔贸易融资,中小微客户的融资成本可能达到8%或7%,现在这种模式下,价格可能会降到6%,甚至5.5%。此外,以往一笔贷款需历时2到3个星期,现在日内就能办下来。”

多方参与打造,打造开放共享贸易金融生态

目前,贸易金融平台已实现业务上链3万余笔,业务发生笔数6100余笔,业务发生量约合760亿元人民币,同时合规金融机构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已有30家银行接入,将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到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及布局。

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表示,贸金平台定位于为贸易金融提供公共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具有中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可为金融机构提供贸易背景真实性保障,降低数据获取门槛。作为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的官方平台,得到了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普遍认同。

据悉,目前,贸金平台正在加快生态建设和全国推广,已在甘肃落地并与北京和内蒙古商谈技术方案;同时,也积极与中国

香港贸易联动平台、新加坡国家贸易平台等境外同类平台洽谈对接事宜。未来,平台还将连接更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同类平台,形成一个广泛连接的全球贸易融资的高速公路、一个开放共享的贸易金融生态。

银联身影,全国性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平台上线

当然,说起区块链中的“国家队”,就不得不提中国银联。2019年10月15日,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银联等在北京共同宣布,由六家具体单位共同设计并建设的区块链服务网络(BSN)正式内测发布。

区块链服务网络由国家信息中心进行顶层规划,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运用相关区块链技术及已有网络资源和数据中心进行自主研发并成功部署,是跨公网、跨地域、跨机构的全国性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平台,将推动

区块链行业创新研究成果的技术转化、成果应用及产业布局,服务新型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的建设发展。

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表示,区块链服务网络是一个跨行业协作的基础服务设施,其建设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是促进区块链行业发展,二是打造区块链创新应用示范,三是激发区块链创新活力。银联正加速向科技公司、数据公司转型,银联将以此为契机,联合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及各市场主体探索一种新的业务合作模式,联合开展业务创新。

综上所述,在金融科技的前沿,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队”加速科技化、数字化转型,以区块链等智能技术为落脚点,为应用场景、生态建设和标准规范的推进提供基础服务,持续推动金融行业的健康化、智慧化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