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企業和你想的不一樣

有些企業每年都開發新產品,但總是嚴重滯銷;有些企業隔兩年就會換個新品牌名做市場,但依然是招商難;有些企業給經銷商股份,捆綁起來做市場,但收效甚微。

雖說成功的企業同樣的成功,失敗者各有各的原因,筆者憑藉多年的營銷服務經驗,總結出失敗企業的以下三大共同點。

成功的企業和你想的不一樣

一、怕失敗

成功的企業在開發一款新品後,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做好這款產品上。而失敗者滿腦子想的是如果市場做不好怎麼辦?無形中首先給新品貼了個失敗的標籤。的確兩者的差距首先是在思維層面上,尤其是作為企業的掌舵人,如果首選考慮的是失敗的事,如何讓整個團隊鬥志昂揚,古往今來在戰爭開打前,動搖軍心那是要砍頭的,然而不幸的是,在當下沒有硝煙的商戰中,許多動搖軍心者,首先是企業的核心成員。

在這種怕失敗的思維下,早已決定了他們的結果。這好比想燒開水,卻只准備了燒到50度的木材,然後還美其名曰這是危機意識,真正的危機意識是必須準備燒到100度的木材;要行駛到目的地,必須準備好足夠的汽油,否則停止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半途,只能成為野獸的口糧。

二、最終客戶僅是經銷商

經銷商是所有商品流通的必要環節,可以說每個成功品牌的背後,都離不開無數經銷商的默默奉獻。但他們無法完全替代企業開發新品、打造品牌價值、培養產品消費場景、培養深度消費群等等。

許多企業的營銷工作只做到經銷商層面,山寨一款產品或是憑藉個人喜好開發一款,然後花大力氣、大優惠政策招商,沒多久欣喜若狂的發出通告,某某大經銷商成為我們的客戶啦。而對於成功的企業來說,經銷商是他們的親密戰友、渠道夥伴,千千萬萬的消費者才是企業的最終客戶,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當下,品牌、產品價值都模糊的新品,很難培育消費習慣,更難建立品牌,所以招商工作成了許多企業的主要營銷工作,這也造成了惡性循環,年年上新品、年年招商、年年打不開市場。

成功的企業和你想的不一樣

三、只有“術”沒有“道”

我們的產品長期有獎銷售;我們的產品與某某食品一起促銷;我們安排了終端促銷員。把新品促銷的一般戰術行為,當成打造品牌、引爆市場的營銷核心,是個普遍現象,促銷戰術只能是個敲門磚,產品給人們帶來怎樣的差異化價值,才是市場買單的意義所在,才是新品的成功之道。沒有這個道,僅靠促銷,不凸顯其獨有的價值,難以佔領消費者心智,更難與其他品牌競爭。

許多企業之所以僅重視戰術,首先是營銷意識弱;其次是隻想撈一票。營銷意識弱是國內企業的普遍現象,只做銷售,不做營銷,也就是說市場工作只做一半,僅把產品丟到市場,愛買不買。

只想撈一票者完全是做貿易的心態,設計個吸引經銷商的促銷方案,以此為噱頭進行大範圍招商,另外還有保證退貨退款等誘人政策,這種老套路,時常還會出現,但難以掀起什麼風浪。

一個企業、一款產品的成功,絕不是孤立的成功,它一定成為了市場消費生態中重要的一環,其價值一定在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筆者服務的壽仙谷藥業,第一次和掌門人李明炎交流時,李總首先給我們描繪了企業願景:“不能讓中醫死在中藥上,壽仙谷有兩大目標,首先是培育和種植,仿野生環境的道地中草藥;其次是研發中草藥的高效利用技術”,五年後壽仙谷成為中國靈芝、鐵皮石斛行業的第一股。

道是企業、產品、品牌成功的內在基因,好比基因決定了小草的未來,即使澆再多的水,也長不成參天大樹。


作者:上海之也市場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鄧徵 (歡迎交流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