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運河系列之——柳孜運河遺址

01追溯運河曾經的輝煌

穿街而過的宿永公路上,華貴的寶馬轎車與質樸的農家板車擦肩而過,車輛散出的尾氣與老漢噴吐的煙霧融合在一起。車水馬龍的公路喧鬧使這個北方偏遠集鎮顯得愈加幽靜。抬起頭來,一座粉牆黛瓦的院落就出現在了眼前,考察組就從這裡走進深隧的歷史長廊,去聆聽大運河昔日的聲音,去追溯柳孜集曾經的輝煌。

“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柳孜運河遺址安詳地靜臥在泥土柔軟的懷抱裡,臉上滿布著歷史風霜留下的印痕。”車子還未到達目的地,張秉政教授就興奮地向隨行成員談起了柳孜運河遺址。

濉溪縣文化委周金華主任、文管所仲繼元所長在這裡迎接了考察組,並安排了專門的講解員給我們講解柳孜運河遺址的發掘過程和發掘成果。

“遺址內最大的構物便是南北兩個石築橋墩,東西長南北窄,四周界限分明,臨水石面為陡直的立壁。橋墩地基疊壓在唐代文化層之上,砌體中是大小、厚薄不一,形狀、色度各異的石灰石。”聽著講解員的講解,考察組成員都興奮起來。一塊塊很不顯眼的石頭堆砌在一起,就有了衝擊力和震撼力,讓人肅然起敬。這種積聚成體、團結合一的特性也就是柳孜運河遺址傳達世人的一種運河精神。

行走運河系列之——柳孜運河遺址

恰逢淮北電視臺在這裡錄製節目,考察組也就從主持人的敘述中瞭解了遺址出土的兩大寶:瓷器和沉船。

據瞭解,該遺址發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瓷器、鐵器、銅錢、石器、骨器等文化遺物,其中瓷器數量最多,有碗、盤、缽、罐等二十多種器物,製作時代涵蓋了隋、唐、五代、宋、遼、金、西夏、元八個朝代,源自全國南北方壽州窯、越窯、鈞窯、定窯等二十多個著名窯口。出土陶瓷數量之多、窯口之眾、品種之豐,在中國整個歷史上都是罕見的。各種式樣的瓷器,含著“養在深閨人不識”的處女羞澀,從泥土中緩緩走來,一下子在陽光下變成了光彩照人的美麗少婦,讓人既驚羨又敬畏。

行走運河系列之——柳孜運河遺址

柳孜遺址的重大發現遠不在這些瓷器上。在石築構體之下及其周圍,前後兩期發掘共出土了九條唐代及其以前的沉船。這些沉船相互擠靠、疊壓在一起,就像玩累了的孩子,裸躺在地上歇息。沉船,如此密集地分佈在柳孜遺址的探方內,定格了一幅“半天下財富,悉有此路而進”的“繁忙漕運圖”,三維地記載了歷史上通濟渠的靜止瞬間。這些黝黑的船隻,讓我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船隻往來,首尾相接,有的滿載貨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緊張地卸貨。站在遺址之上,我們彷彿聽到了長河落日下熙來攘往的喧囂, 遠上白雲間裡水流不息的濤聲;宛若看到了一根勒在船伕背上的纖繩在牽引藍天下飄動的帆影,一群蹦跳的魚蝦在打撈九曲迴腸的漁歌。一葉小舟就是一隻深邃的眼睛,就能在今天的平原上讓人看出一池清澈碧水、一段雲霧升騰的運河。

02蘊藏在歷史塵埃裡的歲月

與瓷器和沉船有著類似故事但卻永遠無法打撈的是曾經的隋堤楊柳。當年隋堤之上楊柳依依,疊翠成行。風吹柳絮,騰起似煙,在任何春風可以抵達的地方,都留下一行行生動的詩句。清晨,曉霧濛濛,翠柳被籠罩在淡淡煙霧之中,蒼翠欲滴,彷彿半含煙霧半含愁,曾醉倒了多少墨客文人的心懷。

據瞭解,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在《隋堤柳》詩中寫到:“西至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里,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這誘人的風光、詩意的朦朧和超然的韻味,似乎使人們看到,在那“春光蕩城市,滿耳是笙歌”的年代,那些富賈豪紳尋歡作樂的情景。

“淮北人對運河的懷戀和嚮往將伴隨著整個生命歷程,因為我們的生命之根在運河裡,我們的本性和運河是相融的。隨著運河水的流淌,南北文化的精髓浸潤著淮北這塊古老的土地,從而滋生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風俗與民情。”領隊餘敏輝教授感嘆道。

我們瞭解到,淮北地區廣泛流傳著隋煬帝與大運河的豔史趣話,諸如隋堤植柳護嬌娃,賜柳姓楊推皇恩,木鵝試水知深淺,治吏懲貪平民憤。淮北人至今還把柳樹叫做楊柳。淮北人還從楊廣旱船出遊中得到啟示,逐漸形成和發展了獅子龍燈、竹馬旱船等表演形式的民間遊樂性舞蹈。

在考察遺址時,最讓考察組感到震撼的就是東部的河床截面牆體。以黃河水為水源的隋唐大運河,也像黃河一樣,河床在年復一年的淤澱與增高中,不知不覺地隆出地面,成了中間微凹的懸渠。遺址中這個共有16層清晰的疊壓的河床遺存堆積,讓我們一眼就領略了數代風情。一堵運河河床截面,一部厚重的歷史文明大典。站在斷面面前,考察組總策劃張秉政教授驚歎不已。

行走運河系列之——柳孜運河遺址

考察組採訪了這裡的村長“陳淮北”,經過他的講解,我們瞭解到,得益於大運河這個黃金水道而興盛起來的柳孜集,原為柳江口,唐宋時期隸屬宿州臨渙縣。關於柳江口名字的由來,這裡有一個故事。隋煬帝巡歷淮海,在龍舟之上觀看殿腳佳麗持楫划船,即興賦詩一首:“舊曲歌桃葉,新歌唱柳眉,將身伴輕楫,疑是渡江來。”當地官員為討好皇帝,就依此詩把這段運河命名柳江,因柳孜碼頭又是大運河上的重要口岸,於是柳孜就被叫作了柳江口。

當年的柳孜鎮人口眾多,客流如織,既是漕運中轉碼頭,又是商品集散地。在郭沫若主編《中國歷史圖集》中,唐宋時期淮北的版圖上就僅標有臨渙、柳孜兩個地名。出土文物和歷代史料也從另一個方面佐證了它的繁華歷史。柳孜存有宋代天聖十年塔碑一塊,標刻“大宋國保靜軍臨渙縣柳孜鎮”。碑文記載,柳孜當時既設監押、巡檢,又有稅務官,建有七級寶塔一座。清光緒《宿州志》記載,到了大宋明道元年,柳孜巨鎮有水井百眼,廟宇99座。

03小鎮重新煥發光彩

隨著運河濤聲的消逝,柳孜成了淮海大地上一個幽靜的集鎮,然而其繁華雖落,歷史沒有斷失;其河道雖湮,文明沒有消失。就在不經意中,漫漫塵沙所湮沒的運河遺址的發掘,讓當年小橋流水和集市繁華的柳孜重新散發出耀眼的光輝,成為世人矚目的一個焦點。

有專家們認為,柳孜集考古發現,是我國大運河遺址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考古新發現,它為研究中國運河史、交通航運史、水利史和隋唐宋三代歷史增添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同時也為研究我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商貿旅遊、瓷器的出口外運提供了極其重要的考古新資料。考古學家劉慶柱委員說:“如果說大運河是一條項鍊,這裡就是項鍊上最為璀璨的一顆珍珠。”

行走運河系列之——柳孜運河遺址

周金華主任和仲繼元所長也結合自己的瞭解和認識從不同的側面向考察組描述了柳孜運河遺址開發利用的美好前景。“一座遺址公園、一條運河老街連同這裡的風土民情將以青春煥發的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

離開柳孜鎮,回頭望去,當年的隋堤煙柳似乎還在風中婆娑起舞,喧囂的漕運似乎還在熙來攘往,揮汗如雨的縴夫們口中的號子也似乎越來越響。

“希望這些刻在殘破沉船上、刻在傳世古瓷上、刻在青石橋墩上、刻在老百姓口口相傳故事裡的記憶永遠不會被人遺忘。當變幻的天象或者萬物的啟示漸漸清晰,淮北人認清了走向大地深處的一條路!”

張秉政教授感嘆的說道。

我們是大運河文化在線,專注於文化傳承,講述故事,搭建文創,在我們這裡,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調味品,關注我們,在閒愜的生活中品嚐文化帶來的悠揚滋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