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油大?你知道油有多努力嗎!

最近《風味人間》火了,那真是火得透透的。同事也都在追這部紀錄片,上班不好意思看視頻,就點開聽聲,沒三分鐘就受不了了,簡直是殺人不用刀。

我更是每集出來就迫不及待地坐在電腦前,點開視頻,跟隨鏡頭探訪那些極致的美食,彷彿手中的方便麵都更香甜了。

用我們領導的話說,抑鬱的能給看向上了,向上的能給看抑鬱了。

嫌油大?你知道油有多努力吗!

油是中國美食的關鍵

紀錄片拍的好看並不意外,因為中國的確當得起世界美食的中心。為了吃,我們的祖先用盡了智慧。我們有成千上萬的菜式,以及大批獨有的食材。

不過要問,中國給世界美食的最大貢獻是什麼?我會回答——是炒。

嫌油大?你知道油有多努力吗!

外國很少用“炒”這個方法

炒菜是中國菜最典型、最獨特的形態,也是中國菜絕對的精華。

外國美食極少用炒,而且出現也比中國晚的多。這倒不是因為外國人不貪吃,只是因為炒是需要三個基本條件的——夠強的火力、夠薄的金屬鍋和夠好用的油。只有這三樣齊備,食物才可以在高溫下快速脫水,得到特殊的香氣和質感,油也能充分包裹食物,把自己的香味充分賦予食材。

火力問題不難解決,有柴有炭有煤有灶,遠古人就搞定了。薄鍋的確是個問題,像中國這樣國力的國家,也是到了南北朝才解決。《齊民要術》記載了“炒雞子”和“鴨煎”兩道菜,是炒菜最早的記錄。

嫌油大?你知道油有多努力吗!

至於油,是食物快速升溫的關鍵。

對於食用油的探尋,從古至今始終沒有停步。現在經常可以聽到各種老姐姐小姐姐吃飯嫌油大,這真是讓油牆角抹淚啊。你們知道,它有多努力嗎?

為油消得人憔悴

老祖宗最先只使用動物油,當然不是吃,這太奢侈了,主要是點燈,作燃料。

先秦時有角動物的油稱“脂”,無角動物的油稱“膏”,甚至這成為了當時的動物分類學標準。

《周禮》中說,大型獸類分為五種——“脂者、膏者、臝者、羽者、鱗者”。鄭玄作注:“脂,牛羊屬。膏,豕屬。臝者,謂虎豹貔螭,為獸淺毛者之屬。羽,鳥屬。鱗,龍蛇之屬。”

嫌油大?你知道油有多努力吗!

這種,就屬於“脂”火鍋

咦,等等,古文中不是有“禾之油油”嗎?禾油豈不是植物油?還真不是。那時漢語裡,油根本沒有油脂的意思,只能形容“濃密飽滿”。在古代,如果你說自己頭髮不油,可能只能表示你是禿子。

直到張騫同志從西域帶回了胡麻,植物油才進入中國人的生活。在這之前,人們都不認為植物含有大量的油。

想來確實也是,給你一把新鮮的黃豆,你也想不到它能榨出油來,何況那時連榨油技術都沒有。

嫌油大?你知道油有多努力吗!

漢之後,人們認識了植物油的妙處——產量大,易保存,易烹調。他們開始窮盡自然,搜索油料植物。當然,此處說的油不僅是食用油,也包括燃料、潤滑等用途。哦,插一句,漢朝甚至曾經養蜘蛛取油,“肥而殺之”,用來做油布。皺眉中。

說回植物,可以說,每一種植物都沒有逃過人類榨油的探索。

根據文獻記載,到了宋代,日常的植物油料竟然多達25種!除了常見的松油、桐油、芝麻大豆之外,還有蔓菁油、蒼耳油、柿子油……甚至有杏油、棗油、李子油、枸杞油。宋人甚至認為用枸杞油點燈“觀書能益目力”,也真是偽科學之毫不講理了。

嫌油大?你知道油有多努力吗!

枸杞看著真不太“有油水”

縱觀“封建歷史”,國人最主要的食用油要數芝麻油、豆油和菜籽油了。不過芝麻油太貴,豆油和菜籽油都有比較個性的氣味,並不是人人都喜愛。

直到一種叫做花生的植物光臨我國。

花生大魔王

可能不少人都覺得,花生(中文正名落花生)難道不是有妲己那年頭兒就有了嗎?

這種觀點並非憑空而來,在三四十年前,“花生起源中國”甚至是主流的學術觀點。因為早在晉代的《南方草木狀》中就有關於“千歲子”的記載,描述很類似花生。後來的《酉陽雜俎》、《汝南圃史》等古書也都有落花生的記載。

嫌油大?你知道油有多努力吗!

細看這些古書上的文字,其實不難發現,這些記載都和花生差異很大,從葉形到繁殖方式,更接近薯蕷科的黃獨之類。

直到最近幾年,基因測序技術才告訴我們準確的答案——落花生是由蔓花生和塔裡哈花生兩種植物在大約5000年前在阿根廷附近自然雜交產生的,而那兩種植物都產自南美無疑。

歐洲的記載更為準確,花生第一次到達歐洲是是哥倫布時期的事情。之後傳到東南亞。15世紀到16世紀第一次到達中國,在兩廣福建一帶種植。

在19世紀後半葉,大粒種花生從山東登陸,一下成為中國最主要的油料作物。至今,山東都是中國最優質花生的主產地。

嫌油大?你知道油有多努力吗!

花生油產量大,而且脂肪酸比例極佳,不容易起煙,還有很多的揮發性香味物質。總之,在21世紀之前,花生油簡直就是高端油的代名詞。

即使今天新的油品層出不窮,花生油仍然以營養均衡、香味顯著、價格適中等優點,佔據著老百姓心中的C位。

吃到嘴裡不容易

花生雖好,要榨成花生油並不算容易。

嫌油大?你知道油有多努力吗!

“榨油”聽上去是個很有年代感的詞彙,但想得到天然健康的油,壓榨依然是最適合的制油工藝。這種相對傳統的生產方式,是老祖宗們留下來的智慧結晶,沿用至今。其特點是出油低(只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成本高,但香氣足。尤其是先炒後榨的工藝,先將花生炒熟了,然後趁香壓榨。

花生中的糖分和蛋白質在炒制過程中發生美拉德反應,產生獨特的焦香氣味,非常加分。

嫌油大?你知道油有多努力吗!

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傳承古法榨油技藝精髓。

百年來,歷代老工匠們不斷傳承和創新,將古法榨油工藝昇華為如今的古法六藝。胡姬花古法榨油技藝更是入選青島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傳統榨油技藝重新煥發生機。胡姬花品牌的經典代表,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精選當季紅衣胖花生,採用小榨機限量壓榨,取初榨精華,滴滴矜貴,散發濃郁熟炒花生香。

嫌油大?你知道油有多努力吗!

作為《風味人間》的甄選食用油,紀錄片裡那些噴香的鏡頭也都有胡姬花一份功勞,隔著屏幕就能聞見的香氣。

嫌油大?你知道油有多努力吗!

這下知道花生油有多努力了吧!

嗯,我也挺努力的是不是?希望你也能努力一點,去戳一下左下方的“閱讀原文”。

撰文 | 信浮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