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維碼的背後,是一個風起雲湧的產業

在二維碼的背後,是一個風起雲湧的產業

無心插柳柳成蔭

如今,不帶錢包出門已變成常態,只要有智能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完成支付,這在互聯網基礎較好的一二線城市尤為明顯。不止是移動支付,添加好友、優惠促銷、防偽溯源、廣告推送等諸多場景也都不乏二維碼的身影。

二維碼是在一維碼(條形碼)的基礎上擴展出另一維的可讀性條碼。根據編碼原理(碼制)的不同,世界上的二維碼有數十種,其中國內應用最為廣泛的是由日本豐田的子公司Denso Wave於1994年發明的QR碼,它將原本可以存儲20個字符的條形碼升級到了250倍的儲存量,達到五千個字符。

QR的全稱是“Quick Response”,為“快速響應”之意,充分體現了追求高速讀取能力的研發概念。QR碼呈正方形,為黑白兩色。在它的四個角中,有三處印有像“回”字的正方圖案,用以幫助解碼軟件定位。這樣,掃碼的時候無須對準二維碼,任何角度均可掃描出其中包含的信息。正是這三個位於角落的識別符號,使得二維碼的解碼時間很快,比同時代的技術快20倍。

Denso Wave公司發明QR碼的時候只是為了能準確記錄和細分自家生產的各種大批量零部件(條形碼存儲的信息量非常有限,無法解決此問題)。可能是由於這個研發初衷,QR碼的發明人騰弘原深信二維碼除了存儲貨品信息之外並無其它的作用。因此,Denso Wave公司雖然擁有專利權,但沒有考慮過向全社會收費或出售專利,它僅僅是向企業用戶推廣日本電裝內部的二維碼管理體系,以此收取一些費用。

在歐美國家,或許是因為二維碼技術帶來的惡意鏈接和盜取個人信息等安全問題,這項技術並不怎麼被看好。一位幫人免費生成二維碼的美國網站主曾向科技雜誌Gizmodo表示:“這個技術其實用谷歌工具就能實現,這麼簡單的東西我就不打算收費了。”

在中國,二維碼卻如魚得水。一開始,由銀河聯動引進的二維碼技術並未達到應者雲集的效果。直到2011年,因用戶龐大的微信在名片上使用了二維碼,二維碼才真正大量進入國人視線。接著,二維碼憑藉著存儲量大、編碼範圍廣、成本低、追蹤性高等優質特性呈燎原之勢迅速發展起來,從購物網站到追蹤、身份識別、存貨盤點、資料備援等眾多領域,中國的各行各業由此進入了掃碼時代。

如今,二維碼已成為數字中國的一個縮影,其發展潛力也已備受全球關注。尤其是在移動支付領域,不少國家和地區已開始借鑑中國經驗,就連一些傳統支付習慣根深蒂固、支付系統換代成本較高的發達國家,也有逐漸推開、普及二維碼支付之勢。

在二維碼的背後,是一個風起雲湧的產業

二維碼的國際之戰

二維碼不只是一個看起來很像“馬賽克”的平面幾何圖形,實際上,在移動互聯產業發展中,二維碼有著基礎且重要的作用。目前,各國都十分重視二維碼技術研發、專利佈局和標準建立,以期搶佔移動互聯時代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因此圍繞“二維碼”的戰爭十分激烈。

雖說二維碼的應用在我國大放異彩,但在二維碼技術方面,我國的算是起步比較晚的。這種時間上的差距使得二維碼核心技術及許多相關分支技術的專利被他國企業捷足先登。

以在我國應用最廣的QR碼為例,其核心技術專利掌握在Denso Wave公司手中。然而,這家公司並未滿足於此,為了謀取更大的話語權和商業利益,近年來它積極在全球佈局一系列QR碼新專利,並且其基本佈局已於2013年完成。

在Denso Wave的相關專利中包含了300多個權利和要求,幾乎覆蓋了方方面面,其中還包括二維碼技術與人臉識別、全息識別、指紋識別、印章識別、簽字識別相結合的專利。這意味著,以後在對應的技術領域,Denso Wave有可能形成壟斷,而我國企業不僅在二維碼技術和應用方面會受其掣肘,在物聯網、電子簽名等多個領域夜都可能面臨相關專利的限制,發展或將遭遇不小的阻礙。

如今,放眼國際,美、日、歐是專利佈局比較密集的區域,我國雖然也在積極佈局,且擁有的相關專利數量十分可觀,但由於二維碼的核心編碼技術基本趨於成熟,這些專利多數是在其他技術分支上的創新,科技含量並不高。

中國在二維碼應用方面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甚至是學習的對象,可是就核心技術而言,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話語權與跨國巨頭進行專利談判。隨著我國移動互聯產業不斷髮展壯大,那些掌握核心技術專利的跨國企業有可能會來享用中國這頭“被養肥的羊”。因此,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專利戰略佈局已亟不可待。而政府、科研院所、企業等各方更需要緊密團結,不遺餘力地保護國內二維碼領域的核心知識產權,增強在國際競爭力,共同捍衛移動互聯產業和國家安全。

在二維碼的背後,是一個風起雲湧的產業

二維碼的國內之爭

國際上角逐激烈,國內亦是風起雲湧,爭端不斷。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銀河聯動與阿里、騰訊之間的二維碼專利侵權之爭。

通過近幾年來的攻城略地,我國二維碼支付近乎被阿里的支付寶和騰訊的微信支付(持牌方財付通)壟斷,這也成為兩家實現O2O的關鍵抓手。阿里巴巴和騰訊自然不會失掉二維碼這塊陣地,均致力於提高二維碼識別效率、識別準確率等方面的研發。阿里巴巴將專利集中於二維碼安全展示、安全傳輸等領域,騰訊則在編碼譯碼、識別設備和VR等領域重點開展專利佈局。據公開資料現顯示,騰訊公司從2012年開始申請二維碼的相關專利,截止到去年,其申請件數達400餘件,在申請二維碼相關專利的權利人中位居首位。

在糾紛的另一面,是作為原告的銀河聯動。這家公司以與二維碼以及文字碼相關的互聯網商務為主要業務,並在2006就開始了二維碼技術研發和專利佈局。根據天眼查中該公司的專利信息顯示,其持有的涉及二維碼技術的相關專利有二十多項。這些專利大多屬於二維碼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具體應用技術,創新點偏重於商業應用邏輯的實現。

銀河聯動於去年先後兩次上訴,3月控告騰訊侵犯其“一種二維碼與標識的合成系統及方法”(申請號為CN200610078994.4)的發明專利。10月控告騰訊財付通與阿里巴巴支付寶侵犯了其“採集和分析多字段二維碼的系統和方法”專利權。

這兩場二維碼專利訴訟的具體細節和結果並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我們更關心的是,在訴訟中涉及的雖然只有三方,但在整個互聯網行業中,應用相關二維碼技術的必然不只是財付通和支付寶兩家,一項二維碼專利所涉及的廠商和層面可能比我們想的要更多、更廣,而致力於二維碼技術研發並陷入侵權受害者困境的公司自然也不止是原告銀河聯動一家。

二維碼在中國的應用程度有目共睹,不斷拓展新領域和新方向是大勢所趨,每一項與二維碼相關的優質技術都有望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需要廣泛應用。但在技術專利的背後,權利人和應用廠商的身份彼此交織重疊,且數量龐大。在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還不夠高的國內,要保證每一項專利都能得到應有的保護並非易事,同時,也不是所有的權利人都願意面向全國免費開放自己的專利。在此情形下,以“兵戎相見”來解決二維碼專利糾紛或許不是最佳途徑,畢竟,無論結果如何,都會使得權利人和應用廠商兩敗俱傷。如何確保權利人收益和公共應用之間的利益平衡,讓我國二維碼產業鏈中的各方都能實現互利共贏,才是更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在二維碼的背後,是一個風起雲湧的產業

用標準走向安全、走向互聯互通

我國的二維碼產業除了要面臨來自國內外的專利競爭和知識產權糾紛外,二維碼的安全隱患也是相當棘手的問題。二維碼在為我國提供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由於其技術來源不可控(如相關核心技術及知識產權大多來自國外等),為不良信息的傳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如木馬病毒、釣魚網站、與移動支付相關聯的金融詐騙等。因此應用安全和信息安全風險巨大,不僅會波及到百姓的生活,還會對公共安全、乃至國家網絡信息安全、經濟運行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二維碼應用在我國儘管是高歌猛進,但標準且完善的體系卻尚未建立起來,二維碼產業仍處於相對無序的競爭狀態,缺乏國家層面的標準規範指導及嚴格的應用監管。這既不利於保障各領域的應用安全和信息安全,也無法讓二維碼充分發揮出巨大的潛在價值。

2018年12月20日,由統一二維碼標識註冊管理中心設立的中國區域二維碼代碼發行機構在北京啟動,此後,中國所有二維碼將具有全球唯一的二維碼身份標識。“中國區代碼發行機構啟動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這代表著中國下一步將在二維碼的標準規範化使用方面,將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將會在各自的領域,進行二維碼代碼發放,使用這個標準。”統一二維碼標識註冊管理中心執行主任張超表示。

二維碼發展到現在,已成為移動互聯產業中關鍵流量入口和交互介質,同時還在不斷催生出新的模式、業態和產業,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預見的是,二維碼產業未來一定是互聯互通的,這不止是全國性的,更是全球性的。

現階段,我國不僅要實現與國際接軌的二維碼標準統一規範,還須促進相關技術研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建設,如此才能在未來的互聯互通中掌握國際話語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