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旺则乡村兴,七大模式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近期,随着全国两会的进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话题成为了热议的焦点。在全国两会中也多次提到乡村振兴,并提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方面详尽的指示。

对此,有人大代表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到2035年乃至2050年整个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总体规划。而现在正在制定的2018—2022年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柱,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由业而聚人,由人而兴文,由文而引游,只有坚持产业振兴,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首要前提,以更好地增强吸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才能最终实现扶贫攻坚及带动农村发展计划。

那么,基于不同地域的不同产业资源,应如何发展乡村产业?换言之,也就是如何运用资源的本身,根据当地特色的产业优势,与之搭建相匹配的商业模式。我们以打造特色产业的七大商业模式来进一步分类施策,深入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产业旺则乡村兴,七大模式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一、产业发展型模式

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产生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乡村,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向做特、做精、做强发展,新兴产业成长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效果明显,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手段,推动产业链向研发、营销延伸。如在 中提到的云栖小镇案例就是这样的模式。

产业旺则乡村兴,七大模式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其商业模式的核心应该包括核心技术、产品设计、渠道建设、客户增量、市场占有率的递增率、信息流与物流的效率、B2B、 B2C、供应链优势以及流动资金的充足度等。

规划路径:初步构建美丽乡村旅游产业链,针对每一个乡村特色,以主导产业融合相关产业,衍伸文化创意、文化休闲等特色产业,加速产业带动效应。

二、生态保护型模式

生态保护型模式多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 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比如中政策的始发地福建省,则是凭借其风光优美、环境良好的自然优势,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实现盘活林农闲置资产,拓宽林农就业门路和经济收入。

产业旺则乡村兴,七大模式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规划路径:以优质生态环境为依托、以规模化单一大农业资源为基础、以泛旅游产业集群化为方向的区域生态农业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三、文化传承型模式

文化传承模式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其特点是

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

产业旺则乡村兴,七大模式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规划路径:文化传承型乡村的规划。

四、高效农业型模式

高效农业型模式主要在我国的农业主产区,其特点是

以发展农业作物生产为主,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产量大。

产业旺则乡村兴,七大模式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规划路径:以当地特有的优质大农业资源与差异化“高、精、尖、新”农业科普展示内容相结合,建立现代都市型生态科技农业产业示范园。

五、城郊集约型模式

城郊集约型模式主要存在于大中城市郊区,其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如重庆长寿区,位于重庆市主城东北隅,是重庆东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是重庆陆路的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的重要港口。凭借其优良的区位优势,当地以“高效农商、生态农商、智慧农商”为理念的农商城新业态模式,以产业链模式进一步提升长寿区农产品生产、加工水平,将成为推动区域农产品经济升级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力量。

产业旺则乡村兴,七大模式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规划路径:在一、二线城市周边以品质乡村旅游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社区建设示范项目。

六、资源整合型模式

所谓资源整合就是把来自不同方向、不同层次、不同属性、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有机融合的过程,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体系,打造集农业服务、旅游发展、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整合型模式特色小镇。

产业旺则乡村兴,七大模式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规划路径:大农业资源与其它旅游休闲业态有机融合的农业旅游综合项目。

七、休闲旅游型模式

休闲旅游型是指依靠某类具有开发价值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以旅游服务和休闲产业为主的小城镇,也是一种以商业街区为主要形态,休闲聚集与居住聚集混合的小镇旅游策划综合开发,项目。如休闲古镇、旅游小镇、温泉小镇、艺术小镇、时尚小镇等。

产业旺则乡村兴,七大模式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规划路径:规划建设家庭休闲农场、家庭农庄、企业乡村会所等。

产业旺则乡村兴。每一个地方区域都有其特色产业资源,在这乡村发展利好的政策背景下,地方乡村欲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产业经济,还需因地制宜,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深度挖掘本地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做精做强主导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