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产业这块大蛋糕价值千亿,关键是在于怎么吃!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群众的消费发展水平迅速提升,再次激发了人们对自然原始生活方式的向往,农业旅游作为以体验为主的旅游模式应运而生。

农旅产业这块大蛋糕价值千亿,关键是在于怎么吃!

根据国家旅游局投资项目库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农业旅游类产品实际完成投资3856亿元,同比增长47.6%。

主要集中在民宿、特色小镇、农业旅游综合体等领域,休闲农业和农业旅游正成为资本关注的新热点。

然而,大部分农业旅游的产业建设仍然停留在较为粗放的发展状态:只是简单的模仿、生搬硬套,缺少科学管理的意识和经验。

那么,农业旅游的产业建设该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


农旅混战,实为非理性竞争

农业旅游的建设运营需要产业的支撑,因此特色产业是农旅落地发展的必要前提,产业的良性发展构成了人口集聚的条件和基础。


以荷兰为例:就自然条件来说,荷兰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但一直以来,荷兰对外都是打出“花卉招牌”,同时采取了精品化的产业发展战略。每年无数游客涌入荷兰参观花展,创造几十亿美元的效益,花商也将荷兰花卉奉为经典。

目前我国的农业旅游虽然蓬勃发展,但各地对自身产业的运营挖掘多数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市场上同质化产品多、吸引力缺乏等问题出现。

农旅产业这块大蛋糕价值千亿,关键是在于怎么吃!

而从市场的角度考虑,主体产业就是要打造出产品的稀缺性。在区域内具备一定竞争优势等条件,为后期农业旅游的发展和产业链条的延伸打好基础。


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

在农旅融合发展过程中,更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区位特点、产业特色、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不断地创新,打造独特的农旅概念,以期形成游客聚集,进而带动消费聚集。

以台湾为例:台湾的休闲农庄特别善于发现和挖掘本土历史文化与当地特色资源,如草织、藤编、雕刻、手工艺品、地方舞蹈、戏剧、音乐和古迹史话、传说,再通过新奇创意,包装打造出特色品牌。

这既是解决布局简单雷同、项目同质同构的前提,又是降低建设运营成本、适应消费习惯的关键,也是提升竞争力、增强持续吸引力的有效手段,更是融合当地经济,深化地域发展的核心。

农旅产业这块大蛋糕价值千亿,关键是在于怎么吃!

以产业为基础,并结合有实际意义的本土历史才能突出特色这两个字。进而打造出可观、可游、可品、可住、可行、可体验、可创收的多元化产品,实现主体产业的旅游化链条延伸。


串珠成链,再一次升级之路

从农业旅游融合的产业链条看,由于农业的季节性特点,农旅融合会出现“潮汐”现象。即短时间内游客的过量进入,主要以观光为主。产业链条短,为当地创造的价值有限。

而这一季节性的特点,容易造成农业生产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使其生产经营成本增加,不利于产业的发展。

以法国的普罗旺斯为例,这是世界有名的盛产薰衣草的地方,与此同时也是世界有名的赏花胜地。

但同样是赏花,普罗旺斯并没有只停留在浅层次的观赏上,而是把薰衣草制作成香包、香袋、精油、香水等,不断延长延伸薰衣草的产业链。

农旅产业这块大蛋糕价值千亿,关键是在于怎么吃!

以期在产业的引领下,带动旅游发展之路,实现农业旅游的优化供给,提高链条价值,让农业旅游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只有把旅游和农业深度结合,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加工、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农事教学、特色产品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从原来的单纯一个或几个产业环节向全面产业环节拓展,农业旅游未来才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