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常識:春秋戰國中“春秋”的來歷?何謂“康乾盛世”?

春秋戰國中“春秋”的來歷?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

文史常識:春秋戰國中“春秋”的來歷?何謂“康乾盛世”?

《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襄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為了敘事方便,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文史常識:春秋戰國中“春秋”的來歷?何謂“康乾盛世”?

春秋以後,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大諸侯國連年戰爭,當時人們就稱呼這七大諸侯國為“戰國”。《戰國策·燕策一》載蘇秦的弟弟蘇代說:“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可見當時七大諸侯國都有戰國的稱呼。

文史常識:春秋戰國中“春秋”的來歷?何謂“康乾盛世”?

到西漢初年,“戰國”這個名詞的含義還沒有變化。到西漢末年劉向編輯《戰國策》一書時,才開始把“戰國”作為特定的歷史時期的名稱。戰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記》的《六國年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滅齊統一六國的一年,共255年。

何謂“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是我國清王朝前期統治下的盛世。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迴光返照。起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亂,止於嘉慶元年(1796年)川陝楚白蓮教起義爆發,持續時間長達115年。

文史常識:春秋戰國中“春秋”的來歷?何謂“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指的是清朝從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亂起,到嘉慶元年,白蓮教起義爆發時止。其時間跨度110多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但只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迴光返照。即使如此,中國大陸、臺灣等地的史學界及教科書中,仍然將康、雍、乾時期稱為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西方傳統史學界亦提及這種說法,或稱這段時期為"High Qing",即清朝高峰時期。

【本文由“一點歷史事”發佈,2018年11月1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