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華帝,退錢!

2018的世界盃營銷,生動地詮釋了一句中國俗語: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Boss直聘、螞蜂窩砸重金投放洗腦廣告被觀眾瘋狂diss,但知名度得以大幅飆升。和這些不顧品牌形象強行洗腦的互聯網品牌相比,華帝“法國隊奪冠,華帝退全款”的“花式作死”成為傳統企業世界盃營銷另一極。

我,華帝,退錢!

華帝是怎麼做到的?

1.營銷方法和廣告語的設置已經贏得了成功的一大半

“法國隊奪冠,華帝退全款”這樣醒目的廣告詞在網上迅速走紅,這樣的廣告詞寫的很簡潔順口,更是信息量很大。冠後變成唯一大家記得的營銷贏家。

2.選擇了最適合營銷的球隊和最適合的時機

這屆世界盃分組上,法國和丹麥、秘魯、澳大利亞分在一起,法國隊實力明顯更強,進16強很容易。法國也是一個實力不錯的隊伍,大家還是敢於押注的。

3.縝密的策劃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增加信任度,在廣告上,不但有華帝董事長的親筆簽名,還蓋有公章,儼然是一份正規的合同,讓消費者信任度極速提升。而且,華帝不僅簽約法國國家足球隊,還簽約了法國傳奇球星亨利為品牌代言人。

4.把控事件和傳播媒介也很重要

華帝首先在國內比較權威的媒體南方都市報上投放了整版廣告,迅速在傳統媒體上增加了活動的權威度。

然後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引爆,最後再配合電梯廣告、戶外廣告等,將話題熱度持續炒高。在社交媒體引起爆發式傳播。

華帝的話題從法國隊進去決賽就持續不斷,而且奪冠後華帝積極發佈信息,主動宣佈退款流程,加上朋友圈和微博的助力,華帝既贏得了市場,也贏得了口碑。

總結:

對比蒙牛的廣告投放,由於梅西所在阿根廷過早的出局,讓蒙牛的廣告變成調侃的段子和表情包,BOSS直聘和馬蜂窩的廣告則被瘋狂吐槽,負面纏身。

華帝雖然不是世界盃和央視的主贊助商,但是卻是這次口碑和形象最好的,成為最大贏家。

所以說,對於熱點事件的借勢營銷玩法,華帝可謂是玩轉了整個行業,也是比較成功的範本了,還是值得研究和學習的。

話說回來,沒有提前買華帝套餐的小夥伴,是不是哭暈了?

我,華帝,退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