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藝院團“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創作採風基地掛牌儀式在大興區舉行

央廣網北京12月28日消息(記者劉天思)12月28日,北京市文藝院團“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創作採風基地掛牌儀式在大興區瀛海鎮舉行。大興區2019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同步啟動,這是2019年北京全市首場區級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集中示範活動。現場,北京民族樂團與大興區簽訂《新國門交響》委約創作協議,民族音樂會《大音華章》走進鄉村。

據瞭解,北京市文藝院團“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創作採風基地,是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中宣部和北京市委宣傳部的要求,促進文藝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動“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長期廣泛深入開展的重要舉措,旨在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火熱生活,為人民抒寫抒情抒懷,努力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優秀文藝作品,為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相關負責人介紹,之所以將採風基地定在大興,是因為大興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南海子是遼、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獵場,元、明、清三代皇家苑囿,有“燕京十景”之“南囿秋風”的美譽。同時,大興坐擁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毗鄰副中心,輻射京津冀,聯通雄安新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前沿和樞紐。在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一核一城三帶兩區”的戰略佈局下,大興作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節點,新國門、新大興的未來在這裡書寫,古都的風韻在這裡傳承。依託本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優良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建設創作採風基地,將為廣大藝術家深入生活,沉下去、紮下根,開展創作創造有利條件。

此前,2016年、2017年,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分別在延慶區張山營鎮和通州區西集鎮設立“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創作採風基地,並陸續舉辦一系列深扎活動,取得了良好成效。北京交響樂團深入延慶區張山營鎮基地體驗生活,創作的北京冬奧會題材的交響樂作品《海坨戴雪》即將推出;中國評劇院深入通州區西集鎮基地,挖掘當地文化,正在策劃改編劉紹棠作品《蒲柳人家》。在兩處基地取得經驗的基礎上,今年市文化和旅遊局與大興區委宣傳部合作,在大興區瀛海鎮打造創作採風基地,引導北京市文藝院團藝術家到大興體驗生活,挖掘大興區南中軸文化等獨有資源,進行藝術創作,舉辦公益演出。當天,大興區委宣傳部與北京民族樂團簽訂了《新國門交響》委約創作協議,將要集中優勢資源,攜手推出一部民族管絃交響樂,為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