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前傳,電視劇主旋律的歷史邏輯

孫佳山 中國藝術研究院

《大江大河》前傳,電視劇主旋律的歷史邏輯


在我們過去的觀念中,“主旋律”,是一種特定的影視文化生產類型,“主旋律”就意味著紅色題材,涉及漫長革命歷史的各個環節,它們不僅有一套固定的話語講述模式,同時也意味著其文化生產運作的資金、機構和發行渠道,都與國家體制有著密切的關聯,並且一般往往無法在大眾文化市場取得成功,這種現象事實上也貫穿了20世紀的最後20年。

而電視劇作為大眾文化產品真正開始在中國社會大規模普及首先是技術進步的結果。1990年4月,亞洲1號衛星的成功發射為中國的電視轉播行業開闢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在那之後,全國各省級電視臺開始了陸續“上星”的發展過程。也正是從1990年開始,中國內地電視觀眾覆蓋人數開始大幅攀升,這又與日後不斷生成的中產階級群體或者不斷被建構的中產階級趣味出現了很大的重合,這些都為中國電視劇產業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性基礎。

《大江大河》前傳,電視劇主旋律的歷史邏輯


新世紀伊始,隨著文化領域的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中國電視劇的審批制度逐漸相對寬鬆,投資方式和交換方式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國家投資和企業贊助不再是資金的唯一來源,越來越多的社會資金以商業投資、金融貸款,甚至股票融資的方式流向電視劇製作領域。正是這種大環境的根本性改變,使得與同類的美劇、日劇、韓劇,以及港臺劇相比,內地電視劇製作的類型化在新千年的前十年逐步走向成熟,初步形成了程式化、標準化的通俗電視劇模式。

在電視劇觀眾的細分方面,也開始發展出針對特定階層、年齡觀眾的電視劇類型。充分重視和理解這一發展脈絡,對於正確認識“主旋律”電視劇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為,這些1990年代以來中國電視劇產業的種種歷史變遷直接的影響了中國電視劇行業的生態,也因此事實的改變了“主旋律”電視劇的形態。

在上世紀的最後十年,以《渴望》、《編輯部的故事》、《過把癮》、《北京人在紐約》、《公關小姐》、《外來妹》為代表的電視劇作品貫穿了整個1990年代的社會文化心理,這些作品中以迴歸日常生活為基點的多角度投射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無意識的主流。電視劇一般較少觸碰紅色題材,更鮮有紅色題材電視劇熱播,極少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電視劇更多的體現了市場的主流意識形態。

《大江大河》前傳,電視劇主旋律的歷史邏輯


這也直接構成了1990年代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主流意識形態的雙軌制,即官方的主流意識形態和大眾文化的主流意識形態,在1990年代的中國社會的劇烈變遷中,互不干涉、交相掩映,各自在自己的邏輯中展開。紅色題材的“主旋律”,也就是官方的主流意識形態更多的由電影來完成,如《大決戰》、《巍巍崑崙》、《開國大典》等史詩性的作品。

在一定程度上,它們在故事模式與意識形態表述上仍一定程度的保持著對“十七年”時期革命歷史題材創作的延續性,都是通過講述革命起源的故事來論證現實秩序的合法性。只不過在這類作品中,“革命”往往不是侷限於政黨博弈,就是集中在高層政治精英智慧角力的層面,這也反映了新時期以來對“革命”的理解,在這一點上,這些90年代的“主旋律”電影迥異於“十七年”時期革命影片中所具有的濃重的時代色彩。

新世紀以來,從《走向共和》、《激情燃燒歲月》開始,《歷史的天空》、《暗算》、《亮劍》、《潛伏》等涉及紅色題材的電視劇作品已經有了持續逾十年的熱播,並構成了一個非常獨特的文化現象。似乎在一夜之間,以往處於人們視野之外的紅色題材,開始成為新世紀大眾文化的熱點。這一現象也是1990年代以來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創作自身脈絡演進的自然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