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GEW丨主題演講:Recruit集團與中國戰略投資介紹

11月14日,破局——AI賦能企業服務創投峰會在全球創業週中國站舉行。峰會上,Recruit中國高級投資總裁王蕾進行了以

“Recruit集團與中國戰略投資介紹”為主題的演講,以下為速記整理:

2018GEW丨主題演講:Recruit集團與中國戰略投資介紹

Recruit中國高級投資總裁 王蕾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感謝大家今天抽空到我們的活動,也感謝創業周給我們這樣的機會讓我們站在這裡向大家介紹Recruit,今天我們的主題是AI賦能企業服務,所以我們也是從Recruit拋給大家一個議題,一起來聊一聊AI如何改變我們的企業服務,用戶體驗等等。待會兒我會簡單介紹一下Recruit在全球大概做了哪些業務。

這是我們公司的口號,Follow your heart,在大家生活的日常當中,在你做任何決策的時候,Recruit作為一個平臺,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提供最真實的信息,這是我們做的事情,讓大家做最真實的自己,過想過的生活。這是一個簡單的圖,上面這一排是日常的場景,比如說買衣服、今天去哪兒的餐廳用餐,或者是國慶假期去哪兒度假,要去理髮美容等等,大家平時日常的一些場景,我們都相應的提供以上的服務。下面的Life Event,比如說上學、找工作,人生應該不會遇到很多次,除非你不停地換工作,比如說結婚、買車、買房、生育,在你人生最重要的節點,我們也會提供相應的信息,幫你做一些最適合你個人的抉擇。

Recruit1960年在東京一個非常破的閣樓上成立的,當時我們的創始人是東京大學的大三學生,當時由於日本找工作沒有廣告,只能在新聞報紙上看,可能這些公司刊登了一些廣告,人們就去找這樣的工作,當時我們的創始人覺得這是一個痛點,因為他也要找工作,那麼找工作怎麼辦呢?因為當時還沒有互聯網,所以他做了一本Recruit Book,把很多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的廣告都放在這本冊子上,通過這個冊子就可以找工作,這是我們創始Recruit的場景。因此我們的公司名字現在還是叫Recruit,雖然我們已經展開了各種不同的業務。我們是2014年在東京上市,現在市值大概500億美金,每年1400億人民幣左右的收入,現在全球4萬左右員工的規模。

MAKE or BUY,我們從2000年,20世紀開始從日本延伸到國外,包括中國、歐美、印度、東南亞,是自己做還是去收購?我們有這樣一個抉擇,我們的選擇是BUY,接下來這個圖就顯示了現在整個集團的收入已經接近一半一半,海外一半,日本一半,這是從2000年到現在這十幾年不斷在海外進行合併、投資、收購的結果。可能預期未來幾年海外這一塊會超越日本。

接下來我會簡單介紹一下我們每個板塊做點什麼,抽幾點板塊出來,因為我們在全球有200多個產品,一個個講太花時間了,我們把幾個主軸跟大家分析一下,首先是在線招聘,Recruit最早就是做這一塊的,Recruit在在線招聘這一塊有47個細分產品,主要是分為正式員工和兼職員工,這邊顯示的圖是在日本大學生找工作,相當於前程無憂,我們也是前程無憂最大的股東,對標的企業就是前程無憂,在日本的大學生只要找工作都會用這個產品,知名度接近100%,每年收入165億元左右。

人才派遣,這個數字看上去非常大,800億人民幣,但是它因為包括派遣員工的收入,所以利潤會相對低一點,全球派遣也是我們這兩年通過合併收購,把收入翻了兩倍,前兩年不到400億,現在接近800億,日本業務目前只有40%,60%的業務都在海外,包括我們收購了美國的和澳大利亞的一些公司等等。在日本我們主要是自己拓展,現在是由Recruit Staffing和Staffing Service,我們是針對大企業,他們是針對中小企業,我們把這家公司合併了,現在成為日本第一。

Indeed是全球最大的職業搜索公司,我們是前幾年100%收購了這家公司,Recruit在推廣這一塊很有強項的,我們把我們的資源賦能到這家公司,讓它的業績不斷翻倍,每個月目前的訪問數是2.5億的全球求職平臺。

剛才簡單講了一下招聘這一塊,其實我們在招聘之外還有房產,國內就相當於安居客,我們有在線,在你要買房或者租房的時候,跟房產有關的業務,我們都有做。

旅遊,對標國內的攜程,這個也是我們在日本的品牌叫Jalan,也是同樣有在線APP和雜誌,你想去哪裡玩,介紹一些好玩的內容,都在雜誌和在線平臺上顯示出來。

Recruit不僅是做招聘的,我們有一半業務是招聘以外的,生活服務、消費升級,跟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在日本大家描述Recruit的時候都會說從一個人出生,去世的葬禮業務我們沒有從事,基本上在這之前我們有很多業務都參與了,在日本也是做到最大。

接下來簡單講一下我們的投資戰略,我們跟VC最大的不同的點我們投資的領域是Recruit自己本身做的以及在我們的延長線或者是我們關注的領域,也就是說招聘、生活服務、消費升級、大數據等等。所以我們更多的是從戰略的角度來看,這個公司接下來幾年是否能成為這個領域的NO.1,或者佔有一定的規模,在市場破局的可能性這方面我們看的更多。

因為是CVC,所以我們是2006年成立全球第一個基金,我們有直投,也有投基金,做母基金,目前是中國、日本、美國、歐洲、印度,相對目前短期的盈利來說,我們更重視的是長期市場的可能性,所以我們投完之後也會跟團隊不斷聊這個可能性。

這是我們在歐美的一些策略,目前投了130多家,包括Sharing Economy、企業服務等等,我們很多主營業務是在日本,在日本投資很多是投生態圈,在日本主營業務之上可以提供一些附加價值的,我們會更多的去投。在歐美以及在中國更多的是關注新的業務業態以及商業模式,看是能夠引進日本,或者是把他們帶到國外去。

前程無憂和58是前兩年投的,其它的都是最近這兩年投的,我們投過的一些項目待會兒也會介紹一下他們是做什麼的,以及AI如何改善他們的產品。

這幾年我們通過看了很多項目,我個人的感受,不管是企業服務、AI、消費升級,作為創始人或者是作為投資人,做任何事情最重要一點,我們常常說的就是集中,你Focus你的用戶,你的核心用戶到底是誰,你對你的核心用戶提供怎樣的核心價值,其實有很多問題,因為創始人每天要面臨很多事情,融資,會有不同的VC跟你說融資不能停,你為什麼要融資,你融資目的在於什麼,你的願景是什麼,你要實現什麼樣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是非常重要的,我看過很多企業一開始是做什麼業務,過一陣子就說這個好賺錢,過一陣子再跟他聊,他做不同的業務,你之前想做什麼,你要做的只是眼前的這點小錢還是長期的?你拓展到一定市場規模之後,可能自然而然就是一個變現的方式。所以這是我給大家的一個建議,集中,不要分散太多的精力,以及你到底要做什麼,每天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我真的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嗎?

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接下來由我們投過的一些項目會給大家做一些分享,希望大家能夠享受今天下午的時間。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