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拼集运:降低中欧班列开行成本11%——重载率提升10%以上

今年2月12日,一趟中欧返程班列从荷兰蒂尔堡出发,班列上装载了桥架、红酒、咖啡、轮胎等外贸商品,目的地为新疆。班列到达新疆乌鲁木齐后,卸下该批外贸箱,又立即装载了4柜味精内贸箱,继续发往成都。这是首趟中欧班列集拼集运返程班列。

集拼集运:降低中欧班列开行成本11%——重载率提升10%以上


10个月之后,中欧班列(成都)已运输了125柜集拼集运柜,有效整合了零散货源和班列资源,重载率提升10%以上,开行成本降低11%。

记者了解到,按照国际标准,一列中欧班列通常需要集成41组以上集装箱才能开行,往往会因等待集装箱货物成列,延长单列中欧班列的集货时间;而且,按照铁路总局的相关规定,中欧班列运行途中不允许加挂甩挂等作业,因此集装箱仓位只能固定使用,途中无法更换,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空箱浪费,增加了物流成本,削弱了中欧班列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力。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整合资源,解决空箱浪费问题?

随后,四川自贸区青白江片区创新探索出了集拼集运模式,并在成都海关的指导协调下,就细节操作达成一致。内外贸货物同列运输、空箱换重箱,在确保运行实效的同时有效破解了班列发展瓶颈,实现班列运输提质、增效。“集拼集运创新内陆和沿边地区的合作新模式,让西北地区出口商品也搭上了中欧班列(成都)的‘顺风车’,促进了四川与新疆的贸易发展。”港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四川自贸区青白江片区负责人介绍,推动关检前移,缩小中欧班列(成都)海关监管单元,让监管由“列”变为“节”,实现了内贸箱、外贸箱混编,释放了中欧班列运能。通过两地海关、铁路局合作,实现成都和欧洲去返程班列在乌鲁木齐甩挂,突破了当前中欧班列全程直达限制。

集拼集运班列的开行,是多部门为促进班列灵活化、市场化运行的有益探索,也是成都国际铁路港打造物流枢纽的有效手段,更是西南内地与西北边境省份通过通道共享、协同开放,实现合作共赢的重要举措。

通过创新集拼集运运输监管模式,充分利用中欧班列(成都)进出口的空箱仓位资源,有效整合了零散货源和班列资源,实现内外贸货物混装混载,使得班列重载率提升10%以上,开行成本降低11%。(记者 吴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