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須知:“內寒、內火、內燥、內溼”生成的機理,收藏吧

一、內寒生成的機理

內寒,系內生五邪之一,是臟腑功能、陰陽氣虛失調常見的病理反應,因其自內而生,與外感寒邪不同,故名內寒。

內寒的產生,以陽氣虛衰為根本。陽主熱,以火為徵兆。人體陽氣主溫養煦育,蒸化布達,制約陰類。若陽氣不足,或陽氣虛衰,其溫熱之性減退,鼓舞之機衰弱,難於制約陰類,即不能抵抗陰的寒凝之性,從而產生一系列寒盛之象,如面色蒼白,自汗,畏寒肢冷,便溏,神疲倦臥,脈微等。所謂內寒,其實質就是“陽虛則寒”,是由於陽氣虛衰,失於制約陰的能力,從而使陰的寒凝之性得以外現。

內寒隨五臟陽虛而證有不同。五臟藏精氣,精氣不外陰陽氣血。陰血屬陰,陽氣屬陽。故陽虛所生之寒,又隨其所在之髒而表現各異。

養生須知:“內寒、內火、內燥、內溼”生成的機理,收藏吧

二、內火產生的機理

內生火熱名曰內火,為內生五邪之一。內火的產生,主要是由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所致。內火為病屬於實邪,但由於導致內火產生的原因不同,因此,內火有實火虛火的不同。

1.臟腑實火皆從鬱化

臟腑實火的原因產生多端,機理頗為複雜,但細析之,大約不出飲食失節,七情過激,情志失調,以及感受外邪,引發臟腑實火。飲食不慎,恣食辛辣香燥,或嗜食肥甘厚味,或嗜酒無度,一則損傷脾胃,升降失司,氣機鬱滯而化火;一則積熱內生,蘊結化火,薰蒸臟腑。情志失調,鬱怒傷肝,肝氣鬱結,氣鬱化火,或思慮過度,思則氣結,氣結日久,亦能生熱化火;或暴怒所觸,五志過極,皆從火化。《質疑錄》說:“人身捍衛沖和不息之謂氣,擾亂變動妄行之謂火。火與氣,二而一一而二者也”。情志失調所生之內火,其機要在氣機紊亂,情志過極,五志皆可化火,但以心火、肝火最為常見。

養生須知:“內寒、內火、內燥、內溼”生成的機理,收藏吧

2.內生虛火,當分陰陽

陰虛火旺。陰陽互根互制,若熱病後期,陰分耗傷;或勞欲無度,陰精耗傷;或久病不復,陰液虧虛;或先天稟賦虛弱,腎陰素虧;或肝鬱化火,久耗陰液。陰液既虧,陰不制陽,內熱既生,而水虧火旺,這是陰虛之火產生的機理。《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虛則熱”。

陰火內起。陰火之名,始於東垣。從東垣對“陰火”的表述看,其意大致有三:一是陰虛內熱。實是說思慮過度,心陰耗傷,心陽獨亢,而心火內盛的病理。二是氣虛發熱。發熱本當用苦寒清瀉,但氣虛時的發熱,則由於元氣不足,以致心火獨盛,出現一系列的熱象,這時的心火,就稱為陰火,用寒涼而發熱反甚,以甘溫之法則熱除病退,因而把這種不同於陽熱火邪的火熱之徵,稱為“陰火”。三是氣虛感受外邪,邪正相搏而發熱。從內生五邪的角度看,氣虛時的發熱,便是陰火。

陰虛火浮。陽主外而根於內,若腎陽虛衰,真陽無根而浮越於上,所形成的假熱之象,是為元陽虛衰,為虛火上浮,即臨床常說的“假熱”證。

三、內燥產生的機理

內燥為內生五邪之一,以津液損傷為病理基礎。凡能消耗津液的各種原因,皆可導致內燥,但內燥的產生,主要有因熱、因寒兩方面的原因;此外,根據其損傷的程度,又有傷津、傷血、傷陰精的不同,但總以津液精血枯竭而成燥。

1.內燥的成因

熱灼津液,津傷成燥。內熱之起,或因飲食不當,過食辛辣香燥,肥甘厚味,以致積熱內蘊,熱灼津液而致燥;或因七情所傷,肝氣鬱結,氣鬱化熱,或五志過極,皆從火化,鬱熱鬱火消灼津液,內燥由生;或因氣機不利,氣滯血瘀,瘀血內阻,氣血不行,氣血鬱滯而化熱,以致津液內傷,失於佈散,肌膚臟腑失養而致燥。由於五臟皆能生熱生火,故內燥因於肺熱者,多傷肺津,甚至肺陰不足,則燥起於上;胃熱胃火必耗胃陰,燥由中起;心火熾盛,劫爍心陰,耗傷心血;肝經鬱熱鬱火,內耗肝陰,而上灼心血,下耗腎液;腎家火旺,先耗腎液,上蒸則諸髒陰液皆受其灼。由此,可致五臟內燥峰起,而病之根本卻在五臟精血津液虧耗。所以說,內燥以津液陰血耗傷為終結。

養生須知:“內寒、內火、內燥、內溼”生成的機理,收藏吧

寒凝氣機,津凝不布致燥。寒為陰邪,性主收斂,寒自內生,必是陽氣不振,氣化失常,氣不布津,津液因而凝滯,失於滋潤濡養之職,內燥因此而生。《金匱要略》所記載的肺中虛冷,氣不化津,使肺失濡養,肺葉乾燥枯萎,就以肺氣虛冷開始,以肺燥失潤為結局。

2.內燥致病的機理

肺燥津傷。久病肺疾不愈,熱爍津耗,肺失潤降,宣降失調,臟腑肌膚失養,咳嗽或喘促,氣短,乾咳無痰,口燥咽乾,鼻燥不利,或渴而多飲,舌紅,苔黃燥,脈數。

肺虛涼燥。肺氣不足,肺陽受傷,肺氣虛冷,氣化不利,津液不布,不但肺葉失於潤養而乾燥枯萎,肌膚筋脈亦失濡養,呈現一派乾燥枯澀之象。

陰虛為燥。大病久病,陰虛未復,或久病失血,陰血虧虛,不能滋榮,以致肌膚乾燥,皴裂作癢或疼痛,肌肉消瘦,五心熱甚,咽乾口燥,大便燥結,脈細而澀。

津枯腸燥。大腸主傳導化物,又主津液。津液耗傷,腸道失潤,傳導失常,以致大便燥結不行為特徵。常見病機有兩方面,一是飲食失節,燥熱內盛,或素體陽盛,熱鬱傷津,津傷腸燥;二是熱病之後,津液受傷,而餘熱留戀不去,以致腸道失於滋潤,傳導因之不暢。

四、內溼生成與脾腎的關係

溼生於內,名曰內溼。溼屬陰類,內溼是由於水液運化、輸布失常而產生的病理產物。內溼產生的關鍵是水液輸化失司,而人體主持水液代謝的臟腑,以脾腎為主,因此,內溼的生成與脾腎關係最為密切。

1.脾失健運,溼邪內生

溼自內生多責之脾。溼本於水液,而人體運水化溼的關鍵在脾。《素問·太陰陽明論》說:“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脾主運化水溼,飲食所傷,勞役失度,思慮所傷,久病不愈,皆可損傷脾氣,導致健運失司,不能行其津液,水谷精微不能輸布,是以聚而成溼。《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溼腫滿,皆屬於脾”。脾病生溼,病機有虛實之分。其實者,邪實阻滯,妨礙脾運,氣阻生溼;其虛者,脾胃氣虛,運化無力,或脾胃陽虛,溼自內生,從寒而化,為寒溼之證。

養生須知:“內寒、內火、內燥、內溼”生成的機理,收藏吧

2.腎失蒸化,水溼內停

內溼的產生與腎陽蒸化失常也有密切關係。腎中陽氣為一身陽氣之根。而腎在水液代謝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故稱“腎為水之下源”。這一重要功能主要依賴腎陽的蒸騰氣化來完成。腎陽的蒸化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腎中陽氣的蒸騰,使經三焦水道而行於下焦的水液能夠覆上騰,繼續參加津液代謝,其濁者歸於膀胱為尿;二是腎陽的氣化,司膀胱開合,開合得宜,則小便藏洩有度;三是腎陽支持脾陽。如果先天不足,或年老體衰,勞欲過度,久病傷腎,腎陽不足,則蒸化失職,水液不能正常蒸化、佈散和排洩,就會導致水停成溼,甚至水溼氾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