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單身報告出爐,62.5%的單身人士表示無房不可婚!

10月31日, 58同城、安居客、趕集網聯合人民網,共同發佈《2018年單身人群居行消費報告》。報告折射出,房子與婚姻的聯繫,單身群體秉持傳統觀念。

52%的單身狗希望在30歲前擁有第一套房

《報告》表明,有52.5%的單身人士渴望在20-30歲之間擁有第一套住房。而單身人群中60.2%的受訪者已經擁有自己的第一套住房。有超過40%的單身人群希望在26-30歲之間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和車。

2018年單身報告出爐,62.5%的單身人士表示無房不可婚!

一半以上的單身狗認可買房是結婚的提前

受國內傳統觀念影響,年輕人普遍認為買房是結婚前必不可少的環節,有62.5%的單身人士選擇先買房再結婚。

其中,新一線消費者相比一線消費者,更看重房子對婚姻的影響。

新一線城市單身女,更希望男方承擔首付

《報告》顯示,在新一線城市,有55.8%的新一線單身人群首選“首付款男方承擔,雙方共同還貸”購房形式。

一線城市受高房價影響,有44.3%的一線單身人群首選“首付款男方承擔,雙方共同還貸”購房形式。一線單身人群比新一線單身人群更希望雙方共同承擔購房費用。

男性要脫單是件不容易的事

我國的單身人口已達2.4億人,2018年上半年的結婚人數同比下降5.7%。這是自2013年以來,結婚人數連續第五年下降。作為男性,在現今的一二線城市想要脫單結婚,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就像我曾在看到一個笑話:

男:我有房有車,我們結婚吧。

女:你怎麼這麼大男子主義,我們女人不是房和車的交換品!

男:我有房,不如你買輛車,我們結婚吧。

女:有房有車不應該是男人的標配麼?為什麼要女人買?我們是弱勢群體。

男:我沒房沒車,我們一起努力。

女:滾!

大部分姑娘們心裡,麵包和愛情都很重要。如果一個男人沒房子,就可能會站在鄙視鏈的底端。多少青年才俊因沒房黯然神傷,多少青年男女因沒房而勞燕分飛。

2018年單身報告出爐,62.5%的單身人士表示無房不可婚!

一線城市房產均價4萬以上,新一線城市房產均價2萬以上,這樣的一個重擔如果落在一個人身上真的好難。毫無疑問,男性被要求單方面買房是極大的不公平。

買房對於土豪來說是沒問題的,他只需考慮和誰一起住。勞苦大眾不管是男是女,不管是從婚姻法,還是從現實物質,共同購房是最可取的形式。

房子是婚姻的剛需

中國傳統推崇成家立業,先有家才有業。家是什麼,安身立命之所,是穩定的生活。人生大事都跟房子有關,房子就不得不擺到檯面上來。

在國情之下,租房住和買房住完全不能等同。個人房東極其任性,想漲房租就漲房租。前段時間爆出的自由甲醛房,更叫人心驚膽寒。租房子總歸是一種寄人籬下。租房對於婚姻中的大多數,並不意味著安家。

本來房子只有居住的功能,但由於戶籍制度,房子和教育捆綁了。沒房子,小孩就很難受較好的教育。兩口子要生育,要給孩子一個安定的成長環境,房子是對整個家庭和未來婚姻有都幫助的。

社會的婚姻貞操在崩塌,失敗的婚姻裡,女人付出的隱性成本更大,如果沒留住人,起碼得留住錢。一個男人願意提供家庭最重要的資產“房子”,就是證明自己打算和女人過一輩子,人和錢都是你的。用最靠譜的房子,來擔保愛情,也是增加了婚姻的安全感。

2018年單身報告出爐,62.5%的單身人士表示無房不可婚!

結婚的前提不是有房,但要有一個明確的買房計劃

婚姻是長跑,能不能相伴走完人生,物質資產真的不是最重要,關鍵看另一半能不能跟你踏實地過日子。如果對方和你價值觀匹配,具有責任心,不拿買房作為結婚條件是沒問題的。為了一套房,錯過一個對的人,才是最大的遺憾。何況土豪本來也是鳳毛麟角。

既然是找有責任心的人,他就不會想讓愛人過著居無定所、四處漂泊的生活。一起共度餘生,這是買房的原動力,雖然意味著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壓力,但也絕對是對自己今後生活的保障。

不怕嫁現在沒房的男人,只怕嫁沒人生規劃的男人。

2018年單身報告出爐,62.5%的單身人士表示無房不可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