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死后82年,随着一封密信的现世,为何时人感慨诸葛亮终于可以瞑目了?

历史茶坊


公元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时蜀汉大将姜维,廖化率军驻守剑阁抵御钟会大军,然不想魏将邓艾竟兵行险招,偷渡阴平,兵锋直指成都。蜀主刘禅闻邓艾兵至,最终放弃抵抗,开城投降,远在剑阁的姜维听闻刘禅降魏后痛心不已,然木已成舟,姜维无奈只得投降钟会,然而也正是这一降,让一代名将姜维背负了颇具争议的降将之名。姜维未能尽诸葛之志,不能以死报国,实有负诸葛所望!

直到姜维死后82年,随着一封密信的现世,时人方知姜维乃真英雄,诸葛武侯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封密信中到底又写了什么呢?

知遇之恩

姜维本是曹魏边地的一员小将,所幸诸葛亮慧眼识才,在姜维随着边城投降蜀汉后将他带在身边予以重用。不仅多次提拔他的官职,后来更是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将姜维视为自己的接班人。所谓“千里马常有,然伯乐不常有”,可以毫无保留的说:是诸葛亮成就了姜维,若无诸葛,则无姜维。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一代贤相终究还是在兴复汉室的道路上倒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给后人无尽叹惜!时诸葛亮临终前告知姜维,要他终身效忠汉室,莫忘恢复汉室之志。然成都破城后,坚守剑阁的姜维并未战至力竭,而是选择了投降,难免受后人非议。

真相大白

公元263年,姜维降魏,自此背负了降将之名!然次年姜维就死于兵难,以致姜维降魏的真相不为人知。直到姜维死后82年,这一真相才大白于人间。

公元347年初,东晋权臣桓温平定巴蜀,在成都发现了一封密信,而这封密信正是当年姜维投降钟会后写给后主刘禅的,密信内容不过区区二十三字,却彰显了姜维的一片赤诚之心。《华阳国志》记载了这封密信的内容: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在密信中,姜维道出了他降魏只是权宜之计,希望刘禅能暂忍屈辱,来日姜维必图复国之策。

故时人感慨,诸葛武侯有此传人,可以瞑目了!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公元228年,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虽然因马谡失街亭,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诸葛亮却在天水得到了一个姜维。在得到姜维后诸葛亮大喜,他在写给蒋琬的书信中说道姜维是“有胆略的凉州上士”,值得培养。


姜维投蜀后,诸葛亮出征,姜维都跟随左右,诸葛亮很看重他,两人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诸葛亮死后,姜维跟着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镇守边境,多有战功。蜀汉第三代班子费祎掌权后,姜维屡次想兴兵北伐,想实现诸葛亮遗愿,但都遭到费祎拒绝。

在费祎被刺杀后,姜维没了制约,于是他在升为大将军后,着手主持北伐大业,立志要完成诸葛亮遗愿,不过北伐并没有很大的进展。

公元263年,司马昭正式展开了自己的伐蜀大业,在钟会与姜维相持不下之时,魏将邓艾率军偷渡阴平,攻克绵竹,打到了成都城脚,蜀主刘禅最终选择了投降。之后刘禅又命令姜维投降,姜维于是选择了投降。投降之时,《三国志》用了八个字来突出姜维手下将士的表现即“将士咸怒,拔刀砍石。”这可以看出姜维的将士当时也是很想一战的。

陈寿写的没有注的《三国志》过于简略,写到姜维投降就没了。虽然是后主刘禅让投降的,但终究还是让姜维带上了降将的帽子。


公元347年,东晋桓温率大军平定了巴蜀的成汉政权,桓温属下孙盛找到了姜维曾写给刘禅的一封密书,密书说道:“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意思说自己当时是诈降,要刘禅忍耐一下,他马上就要光复蜀国了。

而桓温当时看到这封密书则发出了感慨说诸葛亮可以瞑目了,桓温的意思也就是说诸葛亮没有看错人,姜维一直都是心系蜀汉,是他合格的“徒弟”。当时的轻易投降是另有打算,是想借假降来光复蜀汉。桓温发现书信是公元347年,而姜维死于264年,差不多近82年。


姜维密书刘禅这个事迹都记载在东晋史料《华阳国志》之中,《华阳国志》是记载古代西南地区的重要参考史料,它的作者常璩是曾是成汉散骑常侍,桓温灭成汉后,他做了桓温的参军,随至建康。他是当时事迹的见证人之一,所以应该是比较靠谱的。《华阳国志》中的这件事后来也被纳入《三国志》中当做原《三国志》的注,自此广为人知。


夏目历史君


诸葛亮,被神化了。

刘备一开始,还是奉行统一战略的。

曹操也觉得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曹耳。

刘备在其后的败退中,动摇了统一战略的决心。

而诸葛亮的隆中对,也顺应了刘备的战略变化,并为其所用。

中华文化是统一文化。

割据,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必被统一。

诸葛亮能力有限,而且身体素质也不好。

姜维从诸葛亮那里学到的东西,恐怕极为有限。

真降或诈降,其实并不重要。

不能向统一发展,失败便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作为后人,作为秉承统一传统的后人,我们同情失败者,同情弱者。

因为统一力量,就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永无止境。

崇拜强者,是对立力量的传统,不合中华统一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