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故事」一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信访工作无小事,事关民生,没有鲜花和掌声,只有责任和奉献。信访工作既需吃透现行政策,又要安慰来访者的心理、感情,感知群众诉求,需要一事一议、带着感情“入戏”。

近日,一对老夫妻将一面绣有“怀爱民之心,办利民之事”金字锦旗送到永吉县信访局,这锦旗承载着信访人孙某夫妻俩的感激,感谢县信访局同志不辞劳苦、公正高效化解其信访事项。

孙某为永吉县口前镇居民,反映其1976年部队复员分配到永吉县委组织部工作后调入县水利系统,自1980年之后没有上岗,到退休年龄时却找不到本人档案,无法按职工身份退休,要求单位为其解决退休待遇等问题。该信访事项时间跨度长,永吉县又发过几场大水灾,一些相关资料、证据查找困难,给调查核实工作带来极大难度,档案是在单位丢失还是被本人借走,确凿的证据材料难以找到,一度使案件陷入僵局。为妥善化解此案件,永吉县领导高度重视,通过联席会议召集事涉部门多次研究,查找问题症结,寻求突破口;信访干部深入开展调查核实,还原历史,探讨现行政策并多次与事涉部门交换意见。本着档案保管不应由个人负责的原则,为信访人的合理诉求争取应有的权益,但同时也通过查找政策及结合信访人多年无故离岗的实际,对其提出的不符合政策的无理诉求解释说明并积极做好思想疏导和教育工作。通过多次与信访人沟通,发现信访人的心结在于将来的养老与住房问题,本着诉求合理解决到位、诉求无理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帮扶到位的处理原则,永吉县信访局上报县领导通过召开县联席会议共同商谈解决办法。县委副书记王劲松同志指出,一方面我们要正视历史,勇于承担,个人档案丢失不应该归咎于职工本人,相关单位在保管和借阅过程中存在管理漏洞,在档案保管单位拿不出相关证据的情况下,应负有保管不善的责任,对信访人到达退休年龄至今为止这八年时间因档案丢失无法缴纳社保、享受退休待遇一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另一方面涉事部门也要向信访人讲明政策,多年来离岗未归却要求与单位正常上班职工享有同等待遇,这一点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但考虑到信访人年老多病、无子女赡养的实际,可以在生活方面多方施策,帮助解决其生活困难问题。按照信访事项“三到位一处理”的要和“案结心结”一并解的工作目标,一方面涉事部门比照单位同期退休职工为孙某退休至今八年来因档案丢失无法自行缴纳社保而导致无法享受到的退休待遇数额进行了计算,通过救助金一次性解决;另一方面针对因省里停办档案补档工作及超龄人员难以纳入社保等政策调整因素导致孙某今后生活无着落的问题,积极协调属地民政部门,按政策为其申办了“五保户”,同时联系住建部门为其申请了廉租房,至此,孙某今后的生活问题也一并得到了解决,孙某对处理结果十分满意,签订了息访协议,为信访局、涉事部门和属地政府分别送去了锦旗。锦旗上鲜艳的“怀爱民之心、办利民之事”的大字,正是对信访部门默默无闻工作的完美诠释,这个历时八年的信访事项,通过各部门共同发力,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案件背后的思考:此案件圆满解决,调查研究是前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充分调查,才能摸清案情、找准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人民为中心是基础,要胸怀爱民之情,时刻关注群众冷暖,高度重视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以“事要解决”为目标,妥善化解信访事项;领导重视是重要保障,永吉县领导带头包案,召集事涉部门分析研判,顺利推进案件化解;统筹协调是关键,既要庖丁解牛,逐一分解,交由事涉部门分别办理,又要加强部门联动,整体发力,综合分析判断,共同推进信访事项化解。】

(永吉县信访局 姜慧)

「信访故事」一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图为孙某为信访局送上锦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