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傳統綜藝”的我老了麼?丨心理雜貨鋪

編者按: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編輯王日出在中科院之聲開了一個雜貨鋪,鋪子裡有各種有趣的心理學百貨。歡迎大家沒事過來逛逛。

如果盤點2018年,《燃燒我的卡路里》肯定是年度洗腦神曲之一,這句話甚至成為網絡流行語之一。不過對我來說,不單是卡路里消化不了,這幾年流行的其他歌曲也著實沒有十幾二十年前的歌更順耳,去唱K也都選的是老歌。這並不是說現在的歌一定就不好聽,而是在大腦發育期間聽到的旋律會“刻印”在神經系統中,而對我們的情緒有更大的影響力。

不論是歌曲還是其他事情,15-25歲的記憶往往最為深刻,因而這個階段也被稱為“回憶高峰”。神經學家對於這種現象的解釋是,在大腦最終達到成熟的“衝刺階段”,可能會對這時期接收到的信息進行特別出色的編碼加工。樂曲引發的懷舊情緒與樂曲對情緒的喚起度、對於樂曲的熟悉程度緊密相關。當我們聽到一首歌時,首先接受刺激的是聽覺皮層,大腦將旋律、節奏這些信息加工成一個整體。音樂還可能刺激初級運動皮層,這使得我們隨著音樂開始律動。這一系列的神經聯繫,隨著樂曲一次次的重複而建立起自動的聯繫。音樂還與成長過程中的重大事件緊密相連:與曾經經歷相關的歌曲更容易激發起懷舊的情緒,這些音樂可能成為某件事情的標記,一旦音樂響起,當時的情景、情緒甚至身體感覺都同時會被喚醒,更加深了樂曲的記憶。

除了音樂“刻印”在神經網絡上的痕跡,音樂還與青少年的社會身份認同有關。青春期是形成自我概念和身份認同的重要時期,而音樂則是人們對身份表達的一種方式。根據音樂標籤理論,對青少年來說,音樂偏好就像個名牌,起到了表達價值觀、態度及意見的作用。青少年們將自己劃分到一個群體中——或者他們希望成為這個群體的一份子,而音樂偏好正是這種群體標籤的一種外在表現。就比如說,一個學生想讓別人認為自己很“酷”,而他認為說唱音樂很酷,或者是玩說唱的人很“酷”,那麼他很可能會表現出對於說唱音樂的喜愛。

雖然我們對會青少年時期聽到的歌曲印象尤深,但這並不意味著音樂品味會一成不變。音樂品味雖然和個人經歷、性格有關,但研究也指出,不同年齡的人欣賞的音樂也有共性。比如年輕人聽音樂更多,也會在更多的場合下聽音樂,而中年人則主要在私下裡聽音樂。現在的音樂類型越來越多,而對於音樂偏好也有人做過劃分。對於音樂的偏好也有較為鮮明的年齡變化,這與不同階段面對的成長任務(挑戰)密不可分。根據人們對於音樂的情感和情緒反應,將音樂偏好劃分為五個類型,這五個類型的英文首字母正好能組成“MUSIC”(Mellow, Unpretentious, Sophisticated, Intense, Contemporary),不同年齡段的人表現出明顯不同的音樂偏好。青少年時期最重要的成長任務是尋找自我認同,這一時期音樂偏好的最大特點是對於激烈音樂突然熱衷。簡單來說,這種音樂的特點就是“躁”:聲音大、歌詞激烈、囂張,正代表了青少年宣佈獨立的態度。進入成年期,這種“躁”逐漸讓步給現代音樂甚至舒緩的音樂,比如電子樂和R&B,這些音樂更加浪漫,傳遞著更為積極的情緒,也更適合隨之起舞,正是酒吧、派對、聚會上的最愛,這種偏好也反映了在成人早期的成長任務是建立親密關係、滿足愛和被愛的需求。隨著年齡再增長,人們越來越喜歡更“高大上”的音樂類型,比如古典音樂和爵士樂,或者淳樸的音樂風格,比如鄉村音樂和藍調。古典音樂和爵士樂對音樂審美要求更高,也與文化素養甚至社會經濟地位有關,也就吸引了以這些為目標的中年人們。而鄉村音樂和藍調中舒緩的節奏,對細膩感情、懷舊情緒的徐徐道來,則反映了中年人另一方面的需求:穩定的家庭生活和養育後代。

這樣說來,看不下“電音潮牌綜藝”,卻在追“傳統綜藝”的我,還真是人到中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