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北歐人的幸福指數竟然是全世界最高的

不敢相信,北歐人的幸福指數竟然是全世界最高的


最近,一篇關於“北歐人與中國人生活對比”的文章火了。

北歐人的生活是怎樣的?

文章借用高曉松的話,展現了北歐的風情:

“在丹麥,人們出行就是騎一輛自行車; 在瑞典,人們出行就是開一艘小船大家開著小船看看日落,釣釣魚,船上也沒有什麼先進的設備,自己動手解纜繩,啟動發動機,把船開出去,過著非常安逸、與世無爭的日子。”


總之,文章描述的北歐像一個天堂,哪裡的人慾望極簡,不追逐名利,生活恬淡舒適,家庭和睦,幸福指數很高。

北歐人為什麼可以這麼幸福?

有一個極端的說法是:因為不幸福的人都自殺了。

北歐幸福指數極高的另一面,是極高的自殺率。尤其是丹麥和芬蘭,在整個20世紀一直處於全球自殺榜首列。除了自殺,抑鬱症在北歐也很常見。

來看一組數據:

瑞典目前有1/4的人口患有抑鬱症或有抑鬱症傾向。

芬蘭青少年中有10%罹患不同程度的抑鬱症和焦慮症,其中有50%的人尚未得到醫治。目前芬蘭有超過5%的人口患有抑鬱症。

冰島是全世界最大的抗抑鬱藥消費國。在冰島,每1000名居民中大約有118人每天使用抗抑鬱藥。

很多人可能會說:what?跟我有什麼關係?

實則不然,我們每個人的工作、生活無時無刻都會伴隨著焦慮……

焦慮是什麼?


根據百度指數,2018年將近全年焦慮一詞的搜索指數以及資訊指數都在1500以上,這個數據表明焦慮一直都是民生熱點關注話題,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那麼到底什麼是焦慮呢?

焦慮,是包含了擔心、緊張、恐懼、尷尬等情緒的一種情緒統稱,它同時還帶來了一些軀體上的勝利喚醒,比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出汗、眩暈、腸胃不適等軀體反應。

焦慮不是個壞事,適當的焦慮,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適應社會,它相當於一種驅動我們改變的力量。

但過度的焦慮也不是個好事,過度的焦慮會帶來情緒上的痛苦,還會帶來很多軀體上的不舒服,比如會經常覺得累、精肉緊張、脖子痠痛、睡眠質量下降、幸福感降低等。總之過度焦慮雖不會讓人出現生命危急,但卻會讓人生活質量下降很多。

為什麼會焦慮

金錢

當今社會普遍認為,人到30歲,就應該結婚生子,有車有房有存款。應該買任何想買的東西,過優越的生活。

但為了過優越的生活而入不敷出並不是幸福的秘訣,花幾千塊錢買衣服、住高端小區以及打車上班只會讓你負債累累。

隨著債臺越堆越高,僅僅償還利息就會花掉越來越多的工資,也因此不敢辭職、不敢失業,生怕失去經濟來源。

由此陷入了欠債 — 焦慮 — 欠債 — 焦慮的惡性循環。面對骨感的現實達不到理想的豐滿,感覺到了差距,自然就會焦慮!

年齡

一想到要變老,幾乎每個人都會焦慮,但有人對年齡的焦慮走向了極端。看到同齡或是比自己年輕的人已經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由自主變得焦慮

他們急於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所有工作,又在看到更年輕的人成功時更焦慮。

工作關係

有些人總是痴迷於擴大社交網,深信認識的人越多,前途就越光明。但是其實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你會發現,只有雙方在關係中處於平等地位,才能互相幫助。

人際關係很重要,但心理健康更重要。如果你發現維持關係會更焦慮,那就多關注自己吧。

育兒

父母會發現自己的情緒總是隨著孩子的成績而波動。如果孩子在學校表現不佳,家長就會非常焦慮。

這樣的父母會總是強迫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殊不知培訓班的壓力不僅不會有預期效果,反而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自己。

總的來說就是對未知的恐懼以及和他人的對比還有對完美的過份追求

焦慮的危害


1、降低生活質量

這是一種長期性的負面情緒障礙,對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質量以及社會功能的發揮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2、會造成失眠

焦慮的人和那些生活上經歷許多壓力事件的人更有可能患上失眠。壓力和焦慮可能會導致不只一晚或兩晚的睡眠問題。一項新研究顯示,焦慮可能導致長期的睡眠問題。研究人員發現,與焦慮相關缺乏睡眠的問題,可長達6個月。

3、增加死亡率

焦慮水平高的男性,有大約25%患上了心臟病。而且死亡率比正常人高23%。對於女性而言,高焦慮的女性的死亡率比正常人高了23%。而且,這部分人中又有23%左的人患上了一種容易使人抽搐和死亡的叫心房纖維性顫動的疾病。由此可見,長期患有焦慮症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4、會增加癌症發病率

致癌的因素十分複雜,而精神因素在癌症的發生和發展上起著重要作用。現代醫學發現,癌症好發於一些受到挫折後,長期處於焦慮、精神壓抑、沮喪、苦悶、恐懼、悲哀等情緒緊張的人。精神心理因素並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卻往往以一種慢性的持續性的刺激來影響和降低肌體的免疫力,增加癌症的發生率。

5、傳染家人

患者的焦慮情緒極易“傳染”給家人。特別是家裡有小孩的,小孩一般對大人的情緒狀態極度敏感,當他們感受到大人的焦慮情緒極易產生不良的心理反應。

說到這裡不禁想起2003年4月1日,一代巨星張國榮因抑鬱症病情失控,選擇在愚人節這天,從香港文華酒店縱身一躍,令人嗟嘆惋惜不已。

1962年8月4日,美國著名影星瑪麗蓮·夢露死在了她位於洛杉磯的公寓裡。法醫發現,夢露是因為服食了過量安眠藥“自殺身亡”的,而她用來“自殺”的速可眠,是一種用來治療失眠和緩解壓力的藥物。

生活潦倒、情感受挫,命運的不公讓梵高一直鬱鬱寡歡,他時常會選擇自殘的方式折磨自己,甚至用剃鬚刀割下耳朵上的肉。梵高的抑鬱症相當嚴重,到了1890年7月27日,不堪心理重負的梵高終於向自己下腹開了一槍。

這些都是我們不願意看到、不願意它發生的事情,但是生活中它卻很真實的發生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如何克服焦慮


1、積極的自我暗示

法國大作家大仲馬說過:“人生是一串由無數的煩惱組成的念珠,樂觀的人總是笑著唸完這串念珠”,當自己有焦慮情緒時,給自己以強有力的自我暗示,如“我能行”、“我一定能夠成功”、“我看好我自己”等。積極地自我暗示,可以增加自信,克服焦慮。

2、適量的運動

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消除一些導致焦慮的化學物質,使精神放鬆,心情愉悅。當你感到焦慮時,索性什麼都不要去想,去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游泳等,不僅鍛鍊了身體,而且有效的緩解了焦慮的情緒,使你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做下面的事。

3、做最感興趣的事情

人們在做自己感興趣事情的時候,都會全身心的投入,進入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因此,當你面臨焦慮時,放下手頭的工作,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如唱歌、聽音樂、看電視、打籃球等等,當你做完這些事情的時候,你的煩惱焦慮早就無影無蹤了。

4、情感宣洩

情感宣洩是緩解壓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你可以把你的緊張、焦慮講給親人或朋友,讓自己的內心得到調整;或者找一個適宜的地方,放聲大哭或大笑,以宣洩自己內心的焦慮。

5、避免陷入過度沉思

過度沉思本身是一個巨大的問題,而非解決焦慮的方法。

當你焦慮的時候,這樣告訴自己:

這些感覺是暫時的,我是個人,我有這樣的情緒非常正常,完全合情合理;沒關係,我完全接受,我不急著掙脫,我可以嘗試感受這種負面情緒,這是我生而為人的權利,我知道它一會兒就消失了。

6、樂觀的心態:

這對於焦慮症的調節是很重要的,當您沒有自信的時候,不妨回憶一下自己輝煌的過去,或是想象一下您即將成功的景象,就很快的化解焦慮和不安,恢復自信。

焦慮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承認自己焦慮了。

人生在世,活著並不只是為了家人、為了工作、為了生活,有人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可他們出生在羅馬了啊!別啊,不是誰都想去羅馬的,比如我想去斐濟。多愛自己一些,當你放下那些根本不屬於你的東西,你會發現,焦慮只會讓你活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