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相:對比中國與日本教育的差距,為什麼中國缺少匠人?

中國教育真的如此不堪麼?

為了解開這個問題,我們踏遍十幾個國家地區,研究不同國家的人的教育,想要找出最好的答案來。

此文章會分好幾篇,裡面的國家包含日本,以色列,美國,英國等。

中國教育就不說了,想要知道的點鏈接:

https://www.toutiao.com/i6625063031762059784/

第一站:日本

日本的教育有特別明顯的特色,日本有一個發榜文化。

這個發榜文化很像以前中國古代的放榜。

每次到了發榜的那一天,考上的考生,親朋友好友在那邊歡呼,考不上的考生抹著眼淚悄悄的走掉。

教育的真相:對比中國與日本教育的差距,為什麼中國缺少匠人?

教育的真相:對比中國與日本教育的差距,為什麼中國缺少匠人?


不一樣的是,日本直到現在還在堅持著這種文化,而我們高考查成績已經變成是過電話,網站,老師告知的。

在日本,考上日本重點院校的學生當中,有70%都是要上私立補習班的。你如果沒有錢上私立的補習班,你根本考不了那些好的大學,所以精英教育需要很多錢堆起來。

其實在中國也差不多,我在廣州當老師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一線城市教育跟三四線城市不一樣的地方。

那邊的小孩,有很多早教課程,比如游泳,繪本閱讀,親子課堂,孩子大概1歲多,就會去上各種興趣班。

到了小學,他們也上各種興趣班,比如:象棋,鋼琴,舞蹈,英語,等等,有些孩子一個星期4-5節的興趣班課程,而且是不同的興趣班,一年上下來學5-6種喜歡的技能。

我曾經看過廣州的一位家長為孩子安排的課程表,裡面很詳細的規劃了孩子幾點到幾點該上什麼課程,暑假上什麼課程,寒假又是什麼課程,媽媽就像是一位明星經紀人那樣去打造自己的孩子。這位媽媽告訴我,每年花在孩子興趣班上的錢大概10幾萬,而且還不包含孩子參加比賽的還有學習的課本費用之類的。

而且他們不僅重視孩子的興趣特長,他們也很在意孩子的在學校的考試成績,曾經有位家長告訴我,他們家的孩子數學成績很差,需要上補習班,我問他,孩子幾年級?考了幾分?這位家長說,孩子四年級,期中考試滿分100的試卷只考了96分,錯的4分就是因為計算速度慢。

這些家長很願意,也有錢投資,想來這也是一線城市出重本大學生多的原因。

教育的真相:對比中國與日本教育的差距,為什麼中國缺少匠人?


而在日本也是有補習班的。

在日本有條叫駿的補習街,它的市場佔有率要遠遠超過中國新東方的影響力,補習街這邊一條街全是學校,另一條街全是賣吉他的,能考上大學的,往這邊走,考不上大學的就往賣吉他那邊走。

日本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擇校,因為早稻田,風大,這樣的學校他們會有這種私立的幼兒園,只要上了這個幼兒園,基本上不出意外的話,這個孩子可以一步一步的上到日本一流的名校,為了能夠上這樣一流的名校,競爭是非常激烈的。

教育的真相:對比中國與日本教育的差距,為什麼中國缺少匠人?


在教育的投資方面,日本人很捨得花錢,他們認為:有錢無罪,無錢有罪,你窮,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你有錢是因為你足夠努力,他們特別崇尚有錢人,有錢人也願意花錢的在教育上,培養一個能夠上到重點學校的學生,大概要花費人民幣282萬人民幣,那如果上一個普通的大學,可能人民幣只需要18.6萬元,這個差別還是挺大的。

教育的真相:對比中國與日本教育的差距,為什麼中國缺少匠人?


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是怎麼樣的呢?

日本的孩子,就是追求標準,而且不要出眾。

大街上凡是穿著黑,白,灰顏色的人,基本是日本人,凡是穿著,天藍色,紅色的,基本上是遊客,日本當地人是追求自己與別人一樣的

凡是特別出眾的車牌,比如:四個八,四個九之類的就是日本的社團組織,也就是黑社會,這些人喜歡拉風的車牌,搞得比較誇張。然而,真正的日本主流人群都是希望車牌數字不要容易被記住,他們總是喜歡把自己沉沒在人群當中。所以,日本的孩子特別追求相互依存,就比如說,在日本的一個組織裡,下級會對上級,提出無理的要求,日本人經常會說,你是我的前輩,所以希望前輩能夠為我做一點什麼事,只有滿足後輩提出的無理要求之後,才能證明我們是一體的,當然,前輩對後輩也可以提出需要被滿足的無理的要求,綜上所述,我們不難得出,為什麼在一個日本的學校裡面大家追求的事情是整齊劃一了,在他們看來,大家都通過考試更重要。

在日本一流的大學裡面,大家應付考試的時候是全班同時應付考試的,在班上,同學們會互相劃分任務,數學,物理,語文,化學,各找一些人負責,這些負責人會把筆記做得很詳細。

厲害的學生,筆記是可以拿來拍賣的。等到整理完畢後,大家互相交換筆記,看同樣的筆記,考同樣的試題,他們在乎抱團文化。

教育的真相:對比中國與日本教育的差距,為什麼中國缺少匠人?


日本大學裡面最有趣的現象就是他們擁有全世界,最豐富的社團組織,我們能夠想象的社團他們都有,比如,打棒球社團,詩歌社團,武術社團之類的,但是他們還有很多奇怪的社團,比如:摺紙社團,整個社團就研究摺紙。海鮮麵評價社團,就是在一塊就研究怎麼評價海鮮麵,更好笑的是,打雪仗社團,研究如何不下雪時打雪仗,並且還制定了非常充分的遊戲規則,日本人喜歡追求一件事做到極致,這點從社團文化種就顯示出來了。

從這點來說,中國大學社團就沒有人家那麼豐富了。

上好的大學不僅需要能力,更需要財力,考不起大學的該怎麼辦?

在日本,如果你考不上大學,你在這個社會上也依然可以很有尊嚴的生活,日本人特別尊重那些把一件小事做到極致的人,而且家族裡的長子往往是要義無反顧的來繼承家族產業的,比方說,有人祖上是開一個海鮮店的,長子就要在留在家裡好好打理這個門店,這樣一代代傳承下來可能就是幾百年的老店了,所以當我們講匠人精神的時候,你會聽到百年老店之類的。

在中國,考不上好的大學,也可以自己另尋出路,但有一點比較奇怪,讀了書沒賺到錢的人總會被沒讀書有錢的人仇視,社會笑貧不笑娼,人性浮躁,很少有人能夠靜下心來做好一件事,很多中國優秀的傳統工藝都失傳了,有些甚至被其他國家拿去申遺。想來甚是可惜。

總之不管在日本還是在中國,想要考上好的學校是很不容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