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法昨天正式生效!茶行業要注意什麼?

1月1日,千呼萬喚始出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簡稱《電子商務法》)正式落地實施。

經歷了5年立法和4次審議修改後,《電子商務法》在2018年12月16日正式通過。作為國內首部電子商務領域的綜合性法律,《電子商務法》針對輿論關注的電商行業亂象都作出了相關規定。小編也蒐集了一些資料為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免得大家不小心“踩雷”。

電商法涉及哪些經營範圍?

對於電商法,首先要弄清楚電商的範圍包括什麼,到底會涉及哪些經營範圍?

新是電商法明確表明,電子商務經營者,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包括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絡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

电商法昨天正式生效!茶行业要注意什么?

所以說,不管你是借用淘寶、京東等平臺進行的電商,還是微信圈、網絡直播方式進行的自然人都是電子商務經營者。

此外,刷好評、大數據殺熟、徵稅等也將成為此次立法的亮點。相關部門也將對電商平臺加強監管。未來如果出現消費者買到假貨、信息遭洩露,電商平臺未盡到審核義務時,電商最高可面臨二百萬的高額罰款。

電商法的重點內容是什麼?

縱觀新的電商法,重點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首先是2019年開始,商家要從個人無證經營變為有證經營。其次今年起,按規納稅勢在必行,虛報將受處罰。

不過,電商法本身並不涉及稅種、稅率等,納稅問題還是按照“稅收徵管法”和相關法規執行。這裡也建議還未入局電商的茶企,前期要做好更充足準備。已經成為電商的,要儘快完善相關要求,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

电商法昨天正式生效!茶行业要注意什么?

此外,對於在一個以上電子商務平臺從事經營活動的,要將多個網絡經營場所向登記機關進行登記,並且所登記的網絡經營場所不得用於從事線下生產經營活動。登記機關會在“經營範圍”後面注“僅限於通過互聯網從事經營活動”。

电商法昨天正式生效!茶行业要注意什么?

電子商務經營者在未來也需在其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營業執照信息、與其經營業務有關的行政許可信息,讓消費者看到營業執照。

對很多品牌、茶企來說,選擇在淘寶、京東等平臺開店,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拓展渠道,同時提升品牌的線上影響力,並未作為一個主銷售板塊來操作。因此,對於電商法,可能還有不少品牌和茶企都還沒來得及考慮如何應對,但電商法的實施已然在有序推進中。所以,各大茶企的老闆們,不要忽略或者不在意電商法,儘快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梳理,並查漏補缺,把相應的手續和備案等規範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