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宗寺名僧:清海法師


廣宗寺名僧:清海法師


清海法師,俗姓吳,名清元,原籍河南省南陽市鄧縣林琶鎮,生於1922年中秋節。父親以開鋪為生,家道尚可。

清海5歲時,父母相繼去世,孤苦無依,一度以乞討度日。8歲時,為一名叫戴芝厚的醫生牧牛割草,聊以餬口。恰巧戴先生是位佛教信徒,行醫之餘,常在家裡自設佛堂,手敲木魚,口誦。這使清海在幼小的心田就得到佛的薰陶和感染。那清脆悅耳的木魚聲響伴著悠揚舒緩的誦經聲,深深地吸引了他。由於他生性聰穎,天智靈慧,未幾即能將《金剛經》背誦如流。戴先生髮現小清元暗地裡跟他學經,便主動教他一些佛學基本常識及唸佛儀軌,他還經常引清元到附近的香巖寺接觸領受佛門清靜莊嚴的僧侶生活。

清元17歲時,萌生出家之念,於香巖寺禮如一為師,法號清海,開始了他真正的出家生涯。不久,入陝豫交界紫荊關蓮花洞削髮為僧,後又進入陝西雙喜寺學修佛法。19歲時,正式受戒,戒師名叫深德(又叫妙輪)。同時受能海上師正宗灌頂,遂往四川成都近慈寺安居。從此清海和尚一直依止能海上師,未曾遠離,直到能海上師於1967年元旦圓寂於五台山,計27年。1953年,能海法師率清海、請佛、成佛、寂度等弟子來到五臺山清涼橋(吉祥寺)。清海法師學習修行極為精進,在唸經禮佛之餘,積極參加打草、植樹、種菜等生產勞動,曾當過菜園組組長和吉祥寺的維那等職。他在能海上師的教導和加持下,規範修習,勤勉精進,遂成為德高望重的能海上師親自開闢的五臺山吉祥寺金剛道場的獨當一面的維那。


廣宗寺名僧:清海法師


1967年元旦,時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的能海法師,在備受紅衛兵種種凌辱折磨下,寂然坐脫。清海法師痛失恩師,但依舊盡心維持寺院。一年之後即1968年,迫不得已,告別五臺山,投靠湖北一遠房宗兄,以拉板車為生計。他道心堅忍,保持戒德,不為外物所佐。一有空暇,即唸誦經典;一有積蓄,就寄回五臺山清涼橋,無論漂泊何處,始終不忘佛門。 1978年,隨著宗教政策的落實,9月,清海法師終於回到他念念不忘的五臺山,在佛教協會的安排下,住錫於靈鷲峰腰的廣宗寺。當他來到廣宗寺時,滿目瘡痍,一片狼藉。塑像殘缺不全,殿堂鼠糞成堆,僅有幾位和尚,局面甚為淒涼。面對廣宗寺現狀,他萌生大願:一定要將廣宗寺重建為一處清涼莊嚴的文殊道場。為修復廣宗寺宇,清海法師決定首先莊嚴佛像。經過艱苦不懈的修葺和刻意經營,廣宗寺面貌終於煥然一新。廣宗寺修復完畢後,清海法師徒弟日眾,遂於1984年初,率眾徒移錫鄰近的圓照寺。圓照寺是一座大寺,佔地1.26萬平方米,分三層院落,依次升高。清海率眾徒弟來到圓照寺時,與初到廣宗寺的情景相差無幾。寺容寺貌,不忍目睹,他心願更加深切。恰逢其時國家大規模投資維修五臺山寺廟。他便乘此大好時機,在天王殿內,補塑了四大天王像,新塑了彌勒菩薩和韋陀菩薩像;在大雄寶殿,補塑了三世佛像、三大士像及十八羅漢像;在都綱殿內,新塑了宗喀巴大師和其二大弟子像以及四臂觀音像、毗盧佛像。從1985年開始,他還陸續維修了中臺頂和南臺頂的寺宇。總括廣宗、圓照二寺共計投資50餘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