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到“渣龙”,周一围用演技改变我们的刻板印象

对于故宫,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庄严、雄伟壮观这些应该都是大家都故宫的第一印象吧,但是新的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全新的故宫,给我们看到了故宫另外的一面。邓伦和周一围是《上新了·故宫》里面的故宫文创新品开发员。

从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到“渣龙”,周一围用演技改变我们的刻板印象

今年夏天有两部很热的电视剧《如懿传》和《延禧攻略》,两部戏都是以乾隆年代位时代背景,发生在乾隆两位不同妃子身上的故事,一位是娴妃一位是令妃。两部剧的故事人物设定也是完全的相反,也刻画出了两个不一样的乾隆的印象。《延禧攻略》里面的乾小四刻画成了浪漫的形象,但是在《如懿传》里面就变成了大家眼里的“渣龙”。同样的背景,让大家又不一样的感受,作为清宫剧里面,编剧们最喜欢写的乾隆,到底真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这应该是大家最想要了解的吧!

从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到“渣龙”,周一围用演技改变我们的刻板印象

从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到“渣龙”,周一围用演技改变我们的刻板印象

估计在很多80、90后的心中,对乾隆年代的作品,一定少不了琼瑶阿姨火遍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更加忘不了那一句“皇上,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每次《还珠格格》重播都会萦绕在我们的耳边。

从“皇上,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到“渣龙”,这次《上新了·故宫》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乾隆皇帝,周一围也用他的演技让我们看到了乾隆内心的独白。让我们改变了以往对乾隆的“刻板印象”。

从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到“渣龙”,周一围用演技改变我们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社会互动人际互动理论里面的一个要素。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心理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社会行动过程。而“刻板印象”就是我们在社会互动中,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对于乾隆,我们的认识一直是电视剧里面塑造出来的“刻板印象”,但是《上新了·故宫》改变了我们这一印象。

历史上乾隆皇帝爱江南,他也曾经6次下江南,但是去一趟就要好几个月,可以看出他对江南的喜爱,而且乾隆也把江南搬到了他的御花园倦勤斋里面,在这座私人戏院里面,见证了乾隆的多面人格。

从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到“渣龙”,周一围用演技改变我们的刻板印象

而倦勤斋整个设计就是一个“轮回”,从一个小镜子后面进入到了后面的戏台,都是从这个戏台出去又回到了一开始的只有一条小小通道的竹香馆,这样的设计真的不得不让大家感叹,“要是在今天,乾隆一定是一个很棒的设计师”。

而乾隆最欣赏的就是王羲之,在周一围饰演乾隆的这一段,和心中江南的自己的对话,渴望在湖上泛舟,倾听鸟语花香,但是却“高处不胜寒”。周一围这一段演绎得很好,台词功底很不错,眼神里都是戏,很打动人,看到了一个与电视剧刻画的“多情”的形象完全不一样,凸显了帝王的一种孤独感。

从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到“渣龙”,周一围用演技改变我们的刻板印象

向往的是自由,无奈却是一代君王。《上新了·故宫》真的是一个好节目,有人会误把电视剧当成了历史,而这才是真正的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