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兵法謀略:用好這三個處事技巧,再困難的事情都變得容易!


孫臏兵法謀略:用好這三個處事技巧,再困難的事情都變得容易!


前面給大家講過,兵法謀略之所以不同於心靈雞湯,是因為它有很多可以實際操作的方法和技巧。眾所周知,兵法大師孫臏成就事業的旅途,就格外地曲折。從鬼谷子最得意的學生到被同學龐涓暗害成為殘疾人,從忍辱負重地苟且求生到裝瘋賣傻地逃出虎口,從孑然一身的門客到指揮千軍萬馬的軍師,每一個階段和關口都無不艱難,都面臨著幾乎不可能克服的問題。那麼他是怎麼一直走下去,從“山窮水盡疑無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呢?他是不是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獨門秘技呢?答案是肯定的!他有三點處事技巧非常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鑑。

孫臏兵法謀略:用好這三個處事技巧,再困難的事情都變得容易!


1.顧名思義

孫臏指出:“故有刑(形)之徒,莫不可名。有名之徒,莫不可勝。”就是說,作為將帥或者領導者要擁有這樣一種思想認識,凡是有形態存在的事物,都是可以對其命名的。凡是有名字的事物或者對手,都不是不可以戰勝的!為什麼孫臏要這麼說呢?那是因為命名這一個過程,其實就是根據事物或對手的特徵,對其進行定義的過程。既然我們知道了事物或對手的特徵,那麼我們就具備戰勝它的必要條件。

孫臏兵法謀略:用好這三個處事技巧,再困難的事情都變得容易!


2.一物降一物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萬事萬物都是相生相伴的,同時也是相生相剋的。孫臏也接受了這一觀點,並將其應用到兵法之中。他指出:“戰者,以刑(形)相勝者也。故聖人以萬物之勝勝萬物,故其勝不屈也。”就是說,無論是軍事鬥爭還是商業競爭,都是通過一種事物的形態(特徵),去戰勝另一種事物的形態(特徵),關鍵就在於“一物降一物”。即使再強悍的對手也有他的天敵和剋星,只要我們能找到他的剋星並將其用好,必然能夠戰勝強敵。

孫臏兵法謀略:用好這三個處事技巧,再困難的事情都變得容易!


3.隱蔽狙擊

《孫子兵法》曾經多次強調“以正合,以奇勝”。孫臏則在祖先的基礎,進一步將實施出奇制勝的辦法具體化了。他指出:“無刑(形)而制有刑(形),奇也。”就是說,不暴露自身的矛盾、特徵和實力,而主要利用對手的內外矛盾來隱蔽狙擊,這樣出奇制勝的條件就容易滿足了。

孫臏兵法謀略:用好這三個處事技巧,再困難的事情都變得容易!


此外我們在研究兵法之中具體的戰略戰術的同時,不要過分依靠謀略,還要注重自身的精神狀態的修養。一種好的心態,一種好的信念,對於克服眼前的巨大困境,戰勝強大的對手,也是至關重要的。

溫馨提示: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第一時間免費獲取本頭條號分享的股權投資、股權激勵、私募股權、投融資、企業管理方面的乾貨,感謝支持!免責聲明:文章版權歸所有者,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作為投資參考、僅供參考,請謹慎投資,如果有侵權清聯繫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